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防汛抗旱救灾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一)

全市防汛抗旱救灾准备工作有序开展(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增强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深刻认识防汛抗旱工作的复杂性、严峻性、艰巨性,立足实际,深入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抓早抓实今年防汛抗旱各项准备工作。进入汛期,我市各县(区)、各部门快速行动,有序开展汛情防范工作,切实担负起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责任。


    东丰县


    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及时调整县防指组成人员,明确防指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强化部门、属地管理责任,全县主要江河、水库、山洪灾害重点防御点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县防指组织落实行政、技术、巡查等相关责任人,坚持指挥部的统一领导指挥。认真落实汛期24小时应急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禁擅离职守,遇有情况立即上报。
    健全防汛抗旱指挥体系。进一步完善五级领导抓防汛抗旱工作体系,明确重点汛段县级领导包抓责任制,将防汛抗旱工作责任落实到相关单位、村和个人,明确各责任人的防汛抗旱职责任务,做到纵到底、横到边,不留死角。
    全面排查隐患和薄弱环节,立行立改。县防汛办督促乡(镇、街道)和气象、水利部门密切监测开河情况,周密部署防范措施。汲取去年教训,及早组织那丹伯镇政府成立了伊通河堤防安全应急度汛领导小组及20人的险工险段巡查组,准备了抢险物料编织袋10000条、无纺布2捆、铁线200公斤、木桩3立方米,组织抢险队伍150人,遇有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堤坝险情。乡(镇、街道)、水利、自然资源、交通运输、住建、城管、电力、通信等成员单位认真排查水库塘坝泄洪设施、堤防险工险段、城市公共设施、立交桥等关键部位和重要电力、通信、能源保供设备设施,及时消除度汛安全隐患,严防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灾害。 
    各类方案预案正在修订完善制定。为解决部门分工不明确、应急响应行动措施不具体、预警与响应不挂钩等问题,强化应对极端暴雨、超标准洪水、超强台风等超常规举措,按要求严格落实停工、停产、停业、停运、停学等措施,提高应急预案操作性和针对性,确保在断电、断信号的情况下信息畅通。按照《吉林省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县防办已委托第三方机构修订完善东丰县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和应急通信预案。针对群众转移避险,明晰责任,落实各环节措施,明确灾害应对各项工作谁来做、做什么、怎么做等问题,各相关乡(镇)、村山洪灾害防御预案也在有序制定中,并按程序批复上报备案。
    开展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提前备战。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县级培训乡(镇、街道)和乡(镇、街道)培训村、社区模式,组织开展防汛业务和防灾减灾、躲灾避灾知识培训,提高基层防汛抗旱人员业务与应急能力建设水平,强化群众防灾避险知识科普宣教,提高识灾、避灾和自救互救能力。立足实战,修订完善暴雨、山洪、台风、内涝、干旱等灾害防范应急预案,采取实战模拟演练和桌面推演等方式,组织开展水库大坝出险、河道堤防决口、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和城市严重内涝等实战情景演练。
    保证救援力量和防汛物资准备充足。切实做好抢险救援力量准备。目前,初步统计全县乡(镇)已储备防汛抢险物资编织袋3.1万条、铁线1.55吨、无纺布4860平方米、救生衣450件、救生圈180个,可随时调用的机械设备36台,建立抢险救援队伍9支、860人。县级防汛抗旱物资共储备编织袋7.9万条、无纺布8460平方米、救生衣580件、救生圈150只、汽油发电机4台、防汛吨袋400条、抛投器20个、宾格石笼1000平方米、水泵21台(清水泵11台、污水泵10台)、挖掘机1台、打井机1台等,价值212.47万元。以上物资已按省、市防办要求及时上报并录入国家应急物资资源管理系统,能够满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需要。
    积极开展监测预警设施维护完善。县防指积极指导督促气象、水利、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对各类监测预报预警和应急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排查,加强维护,确保监测系统汛期正常运行。提高预报精度,优化预报方案,重点突出流域性、区域性和突发性灾害天气事件的预报。各类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正在有力有序开展,县防办已建立了与水利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能够获取防汛抢险决策信息资源。
    县防指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吉林省防汛抗旱应急监测和决策支持系统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精准在系统内维护完善风险管理、综合保障、巡堤查险、五化管理等模块,确保责任人、风险点、物资队伍、巡查人员等各类信息详实有效。




