商在辽源 赢在明天

商在辽源  赢在明天
——我市营商环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最好地区之一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城市、地区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法宝,对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辽源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连续两年确定了32项104条营商环境改革举措。省委书记景俊海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先后两次给予签批肯定。在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活动中,我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最好地区之一。为进一步畅通政企交流渠道、及时解决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我市在线上组建“辽源市政企互动微信交流群”,成为24小时不打烊的助企服务线上阵地;发布《辽源市惠企政策手册(2022版)》;开展企业调研活动;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助力复工复产,加快项目落地;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指导;着力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监管机制。深化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持续推进“信易+”模式。以场景化应用持续深化“信易+”模式创新,推动信用建设惠民便企。坚持常态化推广宣传“信易贷”工作,为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顺利办理完营业执照后,企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开心地合影留念。

我市某企业将印有“助推企业发展、树立服务典范”的锦旗送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税务部门工作人员到我市某连锁超市走访调研。

市就业局工作人员耐心地为市民解答问题。

12345民意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在进行民意调查。

服务企业大调研,向客户宣讲优化电力营商环境相关政策。




市金融办——
用好货币工具  推动地方金融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为进一步优化我市金融环境,5月13日,全市金融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听取了部分金融行业管理部门、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关于稳定经济政策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问题的汇报,并对强化金融供给、优化金融环境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挖掘金融红利,用好货币工具,解决融资需求,推动地方金融环境稳定健康发展。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今年以来,市金融办会同金融机构积极落实国家金融纾困23条政策及工业、服务业、促进消费复苏等领域金融政策措施,依照十大产业链及省政府服务企业大会“为企业办实事清单”,制定《辽源市金融业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政策要点》,分类分策分企建立工作专班,引导银行机构突出加大对“4211155”产业支持力度,梳理汇总政策要点,推送给相关部门和企业。疫情期间,金融机构落实政策新发贷款15.3亿元,续贷1.2亿元,延期还款26.3亿元,授信2055万元。
    搭建线上线下对接平台,推动金融资源快速注入。创新对接形式,积极开展多形式、多样化、点对点式“服务企业周”银企对接活动;发挥链长制+行长制作用,精准对接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召开医药科技座谈会;联合政数局召开“共筑诚信金融—政银企同行”企业家论坛;组织召开辽源市服务企业月专题活动—“吉企银通”辽源平台融资服务线上对接会。
    建立银企智能对接“高速路”。为企业量身定做融资方案;成立全市金融服务企业群,积极提供综合性、多样化、优势互补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吉企银通”的数字化、平台化优势,持续丰富“吉企银通”平台业务功能。
    发挥金融援企机制作用,惠及更多市场主体。建立辽源市疫情物资保障企业服务群、辽源市冰雪装备制造企业服务群、辽源市“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群和辽源市金融助企服务群,“一对一”梳理企业融资需求,形成《2022年辽源市企业融资需求表》,“点对点”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服务。目前,已为34户企业融资9.56亿元。
    充分发挥担保增信作用,加大融资担保支持力度。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增设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担保费率降低至1%,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帮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企业续保续贷、缓收保费。截至今年6月末,全市新增担保贷款6.27亿元,在保余额36.7亿元,在保企业484户。引导政府性担保机构创新反担保措施,共为104户企业提供担保4.56亿元。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的支持力度,支小支农业务占比为87.4%。




市税务局——
助力小微企业“加速跑”


