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五十年 初心不改永向前

光荣在党五十年  初心不改永向前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在探索创造走出“七条新路”、构建“六大体系”、推进“五大改革”、打赢“三大攻坚战”和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勠力同心、锐意进取、砥砺奋进,谱写了新时代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集中展示我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形成见贤思齐、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本报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栏陆续刊发一批我市在经济发展主战场、服务民生最前沿、疫情防控第一线涌现出来的身边典型的事迹,供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工作中学习借鉴。今天,我们给大家讲述6位“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的故事。




思想觉悟不滑坡  党员本色不改变
——记龙山区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 李开富


    70岁的李开富,15岁加入中国共青团,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偏远乡村到部队、从农村大队书记到农电局书记,再从老年大学文史班、诗词班书记到现在的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他当了40多年的“书记”。虽然退休十年,他却依然工作在基层党支部的岗位上。尽管肩上一直有担子,但他却乐此不疲。一年四季,几乎闲不着,只要组织上提出要求,他都认真照办,绝不退缩。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具有担当意识。”
    退休了,思想觉悟也不能滑坡。2009年9月,李开富从东辽农电公司退居二线后,便走进市老年大学,开始学习文史、诗词和国学,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文学素养。他先后出版诗文集《阳光相伴》和散文集《五色秋风》,并在市全民阅读协会公众号多次编发散文、诗词。他曾先后担任《读书月报》《辽源老年大学报》编辑,还出任市全民阅读协会副会长。
    岗位变了,党员本色永不改变。李开富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似乎也觉得身上轻飘飘的,可是没过多久,感觉有好多事情可做。从最先参加社区支部活动,到成为网格组织委员,再到成为党支部书记,他一干就是五六年。他与其他老党员一起开展争先创优活动。2021年7月,他所在党支部被龙山区委评为“先进党支部”。
    李开富认为年龄大了,但精神状态不能老化。由于他不怕麻烦,去年初,又被居民选为业主委员会主任。李开富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事情也越管越多。从2021年1月开始,他又担任龙山区福阳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经常组织“五老”和青少年开展各种活动。同年7月,他又接手了西安区关工委的宣传工作。一年来,李开富仅上传至中国火炬杂志社官网平台的文章就达百余篇,他也被评为“吉林省六大优秀通讯员”。今年疫情期间,他还参加了我市第五次核酸检测志愿者服务活动,为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每当有人夸赞李开富老有所为、满满正能量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本不值得一提,恳请各级组织多多帮助与指教。”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守初心  不忘党恩
——记东辽县泉太镇退休老干部 尹相禄


    尹相禄是泉太镇人民政府的一名退休老干部,1950年出生,1970年入伍,1971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从此跟随党的脚步,至今已经走过了51年。
    由于从小就崇拜中国共产党、向往中国共产党,因此,从入伍参军的第一天起,尹相禄就自觉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党的纪律,听从党的指挥。入伍一年后,他就被连队党支部吸收为共产党员。从此,他被党呵护、教育、培养着。
    1973年,尹相禄转业回到家乡,先后在宴平乡、安恕镇、泉太镇工作。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他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都始终发扬吃苦耐劳和奉献牺牲的精神,以实际行动为家乡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0年,尹相禄正式退休。但他退休不退党、退伍不褪色,积极发挥余热,利用业余时间带领社区广大党员干部开展社区宣讲、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自身经历宣讲党史,用自己的行动传递正能量。
    尹相禄说:“我从入伍参军到入党,再到成为地方的军转干部,这一切都是党培养的结果,没有党的培养,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入党至今的51年里,我看到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日益富强,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应该也必须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优良本色,履行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忠诚,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无怨无悔。现在,我虽然已年逾古稀,但我始终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在往后的日子里,继续发光发热,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广大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最后,我祝福我们伟大的党和祖国越来越强、越来越好!”




在平凡中践行党员本色
——记东丰县大阳镇退休老教师 郑庆元


    1936年出生的郑庆元是东丰县大阳镇退休教师,1957年参加工作,197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86岁的他已经光荣在党50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若在其前面再加上“党员”二字,就倍增了光荣和责任。1957年至1986年,工作期间,郑庆元始终以一名合格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勤奋努力,不仅用实际行动体现了言传身教的优秀品质,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本色。
    1957年,郑庆元加入了教师行业。尽管当时只是代课教师,但他对工作却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就这样,在平凡的班主任岗位上坚守了8年后,郑庆元于1965年转正成为一名正式的人民教师。
    尽管当时的工资不高、教学条件也较差,但是,转正之后的郑庆元更加珍惜这份工作,坚决服从学校安排,认真开展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对学生更是严慈相济、呵护倍至。1966年,由于他工作认真努力、业务能力强又有责任心,经县教育局研究决定,任命郑庆元为大阳镇红旗小学校长。作为学校负责人,郑庆元身上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多了,但他从来不怕苦、不怕累,每天早上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为师生提供服务。教师和学生思想出现波动时,他循循善诱;学生学习陷入困境时,他也耐心辅导;师生生活上有困难时,他更是倾力相助。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周围的每一名教师、每一名学生。如果用一个字来诠释他对教师工作的热情,那么,“勤”字是再合适不过了,郑庆元的这份“勤”是源于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源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
    1972年7月1日,郑庆元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更加勤奋工作,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能够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各项工作中,不论分内分外都能服从分配,并积极想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主动参加各类活动,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1986年,由于个人身体原因,郑庆元申请病退,离开了他坚守了30年的教育岗位。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始终把党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党的关怀,退休在家也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履行党员义务。郑庆元说:“共产党员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责任和担当。我将对自己更加高标准、严要求,用对工作的挚爱、对事业的虔诚来践行入党时的宣言和对党的承诺!”