    西安区


    高度重视、认清形势,牢固树立“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的思想。西安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按照省、市防汛工作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各项防汛工作。一是落实防汛责任。督促各有关单位防汛行政责任人要深入责任区一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将各项防汛工作提前落实到位,要把防汛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主动作为,加强会商研判。进一步细化并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严格落实防汛安全各项责任制,确保防汛责任体系“定岗、定人、定责”。做到各级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防汛行政责任人熟悉指挥流程。二是全面部署,加强领导。制定西安区防汛工作方案。对城区16处重点防范部位、1座小一型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18座塘坝,进一步明确责任单位,确定防范措施。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决不可掉以轻心和粗心大意,务必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安排,强化工作保障;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加强信息沟通和协调联动。三是以案为鉴、以案促改。认真组织学习《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调查报告》,结合西安区工作实际印发《深刻汲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教训全面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聚焦隐患问题排查整改,超前落实备汛防汛措施,切实提升西安区洪涝灾害防治能力。
    协调联动、形成合力。目前,区防办已经建立了应急联动机制,目的就是为了快速、科学地处置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事件。明确了相关成员单位在处置过程中的职责。与5户矿山企业签订了征用协议,明确了特种车辆及驾驶人员,能够保证随时开展抢险工作。防汛指挥部统筹调度辽矿集团救护大队、预备役民兵等专兼职救援力量,打造了一支关键时刻“拉得出来、冲得上去”的应急救援队伍。
    加强储备、强化保障。对消防救援大队、武装部、农业农村局及部分企业的防汛物资实行动态统计,建立协调共享调用机制,实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有效发挥防汛物资的作用。目前,已储备帐篷200顶、编织袋5.2万条、雨衣800套、雨靴500双、冲锋舟等抢险救灾物资。
    认真开展隐患排查。西安区防办在汛前组织西安区农业农村局、灯塔镇水管站分别对老龙头水库、成山水库、高古水库进行检查,对三座水库“三个责任人”(行政、技术、巡查责任人)和“三个重要环节”(预报方案、调度方案、预报预测方案)进行检查;重点检查水库是否超正常高水位蓄水;大坝坝体有无渗漏、裂缝、脱坡、散浸、塌坑、隆起;观测设备有无损毁;大坝与建筑物接触部位有无渗漏,大坝护坡有无塌陷;溢洪道和输水洞等泄洪设施是否完好,闸门是否有变形裂纹、脱焊等损坏现象,闸门止水设备是否正常、闸门启闭是否灵活,闸门钢丝绳、螺杆有无锈蚀、断丝、裂纹等损坏现象,吊点结构是否牢固可靠。目前尚未发现险情。
    在重要时间节点,西安区防办要求区防指各成员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克服麻痹、松懈思想,密切跟踪雨水情和灾险情,一旦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




    东辽县


    强化防汛责任。全面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抗旱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具体岗位。由县长担任东辽县东辽河防汛行政责任人,其他6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城市防洪行政责任人和5座中型、8座小一型水库的行政责任人。全县126座水库塘坝、27条主要河流、20个山洪灾害防御村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均已全部落实。汛前将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更新相关责任人信息。
    强化物资储备。储备编织袋、无纺布、木桩、发电机、水泵、铁线、救生衣等防汛抢险物资,合计170余万元。储备数量超过一级市县(150万元)储备标准。
    强化抢险救援力量。落实消防救援、乡(镇)群众性抢险队伍1178人,县预备役民兵做到“严阵以待、以雨为令”,为汛期抢险救援力量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职责制度。及时组织修订了《东辽县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东辽县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预案。同时,为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东辽县洪涝灾害联动机制、防指工作规则、会商工作制度、联络员工作制度、应急值守等工作制度。
    强化防汛抗旱专家队伍建设。以县水利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卫生健局、县城市执法局、县气象局、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的相关技术骨干为核心,组建了“东辽县防汛抗旱专家组”,为防汛抗旱、抢险救援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隐患排查。组织各乡(镇)、开发区、县防指成员单位对本辖区、本行业河流堤防、水库塘坝、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地下空间、旅游景点、在建工地等重点部位开展全面细致的隐患排查整改工作,确保安全度汛。




