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爱——再等待

    对于父母,我们有孝敬之心。但我们的想法却常常犯错误。小时候我们说,等我长大了就怎样怎样报答父母;上学了我们说,等我毕业了,就好好地孝顺父母;上班了我们说,等我结婚安定了,我就把父母接来;结婚了我们说,等我有钱买了大房子,我就能陪父母安度晚年了……好像我们总在说,而我们却一直什么都没做。父母的年纪,能等得起我们吗?
    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待是一种遗憾,遗憾是不能补救的。对父母的孝顺不能等。不能总是想“等以后赚了钱如何如何”,因为当你工作后,很少有时间去陪伴父母;当你终于有时间了,你的父母是否还健在??父母已经没有太多的时间留给你孝顺了,珍惜你与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钟吧。孝顺不是成堆的营养品,不是任何物质的东西,而是你真心的问候与温情的陪伴,是你尽心尽责的服侍与力所能及的照顾……
    ——谨以此专刊献礼母亲节

    百善孝为先,尽孝当及时——
    别让爱——再等待

    陪伴,是最好的孝心
    本报记者  咸凯慧
    都说养儿防老。可如今,有多少儿女为了自己的事业拼搏在外而远离父母;有多少父母为了儿女们能出人头地,义无反顾地把他们的孩子“推”出自己的身边。
    朋友刘明玉曾经在大连民族学院上大学,毕业后不愿回到家乡,一心想要在大城市里打拼一番。毕业后的3年里,她一个人在大连,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特别想家、想父母。可为了自己的理想,她还想再坚持一下。可就在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一件事儿让她辞去了高薪的工作,回到了父母的身边。
    刘明玉说:“我家就我自己,从小在父母的宠爱下长大。老爸、老妈对我的付出,我都记在心里。刚毕业那会儿,年轻不懂事儿,总觉得大城市好,生活节奏快,适合年轻人闯一番事业。而且,我觉得在外地混好了,可以把父母接到身边,我一样可以在他们眼前尽孝。不过,最后我还是下定决心,回到父母身边。”
    刘明玉说:“2007年的夏天,当时我在一家外企做翻译,多数时间都要随老板去外地出差。一次出差前,我打电话给妈妈,告诉她我要去上海,一周以后回来。妈妈接到电话后欲言又止,我以为妈妈是担心我,便没放在心上。等出差回来后,接到妈妈电话,说爸爸病了,让我回去看看。我一听就着急了。大连到辽源并不远,我当天就买票回到了家里。回家后,我才知道,正是我出差当天打电话那天,爸爸住院了,突发性脑血栓。多亏送医院抢救得及时,要不然爸爸有可能就半身不遂了。那时候,妈妈心想让我回家陪陪他们。不成想我要出差,怕我着急就没告诉我。听后我挺难过的,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却不在身边,那养我有什么用啊。以前也发生过很多着急的事情,就是因为我不在身边,都是亲戚们帮忙办理的。家里就我一个孩子,我离他们虽然不远,但是毕竟是外地,回来也需要一定时间,总没有在他们身边来得快。我不想再让这种事情发生了。最后,我决定回家工作,待在他们身边。我把我的决定告诉他们后,他们高兴得都哭了。看见他们的泪水,当时我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我想在哪儿不是生活啊,都是工作、回家,两点一线的,回到家乡还能陪在父母身边,这是多幸福的事啊。2008年,我回到家里了。这一晃都六七年了,父母也都快60岁了,父母这个年龄真需要我们陪伴在身边了。有时候看着妈妈鬓角的白发,真觉得我的决定是对的。现在,老爸老妈没啥事儿,帮我带带孩子;我有空了就带父母出去散散心,挺自在的。”
    刘明玉说:“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父母为儿女所付出的心血、付出的千辛万苦,难以用语言表达。正是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我曾看过这样一句话:人生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在60岁时,还能相陪于父母的身边、同父母一起吃饭聊天。我希望当我60岁的时候,还能陪在父母身边尽孝。”

