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城市医生”

了不起的“城市医生”
——记省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辽源水务集团供排水维护服务公司排水维护队队长 白玉晶
本报记者 张莹莹


    在辽源,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多年来,她在城市供排水清掏一线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感动着家乡人民。
    从花季少女到年逾不惑,23年来,她每天同淤泥、污水、秽物打交道,靓丽的青春被工装、叉裤、呼吸器所覆盖。然而,面对有些人的不解、鄙夷,她坦然地回答:我是一名为城市诊病除疾的“城市医生”。
    在这个“日夜与马葫芦为伍”的岗位上,她不仅成为了“全国三八红旗手”,还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总工会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最美职工”“全国最美家庭获得者”等多项殊荣。
    “我们经常谈理想、说奉献、讲价值,而我和工友们平日里讲的是如何在平凡的岗位成就不平凡的人生,谈‘宁可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奉献情怀给予新时代排水工人的精神价值。”多年来,做过清掏工、核算员、副队长、队长的白玉晶,对“奉献”二字有着特殊的理解和情怀。
    在白玉晶的脸上,你看到的是阳光、坚毅、果敢的自信。然而,仅仅从思想上接受了自己的工作就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称职的排水工人吗?这还需要跨越体能、精神、胆量等多重障碍。
    受环境、条件限制,清掏雨水井大多仍需靠双手挖捧清掏作业。在第一次清淘检查井的时候,白玉晶穿上胶质连体清淘服下到污水齐腰深的井底,严严实实的风帽捂得人近乎窒息。也恰恰在这时,她与从小就最害怕见到的老鼠、癞蛤蟆、死猫狗等不期而遇,她声嘶力竭地尖叫,全身犹如筛糠一般抖个不停,她很想大声哭出来,可又怕丢人,只能别过脸去把泪水和汗水一道吞进肚子里。最让她头疼的工作是清掏管路。排水管路内高1.2米,两个检查井间距30米,穿着厚重的清淘服在堆满沉淀物的管路里爬行30米都异常艰难,何况还要来回推动盛满沉淀物的土篮子。一段管路清淘完毕,队友们用绳子把白玉晶“拉回人间”的时候,她整个人瘫软在地。那会儿,老同志们都夸:“这丫头干活实诚,是块干排水的料。”
    时光如梭,白玉晶在排水岗位已经干了23个年头了。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但她仍每天在岗、爱岗,时刻对工作保持敬畏之心。每一次排水作业都是一次“战斗”,全市200多公里排水管线、10000多座排水井、500条明沟暗渠、12座沙仓等就是白玉晶的“战场”。她带领工友们背着30斤重的循环呼吸器,肩上扛着记录仪,脖子上挂着手电筒,手里拿着气体检测仪,从5米高的地面下到渠内,4个小时艰难“钻”行一公里的盖板渠……在清淤现场,她和工友们踩着没膝深的淤泥、粪便、杂物组合成的沉淀物,用钩子挠、用铁锹铲、徒手扒,施展浑身解数疏通排水口,很多时候,劳动强度甚至超过了装卸工、建筑工、翻砂工等。但即便是再脏臭、再苦累,白玉晶和工友们每天依然乐观豁达、积极坚守在清掏工作一线。
    每有急、难、险、重的工作,白玉晶都以有着23年清淘、疏通、维护经验的“老排水人”身份率先垂范。为防止排水井内沉积的沼气将人毒晕、致死以及其它安全事故发生,白玉晶积极把实践中摸索到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确保安全作业。她带领的团队先后获得全国、省、市授予的“先进女职工集体”“巾帼文明岗”“五一劳动奖状”“三八红旗集体”等荣誉称号。
    参加党的十九大归来后,白玉晶担起十九大精神宣讲员的责任。她多次在宣讲中说:“一名排水女工当选为党代表,这就是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人民对排水工人的最高礼敬,足以证明我们的工作已经得到了更多、更广泛的社会认同,更加坚定了我们把热爱之光、奉献之芒献给家乡排水事业的信心。”
    抗“疫”期间,白玉晶带领工友在冰雪初融、春寒料峭的时节,对仙人河、东辽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井位进行验收。在直径8米、井深10多米的井位,她带领队员逐个井钻、逐根管爬。她在管道里一边爬行一边给工友鼓劲:“我们在这里完成‘战斗’,也是对‘战疫’逆行者们最大的支援。”
    “我要把新时代的模范精神传播到辽源的每一个角落。城市排水管网被称为‘城市良心’,作为‘城市良心’的守护者,我感到很光荣,也会竭尽全力干好它。”因为每天与下水井打交道,无论春夏秋冬,白玉晶总穿着一身特别耐脏的迷彩服。阳光下,这身迷彩很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