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奏响“奋进曲”

打好“组合拳” 奏响“奋进曲”
——东丰县小四平镇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编者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近年来,东丰县小四平镇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党建引领发展、以产业支撑振兴,走出了一条具有小四平特色的踔厉奋发、稳扎稳打的乡村振兴之路。
    7月4日,本报为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增强新闻工作者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组织编辑记者专赴东丰县小四平镇采访,进村入户,与干部群众面对面探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这里农业生产、乡村建设、村容面貌、农民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了广大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中奋发图强的精神面貌和生动实践,也充分展示了小四平镇在乡村振兴发展中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做强特色旅游 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宋建立 马郡泽


    东丰县小四平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风光秀丽宜人、物产丰庶富饶,被誉为“将军(解方)故里”“金红苹果之乡”“皇家鹿苑发祥地”,是吉林省特色旅游名镇。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自然风光,为小四平镇发展乡村旅游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解方将军纪念馆是纪念和缅怀解方将军的丰功伟绩、用革命先辈的精神激励后人、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的红色教育基地。2009年,小四平镇多方筹措资金,开工建设小四平镇博物馆暨解方将军纪念馆,于2011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先后被上级授予“吉林省党史教育基地”和“辽源市爱国教育基地”称号。2021年,小四平镇谋划资金实施解方将军纪念馆改扩建项目,并更名为小四平镇红色教育基地。该项目主体建筑面积1226平方米,展厅面积780平方米,并配有图书室、会议室、多功能教育室,将成为辽源市唯一一家集爱国主义教育、红色历史文化教育、党史党性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展馆。
    1895年在东丰县小四平镇至冰砬山一带,方圆40里作为养鹿官山地,建造“皇家鹿苑”,开创了我国大规模人工饲养梅花鹿的先河。为有效保护“皇家鹿苑”历史遗迹、传承鹿乡历史文化、打造特色旅游景点,小四平镇党委、政府多年来不断加大“皇家鹿苑”史实的考证、发掘和保护力度。2020年5月,谋划实施“皇家鹿苑”乡村博物馆建设项目,2021年该项目被纳入东丰县政府重点项目库。博物馆包括制作鹿茸、驯养观赏区、农特产品展示中心、游客接待中心、宿舍、餐厅等,配套建设道路、绿化及相应的公用辅助设施。在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对“皇家鹿苑”遗迹进行修缮,内容包括修复吊鹿筒、修缮鹿官宿舍等。
    小四平镇是吉林省著名的小四平金红苹果“123苹果”之乡。截至2022年6月,全镇16个行政村均有种植,种植总面积达1285公顷,年产量3000余万斤,年产值4000余万元。小四平镇以金红苹果打造主题休闲农业,以乡村休闲、生态旅游为核心,引领一产增效、二产升级。利用吉林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在梨树村建立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这一契机,结合小四平镇40余年的金红苹果发展种植历史和“金红苹果之乡”品牌,以及正在申报的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项目,全力打造农业休闲游。太阳村金红苹果采摘节、梅河村万亩赏花园,年接待游客2.7万余人次。
    大顶山风景区坐落于小四平镇东南10公里处。这里风光秀丽、山高林密、怪石嶙峋、古树参天,春季的烂漫山花、夏季的累累野果、秋季的霜染红叶、冬季的云海雪淞远近闻名。山上胡枝子、山葡萄、桔梗等野生植物达87科607种,雉鸡、黄鹂、秃鹫、绿头鸭等鸟类15目37科156种,狍子、梅花鹿、狼、野兔等兽类10多种,中华蟾蜍、中国林蛙、棕黑锦蛇等两栖和爬行类动物数不胜数,还有野生药材107种、可食用菌类30余种、山野菜30多种。主峰周围有点将台、鹰嘴岩、公主坟、天外飞来石等景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及神秘色彩,流传着许多民间故事和传说。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妩媚的春风,吹开了大顶山的野生杜鹃花,到处是芬芳宜人的花香。漫山遍野的野生杜鹃花一簇簇、一团团、一片片、一层层,红的如火、粉的似霞,在层林掩映中似水墨丹青,在青松翠柳衬托下如诗如画。野生杜鹃花谷位于大顶山自然风景区“熊岳沟”内,30多年树龄的野生杜鹃花植株高大、长势旺盛、连绵数十里,总面积达1000余亩,每年4月20日左右盛开,花期大约20天。
    一年四季色彩缤纷,将小四平镇装扮得美不胜收,蕴含浓厚乡土气息的农家民宿、湖心岛民宿及农家乐饭店轻烟袅袅,听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去探寻精彩纷呈的乡村民情……