“我是中共党员,我自豪!”
——记西安区东山街道东山社区退管第十一网格党支部书记 田欣


    1949年出生的田欣与新中国同龄,是一名爱党、爱国且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
    多年来,田欣与祖国共成长。在党的培养下,她由知青成长为国企团委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厂宣传部长、厂工会主席,一度成为广播里有声、报纸上有名、电视里有影的先进典型。
    2004年,田欣从矿业集团退休。18年来,她退休不退岗,担任集团老体协秧歌舞蹈协会主席,带领大家开展文娱活动,宣传正能量。她深知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内心永远都应与党保持一致,是赤诚的红色,而这红色应是永不褪色的。因此,她下定决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身体允许的前提下,就会带领身边的老党员和老同志做志愿者,服务社会、奉献家乡,为群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老旧小区改造,田欣带领大家打扫环境卫生,清理积雪和垃圾;疫情期间,她组织大家宣传防疫知识,粘贴防疫宣传单,对楼道进行消杀,在核酸检测时,积极协助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田欣总是和身边的老人们谈论如今的生活越来越好,有奔头、有乐趣。她认为党给了老年人三大福利——每月可以按时领取养老金的社保卡;生病住院,党和国家给报销大部分医药费用的医保卡;可以免费乘坐公交车的老年卡。
    田欣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拥有九千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和谐稳定的幸福生活。改革开放使我感受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我们的党和国家尽责任、有担当,免费为全民打疫苗、做核酸。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共产党,是我们老百姓的依靠和脊梁。我由衷地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后,我会不忘初心,一直牢记党的宗旨和使命,履行党员义务,为社会发挥余热,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春泥护花30载  踔厉高歌50秋
——记东丰县拉拉河镇中学退休教师 赵良玉


    1950年出生的赵良玉是东丰县拉拉河镇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现任东丰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拉拉河镇马尾山文学社社长、马尾山诗词学会会长、拉拉河镇农民剧团团长、拉拉河镇武术分会会长等职务。
    数字是枯燥的,也是精彩的。数字是一个个灵动的音符,演绎着数学老师赵良玉30载春泥护花的旋律;数字是一串串闪光的宝石,记录着年逾古稀、有着五十年党龄的赵良玉的精彩人生。
    30年教书育人,30年春泥护花。赵良玉是一个优秀的播种者,解答着关于数学的谜题,传播着中华民族温良恭俭让的处世哲学。24年的班主任工作,她视学生如己出,家里常住三五个免费食宿的家庭困难学生;她骑一辆自行车,家访走遍拉拉河镇的十里八乡;她自备剪发推子,免费为学生剪发;她苦口婆心,化解一次次看似不可化解的学生纠纷……
    赵良玉是东丰县农村文化建设带头人、东丰县“三农文学”事业发展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东丰县农村“农民文化大院”创始人之一、东丰县第一个农村秧歌队的创建者、东丰县第一个农民剧团创建者……从2005年退休开始,她把精力和财力都倾注在拉拉河镇农民文化事业创建和发展上。从2005年7月组建拉拉河镇第一支秧歌队起,到后来发展成村村都有秧歌队,她倾注了太多心血。每年的春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她都会组织秧歌队到全镇各个村屯及镇敬老院慰问演出。她组建拉拉河镇武术分会、马尾山诗词学会、马尾山文学社,培养和发展会员近百名,诗词文章在省、市、县各级媒体、刊物上发表。她个人出版的两本诗集被吉林省图书馆收藏。2013年,吉林省委宣传部、吉林省文化厅授予赵良玉“吉林省农村文化大院优秀带头人”称号。
    她是热心肠,苦口婆心化解邻里纠纷,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尽其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她是“铁娘子”,相夫教子、不辞辛劳,侍奉瘫痪老伴十余年。她用善良温润所有人。她从教30载,化作春泥来护花;她在党50秋,踔厉高歌,时刻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鲜亮本色。赵良玉说:“如果把党比作浩瀚的大海,海中奔涌着无数的浪花,我只是其中一朵;如果把党唱成歌,吹响实现中国梦的号角,那我就是其中一个歌者。”




退休不褪色  扬帆新征程
——记东辽县养护公司老党员 王志


    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老党员,王志亲身经历和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1975年3月,王志从军队转业到地方后,一直担任所在单位党支部书记。他深深热爱这份光荣的事业。为了经营好退休后的生活,保证退休不褪色,让这份事业继续延续下去,王志一方面积极参加所在党支部组织生活,坚持日常理论学习,借阅报纸、文献等刊物,每天定时收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等栏目,并一直保持着记笔记的习惯;另一方面,回到建安镇新兴社区居住后,他在医院附近支了一个修鞋摊,这个小小的摊位既是宣传党的政策法规的前沿阵地,也是为群众答疑解惑的办事点。
    王志说:“在建党101周年这个闪耀的时刻,获得‘光荣在党五十年’荣誉奖章,让我倍感骄傲和自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所以,共产党员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走在强国之路上,载人登月、航母下水、北斗上天、蛟龙潜海……‘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国家如今的繁荣富强。不论走到哪,共产党员都是我最引以为傲的身份标签。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衷心祝愿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祝愿中国共产党继往开来、再创辉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