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科人 将青春播种在土壤里

新时代农科人 将青春播种在土壤里
——记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辽源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副所长 郑莹
本报记者 张莹莹


    踏着季节的鼓点,稻田里充满绿色生机的禾苗绿意盎然,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们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质,进而培育突破性新品种,破解种子‘卡’脖子问题,真正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在市农业科学院大豆所,记者见到了大豆所副所长、高级农艺师郑莹。
    辽源市农业科学院成立伊始,由于大豆和水稻同为自交作物,育种程序繁琐、资源贫瘠、育种人员短缺,市农科院大豆和水稻育种尚属空白项目。刚入职一年的郑莹毅然挑起重担,从零起步,扎根科研,攻坚克难。
    农作物育种的核心就是种质资源创新,即在现有资源基础上进行遗传改良,让它们变得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抗性更强。要培育出这样优秀的品种,周期长、难度也大,郑莹需要从搜集整理种质资源开始,深度挖掘优良基因,学习先进技术,不断争取科研项目,进行种质资源创新与改良,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技术自强自立。这一路走过来,郑莹已经记不清经历过多少次风吹雨打,她脚踏试验田,奋战在科研一线,践行了“用青春铸就一粒种、将论文写在田地上”的青春誓言,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新时代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职责担当。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试验田是郑莹的主战场。她所负责的吉林省大豆区域试验任务,担负播种、管理、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等工作,试验结果及时、准确,为我省大豆新品种的审定提供了有利的数据支撑。她申请和完成的吉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抗旱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抗性评价》,运用综合抗旱评价体系,对搜集到的国内外优良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价,筛选出一系列抗旱性较强的优良种质,为选育适合我省种植的抗旱大豆优良新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莹积极学习国内知名专家的育种理念与前沿技术,打破了小作坊式育种模式,率先引入水稻商业化育种管理体系,每年组配1000余份基础材料,建立分离后代群体近万余份,通过创造田间强病害高胁迫条件,选育高抗病水稻品种,使农科院水稻育种水平得到快速提升。付出就有收获。她参与选育的水稻品种吉垦1号,2018年通过吉林省审定,实现了市农科院成立以来水稻品种零的突破。
    参加工作以来,郑莹申请和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及省级科技项目,参与选育玉米品种近10个,水稻品种1个、大豆品种1个,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获辽源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农业系统“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农业工作是辛苦的,成天田里来地里去,头顶炎炎烈日,皮肤晒得黝黑,身上沾满泥土与汗水,满身疲惫;农业工作是枯燥的,从方案制定到数据处理,常常是成百上千份材料、上万份数据,调查、整理、运算、排序,枯燥乏味;农业工作是寂寞的,一支笔、一个本、一片地,一干就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但郑莹初心如磐,笃行致远。她说:“农业工作是神圣的、是无私奉献的。农业丰则基础牢,农业富则国家强。只要更好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选育出更好的品种,就能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能把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