“一动一静”两相宜
——小四平镇两大特色产业掠影
本报记者 范家郡 孟文斌 侯辰豫


    小四平镇作为“特色名镇”,自然少不了特色产业。镇里的养鹿场均衡分布,呈规模化养殖。以鑫垚养殖场为例,负责人杨丽丽是曾经的鹿场下岗工人,有养鹿的“独家绝活”。当介绍起梅花鹿时,她津津乐道:“我家的小鹿都不怕人,可爱得很呢!这么跟你说吧,只要做到精心、细心,外加耐心,养鹿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她稍事停顿接着说:“另外呢,根本不需要作任何指导,只要是会养牛,就会养鹿!”鑫垚养鹿场地理位置优越,群山环绕,而且梅花鹿喝的是甘甜的山泉水,吃的是营养丰富的柞树叶,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长大的梅花鹿,体态能不健壮、品质能不优异吗?
    作为整个东北地区最好的鹿种,当地的鹿茸当然不愁销路。吉林省孝贤鹿源梅花鹿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集梅花鹿养殖与梅花鹿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公司。公司负责人几代从事养鹿事业,凭借祖传传统工艺,打造出了鹿茸血酒、鹿元阳酒、鹿鞭酒等一系列梅花鹿产品养生滋补酒。公司致力于线上线下走品牌销售路线,以质量求发展,各种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
    镇上的另一特色产业——大顶山食用菌合作社也非同一般。与动感十足的养鹿场相比,这里显得安静神秘。合作社30多个香菇大棚排列整齐,占地27000平方米。棚内设置床架,有近50万菌棒。享有“食用菌皇后”美誉的香菇,不仅味道鲜美,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小四平镇的香菇以其紧实饱满的菇肉和质地鲜嫩、干香味浓的口感,备受市场青睐。据合作社负责人张宝军介绍,他的香菇大棚常年用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安置了较多的剩余劳动力。产品方面,主要生产香菇中的白色高端品种以及反季香菇,很受市场欢迎。合作社产业加工一条龙,制作的香菇干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是馈赠亲友的绝佳礼品,拥有数量可观的南方客户,销量一直很稳定,其年产值达300万元,是镇上的支柱产业之一。合作社不仅有效地带动本镇实现了初级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同时也拓宽了特色产业的发展渠道。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鹿场和香菇大棚“一动一静”两大产业,有力推动了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我们深信小四平镇广大农民朋友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定会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朝着产业多元化、增加产品附加值方面,步子迈得更大、走得更快更稳!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  抱团发展有“钱”景
本报记者 关明闯 焦红梅 刘嘉庆