    孝敬父母,等不得
    见习记者  赵  强
    古人云:“孝子之至,莫大于尊亲。”意思是孝子行孝的先决条件是尊奉双亲。这句话,直到我临近而立之年时,才真正有所感悟和体会。
    或许,不单单我一个人有这样的经历:父母为省下每次坐公交车的钱而选择步行,将省下的钱第一时间给自己的孩子买些文具用品,父母总是对自己变换花样地吝啬,而对自己的孩子却百般付出,不求回报,让自己的孩子尽可能地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待政策”。曾经一个时期,年幼的我,有多少次暗自在心底发誓:待我长大成人后,一定要好好报答父母的恩情。
    岁月如梭。我顺利地考入了大学,成为父母的荣光。待我大学毕业后,走南闯北地在外折腾4年,最终又回到了家乡。“宝贝儿子”归家,父母欣喜,甚至更为溺爱。其实,天底下最博大的天空莫过于父母的胸怀,为人父母者根本没指望从自己的孩子身上收获什么回报,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的爱为我们做了一切,每个家长都期望着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这也是他们对孩子最殷切的期望,都期望孩子活得比自己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世上任何一种文字都难以形容的。
    记得我7岁那年上小学。我的生日在农历腊月。那时候家庭困难,我能穿上一件漂亮的新衣、吃上一顿味美的大餐,只有在过年或者在我过生日的时候才能享受得到。于是,我就十分渴望自己的生日能早一天到来,能让父母给我买一套新衣服,吃上一顿好的食品。从正式进入农历腊月开始,我就每天掰着小手指头,用笔在日记本上画着勾,数着我期盼已久的生日。转眼间,还有一个星期我就要过生日了。我高兴地向父亲撒娇:“人家就要过生日啦,我要穿新衣服。”父亲眉头紧锁一语不发。我随即又问一旁的母亲,母亲笑着回答:“儿子,日子还早着呢。放心吧!你过生日那天,妈妈会给你买一套漂亮的新衣服。”听到母亲的承诺,我在母亲身边蹦蹦跳跳高兴得不得了。第二天清早,父亲一声不响地离开了家。我好奇地问母亲:“爸爸这是去哪儿?”妈妈淡淡地对我说,去朋友家帮工。父亲一走就是一个星期,直到我过生日那天晚上才回到家中。他回来时,拎着一个小盒生日蛋糕,还有一套精美的新衣服,还有我最喜欢吃的糖果。那一晚,我高兴极了。
    我成年后,在和母亲通一次长途电话时才知道,当年父亲为了给我买生日礼物,到了一处工地给别人扛了一个星期的沙袋,用挣来的钱为我过的生日。那一霎间,我忽然什么都明白了。
    那一年,正是我大学毕业后的第四年,仍一个人在外地当兵。听说母亲当年为我过生日的小故事后,我不再追求扎根“大城市”的梦想,毅然选择了退伍回家,不为别的,就为曾经自己为了生活漂泊在外,忽略了父母的身体状况和感受,想到父母雪染的双鬓,自己总觉得懂事太晚。此刻的我,终于可以陪在父母身边了。能时常陪陪父母,让他们感受儿子的一片孝心,以后再取个贤惠孝顺的妻子,让父母早点抱上孙子,想着这尽享天伦之乐的情景,我真庆幸当初作回家陪父母的决定是多么的正确!
    人生在世,终有尽头。有些事情,请不要再给自己寻找等待的理由。就比如孝敬父母——实在等不得!

    金钱代替不了孝心
    本报记者  王  超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有百种美德,孝敬父母是美德中的第一位。人们也时常以是否孝顺父母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而如何算尽孝?现代社会,我们不需要做到古书中说的那样“卧冰求鲤”、“弃官寻母”。但是孝敬父母要用心,而并非用金钱代替孝心。
    今年79岁的孟淑兰有5个子女,老伴儿去世后至今的15年里她一直自己生活。空间有限的房间里,摆满了孙男娣女的照片。现在,身体日渐衰弱的孟淑兰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拿着“老人手机”到小区大门口“溜达”,然后给儿女们打电话,只要是电话接通了,无论能说几句话她都非常开心。她最盼望的日子就是自己过生日以及节假日,因为每逢这些日子儿女们会分别“抽时间”来陪陪她。
    孟淑兰说:“我嘴上总是说理解他们,让他们以工作、家庭为重,我能照顾好自己,不用惦记。可是除了吃饭和睡觉,我还是会忍不住地想他们。他们都有各自的‘忙’,所以我就只好打电话给他们,只要能接,哪怕只听一声‘妈’我也高兴。儿女们看见我就给我钱,给我买各种好吃的,也不管我乐不乐意要、愿不愿意吃。告诉他们我的钱够花,吃的也不缺,他们下次来还是会照买不误,有空多来看看我不比什么礼物都好吗?有时候我真是想不明白,他们怎么就那么忙。两年前,我生病住院,做生意的大儿子说商店离不开他,只在医院待了不到一小时;小儿子要上班,儿媳要照顾上初中的孙女;二女儿夫妻俩都在郊区的一个工厂上班,说有一批货要赶出来,不让请假,回不来;小女儿常年在外地生活;最后只有身体不太好的大女儿在医院护理了我一星期。去年我过生日,大儿子早早就在咱们辽源一个名气很大的饭店提前为我预订了‘生日宴’。那天我老高兴了,可到了饭店我才知道,大儿子因为买了私家车,当天一大早就去提车了。儿子给我打电话解释,提车时间是4S店定的,改不了。还说回来后会再送我个‘大礼包’。你说我这个老太太要什么样‘大礼包’能比得上儿女在身边的陪伴啊?”

