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镇解锁“幸福密码”

大兴镇解锁“幸福密码”


    本报讯 近年来,东丰县大兴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制定以“三小产业”促进“三大发展”的发展战略,外引内培,持续做强休闲农业、精品养殖业、特色旅游业,引领农民解锁增收致富的“幸福密码”。
    “小旅游” 大经济
    “这里环境优美,距离城里比较近。周末带着家人摘摘草莓、尝尝农家饭,别有一番风味!”在大兴镇福利村六禾大棚里,游客赵女士提着满满的一篮草莓和绿色蔬菜笑呵呵地说。
    走进福利村四组,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干净整齐的大棚,一栋栋青瓦白墙的小屋,小小民宿融合着乡村旅游大发展。这里曾经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但只用了两年时间,就由“丑小鸭”变成了“白天鹅”,这主要得益于党委、政府招商引资力度,2020年投资1.5亿元的六禾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落户,2021—2022年累计投资1200余万元,持续打造福利民宿村。
    “以前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地,日子过得很拮据。现在不一样了,地照种,闲时还可以去产业园打打零工,将房子租给游客游玩,收入翻了不止一倍!”李玉喜老人脸上笑开了花。自从他将自家房子改造成民宿后,一波又一波的游客让他收到了实惠,口袋里有钱了,日子更滋润了,今后的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而像李玉喜家这样的民宿,在福利四组,还有18家。
    福利村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量2万人次,农旅融合收入近70万元,带动31人实现就业创业,人均增收达1.5万元。下一步,将继续寻找突破口,持续推进“住在乡村、吃在乡村、游在乡村、乐在乡村”旅游新业态,全力打造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地”。
    “小产业” 大发展
    “自从养了牛,以前的‘熊’日子慢慢‘牛’起来了。”安胜村养殖户肖东看着棚子里的黄牛深有感触。他原本是东辽县辽河源镇新兴村的村民,脑子活、踏实肯干、人品好是乡里乡亲对他的评价,是十里八村响当当的“人物”。
    2019年,他出门做生意赔了钱。面对家庭重担,肖东并没有妥协,即便是最困难的日子也咬牙挺了下来。正是这份坚持,让他的生活迎来了转机。2021年,他受朋友邀请来到大兴镇安胜村实地考察。在详细了解政策后,他当场就心动了,决定把全部积蓄投到这里,建厂养殖黄牛。凭着不怕脏不怕累的干劲儿,以及丰富的养殖经验,目前,黄牛存栏达到了300余头,年产值达800余万元。黄牛就是他的致富“宝贝”,而他也成了村里的“黄牛大王”。
    如今,肖东的牛舍里,机器的“嗡嗡声”、黄牛的“哞哞声”交相辉映。“为了能打造‘种养一体’自动模式,我前后购买了6台搅拌机、撒料机、清粪机,彻底解放了双手去干更多的事,收入对比之前也增加了许多。”天不亮,肖东就打开了运转设备,看着一头头肥壮的黄牛,哼着小曲,奋力朝着幸福的大路坚定前行。
    “小企业” 大产能
    “前些年我在外打拼有些积蓄,想着为东丰家乡作点贡献,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建厂地址。2021年经过朋友介绍、实地考察,最终选址在新胜村养殖肉鸡。”年仅32岁的周伟健笑着说。
    在项目落地之前,他信心满满,誓要干出一番事业,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但梦想总是美好的,道路却是曲折的。现实对每个创业者似乎都不那么友好,年轻的周伟健也不例外。建厂初期便遇到了土地流转难、道路不畅、资金短缺等问题,这着实让他感到头疼,并因此想过要放弃建厂。在最困难的时候,大兴镇党委、政府站了出来,成立了工作专班,持续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帮助协调项目立项、土地流转、道路维修及施工中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仅用时4个半月,厂房就建成并投入使用。
    “有政府帮着干,遇到再大的困难,我相信都能挺过去!”项目的落地给周伟健带来了巨大的信心。白天他给工人讲方法、讲技术,晚上研究着如何继续扩大养殖规模,带动身边人一起致富。正是这种不怕输的精神,他带领着当地贫困户快步走上了致富路。如今,投资3500万元的10栋现代化养鸡舍已全部建成投产,养殖出栏肉鸡260万只,总产值达900余万元,为新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泉“活水”。尝到甜头的周伟健正在谋划着再投资2000万元,建设肉鸡养殖二期项目。
    项目的纷纷落地,有力促进了大兴镇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也让老百姓的口袋越来越鼓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今后,大兴镇将乘势而上,借势而为,继续做强“三大”支柱产业,打造集群优势,带领村民不断解锁“幸福密码”,闯出一条兴农富民的“幸福路”,全力助推乡村全面、高质量振兴。
    (张冬雪 段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