    东丰县小四平镇注重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探索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发展致富产业、带动农民增收,不仅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盛夏时节,记者走进东丰县小四平镇太阳村四组。在益民农业中草药种植基地,一片片绿油油的辽藁本和山赤芍长势喜人。太阳村党支部书记丁玉海指着这片套种玉米和黄豆的中草药种植基地,对记者说:“我们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经过十多次外出调研学习才确定这个种植项目。选种的辽藁本和山赤芍病虫害少、好管理,市场需求量大、收益高。目前来看,市场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太阳村有种植中草药材的深厚基础,主要得益于天然的土质优势与地势——土壤肥沃、土地平坦。村里有部分农户种植中草药材,但种植规模散、小,又苦于没有销售门路且市场行情波动较大,村民在集市上零散销售的产品一直无法卖出与其品质对应的好价格。
    2021年3月,太阳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创办东丰县益民农业中草药种植经营合作社。其中,村集体争取省扶持资金50万元入股,23户农户以土地入股资金22万元,村干部入股资金4万元,按入股比例分红。合作社由村党支部牵头、村集体和村民控股,村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合作社理事长,重大事项经村党支部研究通过后,提交成员大会审议。
    “目前,合作社统筹耕地75亩,种植35亩辽藁本及40亩山赤芍。按照现在市场价格,预计将来收益可达180余万元。”丁玉海表示,合作社采取双品种、引技术、抓供需的方式,不断扩大产品影响力。一方面,邀请专家和技术人才到合作社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与辽宁省清原县中草药种植基地签订初步供需协议,确保销售渠道。
    目前,小四平镇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有两个,共有30多户农户入社。群众对合作社的大力支持,反过来又增强了党支部的使命担当。
    在梨树村一组的果树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园区,村党支部书记董晓坤正在查看果树生长情况。由梨树村党支部领办的东丰县果乡果源农业种植经营专业合作社统筹连片耕地21.8亩,引进种植了省农科院新培育的矮化金红苹果树1650棵,以及吉早丰、吉中大、福禄李等李子树330棵,并与省农科院签订技术支持指导协议。考虑到种植苹果、李子收益周期较长,为充分利用果树间的空闲土地,结合药材喜好种植环境阴凉的特性,果树园区间种15亩山赤芍。待盛果期,预计苹果产量可达32000公斤,产值9万余元;李子产量可达8500公斤,产值5万余元;山赤芍产量8万公斤,产值40余万元,合作社年总产值可达50余万元。“村民按照每亩地1200元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同时社员们又负责种植基地的除草、施药等日常管理,既有保底收入,又能打工挣钱,将来还能拿到合作社分红。”董晓坤说,看到果树一天天长大,她仿佛看到了村集体收入日益增加、村民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把分散的群众组织起来、把零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支部有作为、党员起作用、集体能增收、群众得实惠的“多赢”,也让小四平镇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更有底气!




党建引领倡树新风  文明之花竞相绽放
本报记者 焦红梅 关明闯 胡畔诗雪


    7月4日,记者走进东丰县小四平镇太阳村,只见平坦整洁的通村道路、排列整齐的绿化树木、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幅“美丽乡村”的画面尽收眼底。
    这是太阳村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一个微镜头。现在,村民们都把自家打扫得干干净净,每家每户还有不同的美化绿化,这都是“村规民约”规出了好景象、约出了好风气。
    近年来,太阳村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制定村规民约,创新平台载体,大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引导村民弘扬传统美德、树立文明新风,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根植乡间沃土、深入百姓心间。
    在太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在墙上的“小四平镇太阳村村规民约”格外显眼。“村规民约对人居环境整治、引导民俗民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纸上的条文如春风化雨般内化为村民的行为规则,村风文明有了显著提升。”太阳村党支部书记丁玉海说,为规范红白事操办标准,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选举理事会成员,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明确婚丧事宜规定、办事程序、宴席标准、宴请范围等内容。同时,在各类宣讲活动中,理事会成员会给村民们讲大道理、算经济账,让村民自觉认同移风易俗工作并积极践行。有了统一的标准,村里农家办红白事时铺张浪费的少了,攀比之风也得到了有效遏制。现在,像村里老人过大寿、孩子参军等事宜,村民们已经能自觉做到不办酒席了。
    一纸村规民约,不仅给太阳村带来了勃勃生机,更给村子带来了向上向善的动力。“不管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倡导文明祭祀宣传活动,还是关爱帮扶弱势群体,村民参与全村建设和治理的积极性特别高。从2019年志愿服务队成立至今,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从建立之初的30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人。”丁玉海翻开太阳村志愿服务活动记录簿,高兴地对记者说。在太阳村,志愿者服务队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尽显文明村风之美。
    如今,太阳村的村容村貌日新月异,村民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明之花在这片乡村田野上竞相绽放。