    辽源市税务局是负责辽源域内各项税收、非税收入征管等职责的职能部门。辽源域内的小微企业作为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的“神经末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对完善我市产业和市场体系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两者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市税务局持续推进落实“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及时解决纳税人、缴费人反映的疑难问题,助力企业顺利复工复产。用好五个阵地,即立足实体办税厅、电子税务局、征纳互动平台、税企联络群、厅办联动热线电话五个阵地,提供贴心、周到、便捷的办税缴费服务,更好地满足纳税人、缴费人的办事需求。深化“银税互动”服务机制,与工商银行辽源分行共同推出全省首个“退税贷”业务,帮助中小微企业凭借留抵退税额度获取授信额度,以留抵退税资金撬动融资资金。目前,已为20户小微企业核定授信1773万元。
    辽源税务部门深入贯彻《2022年助力小微市场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方案》,助力小微企业增信心、解难题、强底气,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惠苗有知”,政策送达更精准。为加大政策宣传与精准推送力度,提升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在纳税人当中的知晓度。
    “助苗有感”,优惠落实更便捷。不断简化办税缴费程序,快办优办,提高纳税人、缴费人满意度。
    “扶苗有效”,诉求帮办更周到。辽源税务部门充分发挥“银税互动”机制作用,以纳税信用为背书,帮助企业获得贷款授信额度,持续助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护苗有力”,制度保障更完善。辽源税务部门通过推行“特约监督员”制度,巩固完善税企对话机制,实事求是听取企业的呼声与意见,接受企业对税务部门的监督,助力小微企业稳发展、行长远。
    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全市税务部门将坚持以纳税人、缴费人需求为导向,持续落实落细各项税费优惠政策,提振小微企业发展信心,助力小微企业行稳致远,有效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公安局——
创新服务举措  与办事群众沟通“零距离”


    为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的精准度,辽源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与12345政府服务热线紧密对接,在市政数局的支持下,依托政府服务热线搭建公安窗口服务民意访查热线,对到公安窗口办理业务的群众及企业全量进行回访,做到“精准访查、精心沟通、精确宣传、精细服务”,同时纳入市公安局今年重点工作任务,并于7月1日正式上线运行。此项工作得到了国务院法治政府建设督导组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截至目前,回访率达90%,满意率达100%。
    据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过去,公安机关也开通过民意访查热线,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和联系,但是市民对号码的认可率不足,导致拨通接听率有限。此次研发开通12345政府服务访查热线,大大提高了访查的接听回访率,同时也提升了市民对政府服务热线的认可度,对提升政府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和沟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开通民意访查热线目的就是通过对全市到公安窗口办事群众的精细访查,了解并监督各公安窗口服务态度、服务质量、政策把握、廉政建设等情况,制定访查流程,将不满意的问题反馈回涉事单位的主管部门,加强内部管理和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反应的问题由主要领导亲自对接,确保得到有效及时解决。公安民意访查热线将再次与被访人联系,确保问题清零和100%的满意度。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深化“放管服”改革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市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措施,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相结合,强监管、转职能,着力优化准入环境和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以“放开”为核心,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要求。按照“放心、放开、放宽、放活”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放开市场准入限制。一是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528项改革事项实现“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程序,实现主体准入准营同步提速;二是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了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三是加强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政务服务;四是全面推广电子营业执照,真正实现“零跑动”“零接触”。电子营业执照在企业开办涉及的税务、公安、社保等部门已经实现同步应用;五是不断推进“多证合一”。作为牵头部门,积极主动作为,加强统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行“54证合一”改革;六是推行企业开办“零成本”。上半年,全市为1155户企业免费刻制公章,为企业节省费用505559元,税控UK盘为企业节省58160元,总共为企业节省563719元。
    以“服务”为己任,大力服务我市经济发展。坚持服务发展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全力助推我市经济发展。指导服务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培育、运用和保护。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推荐7户企业加入吉林品牌推介联盟,申请吉致吉品认证。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组织召开质量提升培训讲座,宣传贯彻国家标准。牵头开展“辽源百强品牌”评选活动。持续优化企业开办服务。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规范涉企服务,切实推进行政审批提速提效。设立自助服务区,配置自助一体机,并在现场自助区增设“导办台”,指派专人对企业进行一对一贴心指导。对前来开办的企业,前期一次性告知所需申报材料,提供免费打印,持续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
    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疫情过后,从优化市场准入服务、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四个方面,及时制定了《支持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十八条措施》,帮助推动市场主体尽快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开通个体工商户纾困解难热线,协同10部门共同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市就业局——
超前谋划  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用工提供服务保障