    龙山区


    根据2021年调整的龙山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名单,明确了区、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三级包保责任人74人,落实领导干部防汛防灾分片和水库包干责任制,建立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防汛指挥体系,确保重点环节责任人责任到位,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根据龙山区当前实际情况,全面落实应急人员物资储备管理要求。今年年初至今,采购棉帐篷81顶、单帐篷200顶、折叠帐篷400顶、应急救援灯546个、对讲机8个。农业农村局根据区防汛抗旱物资库实际情况,预计采购编织袋5万条、木桩5立方米。
    龙山区当前所有10个乡(镇)、街道均配备有铲车、挖掘机、自卸车等大型设备,区民政局还准备了39台排污泵,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汛情。
    加强预案修订,科学建立暴雨、台风、内涝等预警信息与应急响应联动机制,强化实战演练。目前,龙山区正在加紧编制修订防汛抗旱防台风应急预案,及时修改补充完善防汛抗旱手册。
    在汛期到来之前,将区防指各成员单位防汛工作提前落实到位,加强区防指成员单位的研判会商,对汛前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落实各项准备工作和应对措施,建立“专岗、专人、专责”的责任体系。及时与消防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红十字救援队、医疗救援队沟通协调,理顺防与救的关系,加强应急联动,确保发生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确保汛前到汛期的工作顺利完成。
    制定龙山区防汛工作方案。针对龙山区内11条河流、4个小二型水库、11处塘坝和17处易发城市内涝点,明确责任单位,确定强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发生灾害。坚持基层单位责任自查、行管部门全面排查和两办重点督查相结合,由区农业农村、应急、住建等行管部门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对全区所有水库、河道、堤防工程、通信设施、城市内涝点、危倒房、地质灾害点开展拉网式风险隐患排查,在隐患点周边设置警戒线,安排专人负责盯守。
    第一时间将预警信息发布到相关责任部门,并对重点行业部门区住建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民政局发出点对点风险提示。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及时采购8部全频段对讲机,依托市局完成的370M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保证发生灾害情况下的应急通信畅通。
    坚持做到“坚守岗位、认真负责、及时主动、准确高效”,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从上而下落实专人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密切监视雨、水情变化。认真落实《吉林省防汛抗旱信息报送工作制度》,强化信息报送和预警发布,确保各项防汛抗旱指令及时贯彻落实,预警信息及时发布,险情信息第一时间报告、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




    高新区


    完善体系。在汛期到来之前,高新区管委会完善了防汛预案,建立充实了防汛组织机构,安排部署了今年的防汛工作。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总指挥、各部门负责、高新区全员参与的防汛组织,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安排领导带班、部门值班、具体工作人员24小时坚守的防汛组织体系。当持续降雨和灾情预警预报时,高新区各部门将严格按照高新区防汛责任落实及应急指挥系统执行。同时,各村成立了应急分队,由防汛信息员随时通报情况。各级组织及相关人员24小时保证通讯畅通。
    全面排查。高新区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了多次安全隐患排查,对沿东辽河的河堤及闸门、兴国水库、各塘坝等主要防汛地段进行了排查。摸清高新区防汛工作基本情况和重点部位,并要求各村在汛期做到“四不”,即不麻痹大意、不玩忽职守、不留后患、不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做到雨天有人看守、晴天有人检查,并在水库、塘坝周边醒目位置放置警示牌5块。
    强化责任。严格按照省、市具体要求,找准难点、突出重点、落实措施,确保汛期安全。高新区明确了各级部门职责。实行了各部门包保、分片包干、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的防汛责任追究制。从领导带班、干部值班、资金与物资储备到舆论宣传、督导检查、灾情上报、困难救助、转移安置等方面进行全面落实责任。高新区汛期每天24小时都有一名领导在岗带班并有专人值班。同时,将不定期对各村值班值宿、物资储备、应急反应等方面进行抽查与通报,杜绝各种准备工作不到位现象的发生。
    准备到位。严格按照高新区防汛责任落实及应急指挥系统要求,落实防汛物资、人员和经费,保证防汛救灾物资、人员和经费及时到位。各村组成了30人的抢险队伍。在防汛物资储备方面,为了保证水库和塘坝的安全,购置了木桩2立方米、铁线1000余斤、铁锹20把、编织袋20000余条。在防汛人员装备方面,购置了雨衣25件、雨鞋25双、手电25支、救生衣60套。




    本报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  
    本版策划 李及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