下岗工人致富有“鹿”
金诠智 本报记者 任乐天 宋松


    7月4日,记者走进小四平镇鑫垚养鹿场。只见一头头梅花鹿在悠闲地嚼食饲料,“养鹿师”杨丽丽正在忙碌地清理鹿圈,给梅花鹿喂食饲料。她说:“成年梅花鹿最多能长到三百多斤重,鹿茸也有四五斤重,每天光这些鹿的饲料就要七百多斤。”看着健壮的梅花鹿,杨丽丽脸上乐开了花。
    在杨丽丽的眼里,养鹿确实是一个好“钱”途。刚刚打扫完鹿圈的杨丽丽一边甩掉手上的水珠,一边说:“梅花鹿市场很大,来钱还快。今年市场价格低,但是一等三叉的鹿茸也能卖出650元一斤的价格,很多南方商人也来这里采购,鹿养出来不愁卖。”鹿茸生长周期非常快,一头梅花鹿每年五到八月份能剪两次。鹿茸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特别受到保健品企业和药商的青睐。
    梅花鹿的寿命能达到10多年,成活率高、饲养简单,吃什么也是杨丽丽自己来调配,价格便宜的黄豆、玉米是不错的食材,多汁可口青贮和营养丰富的柞树叶都是梅花鹿非常喜欢的优质饲料。杨丽丽对记者说:“梅花鹿的饲料要由粗粮和细粮搭配,既让鹿吃饱,还能让鹿吃好,产出的鹿茸质量也有保障,在市场上能卖出个好价钱。”
    梅花鹿除了“好养”,政府的大力扶持也很关键。据了解,小四平镇有二百多年的养鹿史,如今正大力推进“幺鹿圈”“万寿堂”“赵家趟子窖鹿坑遗址”等一大批梅花鹿主题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带动了本地梅花鹿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现在,全镇鹿茸年产量能达到两千六百多公斤,年收入五百多万元。看着不断壮大的养殖规模,杨丽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现在买鹿饲料、建鹿圈都有政府的补助,就连鹿也能上保险,这让我养鹿有了十足的底气,以后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谁能想到二十多年前,杨丽丽还是个鹿场的下岗工人。因为企业经营不善,分给部分下岗工人三头鹿自谋出路。这些年来,从调配饲料到给鹿打针吃药,从采集鹿茸到搭建鹿圈,杨丽丽硬是靠着三头鹿一步步把鹿场做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她的鹿场已经有二百多头梅花鹿,一年能产出鹿茸六七百斤,利润就有几十万元,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养鹿大户。杨丽丽说:“我们这有三十多家养鹿场,我们与鹿结缘、养鹿而兴,通过养鹿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小四平的档案管理不简单
本报记者 刘畅 宋建立


    走进东丰县小四平镇经管站,开放式办公区一派忙碌景象,南侧一扇紧闭的安全门显得“扎眼”又神秘,这就是小四平镇的档案室。
    打开安全门可以看到,60余平方米的房间整整齐齐地摆放着灰白色的密集架档案柜,柜子里浅棕色的文件夹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感觉。据档案管理员介绍,该档案室有32个5米长的密集架档案柜,现存镇级和村级档案6200余件。档案室按照“八防要求”配备了安全门窗、遮光阻燃窗帘、除湿机等设备,保证了档案存放环境的安全。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不断推进,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在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切实发挥着积极作用。小四平镇不但在档案管理中做到高标准、严要求,更能做到高效及时地将重要档案进行纸电同步归档,移交至档案室集中保管。“整理脱贫攻坚档案时,我们全镇上下一鼓作气,放弃休息、放弃与家人相聚时间,进行百日攻坚。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提前完成了贫困户管理类、脱贫类等5类档案纸电同步归档及移交进馆工作,在县档案局拉练检查中得到好评,在市里验收中更是名列前茅!”管理员说起档案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成就感溢于言表。
    2022年1月,小四平镇被授予“2021年度全市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小四平镇档案管理工作成绩斐然已经远近闻名,负责档案管理的主管领导还受邀到市、县档案局进行经验分享与业务培训,获得了一致好评。