    今年以来,市就业局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主线,以实施“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创新提升工程为载体,大力实施“稳就业3456”计划,即突出企业用工服务、就业政策落实、重点群体就业三个重点,建强返乡创业、“96885吉人在线”、技能培训、公共就业服务四个平台,实现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政策落实成效、资金使用效益、重点群体就业质量、公共就业服务水平五个突破,强化六项举措,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就业创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超前谋划决策,在科学统筹上谋就业。超前谋划年度就业工作,坚持把工作向项目建设聚焦、向破解难题着实,牵头起草了《辽源市“支持复工复产暨项目建设和企业用工服务”十大行动实施方案》,从项目带动、技能培训、人才强企等10方面提出创新服务组合拳,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用工提供全要素的服务保障。
    顶格落实政策,在惠企利民上稳就业。认真落实全省人社领域全力支持抗击新冠疫情若干政策措施,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等行业及个人创业者,无法按期归还创业担保贷款的按规定予以展期,并优先为符合条件的疫情防控保供企业先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全力保障企业发展融资需求。
    搭建互动平台,在创新提升上促就业。紧跟疫情防控形势,面向全市200余家企业下发《致广大企业职工和求职者的一封信》,鼓励企业不裁员、少减员,稳定用工岗位有序复产。
    助推复工复产,在高效服务上扩就业。一是强化企业用工动态监测。二是开展主题招聘活动。广泛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举办“民营企业招聘月”“助企复工复产、推动经济发展”等大型现场招聘活动。三是常态开展“直播带岗”和用工指导活动。同时,为全市重点企业开辟用工服务“绿色通道”,设立24小时热线服务电话,不间断为企业提供用工服务和指导。
    市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市就业局将站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度,把稳就业、促就业、保就业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顶格落实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各项就业政策,全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全面完成各项就业创业目标任务,确保全市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力度,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精准实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开展返乡创业基地建设行动。强化企业失业动态预警监测。加大对全市有代表性的重点企业、规上企业失业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密切关注企业用工结构和用工需求情况,密切关注失业动态数据变化和劳动力市场指标变动情况,加大就业形势分析研判,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和调控措施,化解失业风险。




国网辽源供电公司——
加大服务力度  不断优化办电便利水平


    在2021年度吉林省营商环境第三方测评中,辽源市“获得电力”指标在全省13个市州级评比中排在第4名,获优秀档次。
    加大服务力度,不断提高办电便利化水平。一是推广线上办电。推行联合服务模式,组建“1+N”服务团队,提供从技术咨询到装表接电“一条龙”服务,实现30项常用办电业务客户“一次都不跑”。2022年,“办电e助手”应用率达到100%;二是精简办电资料。对15项居民业务、19项非居民业务实行“一证受理”。对重大民生项目实行“免证受理”,对在营业厅和通过“网上国网”APP办电的客户,办电申请执行“免填单”。积极推动政企信息共享,已实现通过电力侧内网在线查询客户房产、营业执照信息,可查实的资格证明资料免提报。
    优化办电流程,努力实现办电时间最短化。一是压缩办电环节。对大中型企业客户,取消10千伏供电的非重要客户设计审查和中间检查环节;二是重点项目提前对接。公司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和项目建设单位沟通,获取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229个,指派专属客户经理建立7×24小时跟踪机制,密切跟踪省市重大项目建设和工程施工进度,超前介入重点项目的用电服务工作,实现了“无申请”办电,变“企业找电”为“电等企业”;三是压减电力接入工程审批时间。促请市发改委、市城管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等8部门联合发文,制定《辽源市进一步简化优化电网工程建设审批流程的意见》,将行政审批总体时限压降至2个工作日。
    加大投资力度,努力使客户办电成本最小化。一是严格规范收费项目。从2021年3月1日起,全面清理用电报装工程验收接入环节收费项目,除高可靠性供电费外,不收取任何受理费用;二是延伸电网投资界面。对省级及以上各类园区、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电能替代项目,电网投资到客户红线;三是开展小微企业“三零”服务。对城市地区160千瓦及以下、农村地区1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实行“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累计为客户减免办电成本140余万元。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数据信息由市政数局 提供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