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箭”润天降甘霖

本报记者 刘鹰 摄影报道



    市人工防雹增雨辽河源作业站增雨火箭弹发射现场。

    “你好,我是辽源。火箭增雨作业请令。” “请报告位置。” “东经125度27分,北纬42度57分。” “可以作业,时间120秒。”5月11日16时17分,随着航管中心“同意作业”指令的发出,市人工防雹增雨辽河源作业站指定发射场内,6枚人工增雨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火焰飞向天空,呼啸着穿入云层。随即,增雨作业人员按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传达的指令,匆匆赶赴另一处发射站。
    与此同时,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中心内,工作人员们正紧张地忙碌着。他们通过观测气象雷达数据及调度设置在不同区域气象观测站(点)实时气象信息,高度关注着可能出现的任何一次增雨良机。只要“捕捉”到有利增雨的云层,就会向分布在各人工增雨作业点的工作人员发出增雨指令。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人工增雨作业需要相应的天气气候条件才能实施。如果水汽含量不高、云层薄,雷达就不会反射降雨云系的移向、移速、强度、高度等指标和数据,也就是说,阴天不一定就有增雨作业条件。
    18时18分,在建安作业点。增雨人员熟练地在指定坐标架起火箭发射架。望着浓密的云层,经过多次请令没有得到发射指令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说:“受航空管制限制,火箭发射有时会延迟,但移动的云层不会给增雨保留时机。所以,有时发射组会追着云层走向移动,寻找下一次发射时机。30分钟的等待过后,增雨人员在最佳增雨时段将火箭发射升空。天空中雨滴不断加密,雨量渐大,此时天色昏暗。19时,随着又一个可增雨云层进入辽源区域,发射组成员冒着风雨,再次踏上追赶“生命之源”的旅程……
    据了解,11日当天,全市气象部门出动增雨火箭车3辆,分别在建安、金州、寿山、辽河源、平岗、渭津、仁合、杨木林、小四平、大阳、横道河进行了增雨作业,共发射增雨火箭弹42枚。据市气象台统计,截至12日8时,辽源地区平均降水量14.2毫米。其中,市区降水13.4毫米,东辽县降水15.5毫米,东丰县降水13.0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东丰县小四平镇,为21.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