乡村振兴村村有办法、人人勇争先
本报记者 高瑞 张莹莹 吕琳


    7月4日到小四平镇采访,记者随小四平镇钢铁村党支部书记杨宇来到了单传云的家里。单传云家的小菜园种着枸杞,屋内干净整洁。单传云本人看上去也精神抖擞,根本不像曾经的“贫困户”!原来,单传云家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帮扶下,2018年就脱贫了。四年来,一家人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在通向小康的路上不断迈进!
    杨宇告诉记者,单传云家当年是因为没有土地、再加上家人生病而导致的贫困。村里了解到他们家的情况后,村书记联系相关部门,帮助他们家两口人办理了社保,还为单传云介绍了村委会打更和扶贫公益岗就业的工作。“以前的生活是一分钱存款也没有。现在,每个月都有社保金和公益岗补贴款,生活好了很多很多!”单传云心满意足地对记者说。
    像单传云这样的脱贫户,钢铁村一共有12户。2019年,村委会给全村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同时为脱贫户减免了部分水费。村民生病住院,也可以先治疗后付费。这些措施的切实施行,有效防止了脱贫户因为不利的生活变故而再次受到贫困的冲击,大大提高了脱贫户的生活质量。“脱贫户除了有社保金和公益岗补贴外,我们村还有帮扶产业,每户脱贫户都可以在年底收到分红。为了准确、及时掌握脱贫户的生产生活状况,村委会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防返贫监测’。至今,所有脱贫户不但无一家返贫,而且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真正做到了‘两不愁、三保障’!”杨宇自豪地对记者说。
    钢铁村脱贫攻坚成果喜人,而被评为“千村示范村”的双山村也不甘落后。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让村民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出行环境,一直是小四平镇双山村党支部书记张晓菊记挂在心上的一件大事。为此,张书记想方设法、多措并举,组织村民一同修缮好道路、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让整个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同时为乡村旅游产业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每年“熊岳沟”野生杜鹃花盛开之际,张晓菊都要组织村民依托这一独特的旅游景点,在游客去“杜鹃花谷”的必经之处开办“农家乐”,这些“农家乐”既给游客提供了具有双山村农家风味的美食,又为村民寻得一个致富渠道。这种村里组织、村民受益的办法,深受村民欢迎和配合。双山村3组村民许宝明告诉记者:“村内开办‘农家乐’的人家有七八家。正对着‘杜鹃花谷’谷口的脱贫户姜宝发家也是其中之一,他们家的生意也火得很呢!”
    从村民们的言谈举止中,我们看到了小四平镇乡村振兴工作实实在在的成果。相信在小四平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杨宇、张晓菊这样的基层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小四平镇一定会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发挥优势、奋发图强、踔力奋进,走好独具特色的振兴发展之路,进而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村民得到大实惠!




煎饼卖出糕点价
小四平的煎饼为啥这么火
金诠智 本报记者 任乐天 刘彬


    7月4日凌晨2点,小四平镇的30多家煎饼坊开始热闹起来:从小麦碾磨成糊、摊烙在鏊子上,到成品打包运出,一套流程下来至少需要5到6个小时。“味滋恋”煎饼加工坊老板宋长权对记者说:“当地的煎饼在周边小有名气,经过亲朋好友的口口相传,连广告都不用打,一听说是小四平镇的煎饼,顾客都抢着买,最远都卖到了广东,压根不愁销路,价格也令人满意。”
    煎饼味美价廉、易于储存、制造简单,在食品匮乏的年代,煎饼成了不少北方人的主食。而到了今天,生活条件已经显著改善,煎饼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零食,还寄托着老一辈人对故乡的思念。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小四平镇的煎饼坊主动求变,推出了大枣味、小米味、大米味、花生味等多种口味的煎饼供消费者选择。不同口味的煎饼各具特色,既能让老顾客找回小时候的味道,也能使新朋友在舌尖上品尝乡村特色美食。
    采购制作煎饼的原料也是门大学问。小四平镇的煎饼坊在选择原材料上都要经过精挑细选,选用最好、最新鲜的当地绿色食材,虽然成本高,但保证了煎饼的口味。同时,当地的煎饼采用传统制作工艺,配合现代制作技术,做出来的煎饼软酥香甜、营养健康。“我们当地的煎饼都是纯绿色食品,不添加防腐剂,老少皆宜,深受消费者喜爱。”小四平镇副镇长金赤对记者说。
    煎饼的产量虽大,但是食品安全关丝毫不能放松。每家煎饼坊都要严格遵守《小作坊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签订《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质量安全承诺书》,取得营业执照,并随时接受东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抽样检查,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小煎饼也能摊出个大未来。小四平镇的煎饼坊从原材料采购、煎饼制作到最后的运输销售,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实现了周边农业资源的互补,促进了当地就业创业,带动了镇经济的发展,很多煎饼坊一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万元以上,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以“河长制”促“河长治”,绘就碧水清流新画卷
一江碧水看源头
本报记者 张莹莹 高瑞 李宝东 