    父母是游子的故乡
    本报记者  李  锋
    9年前,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带着无限的憧憬来到一个城市——一个有山、有水的美丽城市,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那时,我为自己挣脱家的“束缚”而庆幸,为即将到来的“无尽自由”而高兴。殊不知,从那一刻起,我将难以回到故乡。
    时光流逝,苍狗白云。回不去的故乡成了我心中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愫。世界上只有两种情感很难割舍:一种叫乡音乡情;另一种叫故土难离。故乡的情结,是系在对父母、亲人的思念上,是对那个生养我的土地的眷恋。生活,是一个无尽的跋涉过程。故乡,只是跋涉途中一种寂寞的思念。
    十八九岁的年纪总是显得有点儿年少轻狂。我离开家、离开亲人,在当时好像是一种潇洒的行为,没有一丝悲凉。那时候,我很少注意父母在送别我时脸上挂着的不舍和牵挂,很少去注意岁月的印记已经悄然地爬上了父母的脸庞。
    离家越久,对家和亲人的思念越强烈。每次回家,都是来去匆匆,来不及好好地孝敬一下父母。在我的心里,父母从未老去。但是,每当回到家,我都会发现父母的变化:头发少了、皱纹多了……每次离家,回望父母站在路边久久不肯转身回家的渐渐变小的身影,我都会依依不舍地、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一幕幕往事。时光匆匆,我该如何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将用什么方式尽点孝心?有人说,最好的孝敬是陪伴,是对亲人日常关心照顾。可是,对于一个常年不在家的人来说,也只能通过其它方式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在平日里,给父母打一个电话,听听父母的絮叨,这一刻,会让自己感觉到很亲切,很温馨。在父母的心里,最好的礼物也许就是子女的一个电话、一句祝福,让父母能够感受到儿女在外过得不错,父母的心里自然也会放心许多。
    父母是游子的故乡。我喜欢这句恰当而温暖的比喻。在人生的海洋上漂泊,每每想到父母,那颗因竞争失败、因追求失落的心,便会倍觉温暖。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应该怀感恩之心,多尽孝心。


母亲节,鲜花成了儿女对母亲表达爱意的最好的礼物。

    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恋人,但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别让“爱”成为“等待”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有部根据张洁同名长篇散文《世界上最疼爱我的那个人去了》改编的电影。影片的内容讲述了女主人公和母亲离世前相处的日子。事业有成、远离家乡的女主人公发现母亲老了、病了而决定留下来照顾母亲。她以医生建议为准绳,自认是为母亲好,而对她进行各种“锻炼”:让母亲自己去卫生间,摔倒了不许小保姆搀扶而是让她自己站起来,让母亲使用跑步机……直到某天,女主人公在小保姆尖叫声中醒来时,看见母亲倒在跑步机旁,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影片足以让所有为人子女的人们深刻自省,因为从女主人公身上,我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对父母的爱和其中夹杂的自私。在父母生病时,儿女们一方面愿意照顾父母;另一方面又期待这种日子尽早结束,而过于急切地“逼迫”父母好起来。
    没有多少人会真正感觉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与父母相处的时间会越来越少;更没有多少人会理解日渐老去的父母内心的痛苦和彷徨。一厢情愿地认为与父母相处的时间还很长,工作和孩子变成了没时间陪伴父母的借口。我们是如何孝顺父母的?是提着各种名贵礼物去看望,是电话里习惯性地问候,是相聚时彼此的容忍……这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忙忙碌碌中我们为父母做过些什么?我们所做的是他们心里所想、真正需要的吗?
    父母总是在安静地等待着我们的“光临”。可当爱成为等待,其结果必然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真正需要的不是电话里千篇一律的问候,不是来去匆匆的看望,不是堆在桌上的名贵礼品。他们需要的是心灵和情感的交流,因为他们需要子女的陪伴。对他们少一些理所当然的要求,多一些包容和付出。多挤出些时间用来陪伴父母,多去用心考虑一下如何感激并回馈父母的爱。这个世界上,你最爱的人也许是孩子、也许是恋人,但最爱你的人永远是你的父母。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