    在小四平镇大小60条河流中,梅河属这里最长河流。艳阳下的七月,偶有微风徐来,空气中弥漫着大自然的味道,远眺一江河水,两岸锦绣,俯拾皆景。
    这里发源于小四平镇梨树村四组老爷岭分水岭,在全镇境内总长度23.1公里,流经12个行政村,占尽江河湖泊之利,赋予这片土地水一般的秀美灵动。
    进入新时代,小四平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切嘱托,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河长制”为抓手,坚决守护好河水生态。
    时代不会亏待实干者。从2012年开始到2018年,小四平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重点加强梅河流域的综合治理:2012年在梨树村段进行5公里的护岸和绿化,2015在四平村段进行8.5公里的护坡和绿化,2016年谋划实施梅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2017年全部完成梅河小四平镇境内段的整治工作,2018年“河长制”在小四平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江碧水,北上奔流,润泽大地。河湖管理保护发生可喜变化,河湖面貌大为改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直线攀升,这有效推动了“河长制”“有名”“有实”“有效”。2021年8月,小四平镇被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河长制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绿草如茵,花开如海。小四平镇大小60条河流游道纵横,树木俯仰生姿,盛夏时节会吸引众多市民前来休闲观光。镇党委、政府切实履行“河长制”职责,坚持依法依规、稳妥高效推进这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如今,这颗“碧水明珠”焕发新彩,变成“城市绿肺”。
    如何推动河长有效履职,没有现成路径可循。小四平镇抓住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有利契机,扎实开展河道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推动“河长制”从“有名有实”向“有力有效”转变。重点对河道、桥头卫生集中治理,结合镇区自来水工程,对梅河四平村段河道内淤积的垃圾彻底清除,修建防护网,杜绝两岸垃圾及污染物进入河道,梅河源头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我们对每个村下达了每年不少于1公里的绿化任务,全面落实全镇范围内河道‘河长’,实行‘分级管理、一河一长、一桥一长’工作机制,做到每条河流有人管、每个桥头有人护,责任有人担、任务有人做、措施有人抓。”小四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于洪辉如是说。
    “当了河长,有村民监督,眼里心里都要有河。”作为村级河长,梨树村党支部书记董晓坤每周都要巡河两至三次。董晓坤告诉记者:“起初,村民并没认识到这片水源的宝贵,乱倒垃圾、乱砍滥伐等破坏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我们发现问题,立即记录在案,并迅速解决。”
    为了让每条河不仅有人管、还管得好,小四平镇建立齐抓共管督导机制,狠抓责任落实,加大宣传与考核力度,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村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如今,全镇群众关心支持和“人人都是监督员”的“护河”氛围愈加浓厚,“河长制”工作深入人心,赢得了一致好口碑:河清了、垃圾没了,心气儿也顺了!
    以“河长制”促“河长治”。在全面推进“河长制”工作中,小四平镇上下一心、久久为功,努力把每条河流打造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这片土地徐徐展开。



    在大顶山食用菌合作社香菇大棚内,数排菌棒摆放在床架上,菌袋上长满了香菇,散发着菌香。


鑫垚养鹿场梅花鹿正在等待与游客互动。

在东丰县小四平镇,一片片稻田绿意盎然。

    东丰县小四平镇大力推进“千村示范”创建工作,通过一系列举措,使村容村貌有了显著改善。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胡希伟 张显 季式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