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让辽源农产品做得好、卖得火(二)

立足地域特色和资源禀赋让辽源农产品做得好、卖得火(二)


禽蛋食品前景好  “中国蛋谷”在辽源


    吉林金翼蛋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翼蛋品”)是位于东辽县的一家集蛋鸡养殖、蛋品加工、鸡粪无害化处理、饲料加工、冷链物流为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3年成立至今,公司一直持续稳定向前发展,为我市乃至全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目前,金翼蛋品年存栏蛋鸡800万只,加工鲜蛋10万吨、蛋制食品5万吨、无公害安全饲料80万吨,屠宰量600万只。鲜蛋加工能力世界第一,蛋鸡养殖规模国内最大,销售网络遍布全国,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和中东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金翼”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曾荣获“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产业贡献奖”,2018年被全国工商联、国务院扶贫办授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称号,也是吉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强化质量管控,打造优质安全生产基地。多年来,金翼蛋品紧紧围绕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文章,坚持从源头管起,采用数字化控制系统,自建年产50万吨饲料生产线、东辽绿谷等8个百万只蛋鸡标准化养殖基地,确保饲料安全、养殖安全;坚持从生产抓起,引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蛋粉加工设备和生产工艺,既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又保障产品质量;坚持从日常严起,建立供应商筛选、原料入库以及生产过程监控、检验和管理体系,对每一批原料和成品都能实时跟踪到位。公司通过了ISO9001:2008国家质量认证、ISO22000:200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QS认证及HALAL伊斯兰认证,每一枚鸡蛋都拥有“身份证”,实现食品安全全程可追溯。
    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公司针对“普通蛋多、品牌蛋少,鲜蛋多、深加工少”现状,立足优势、抢抓机遇,秉承“以创新赢得市场、以品质成就未来”的经营理念,着眼市场新需求,突出产品研发,全面提升蛋品附加值。在上海成立研发中心,与日本京都大学八田一教授合作研发蛋制生物制品;完成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蛋制食品专利综合利用与成果转化”;与吉林大学合作完成“营养休闲系列蛋制食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目前,公司拥有专利技术60余项,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1项。靠科技提升实力,靠实力赢得合作机遇。公司与国内多家知名食品企业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在蛋品深加工、蛋制食品、特种鸡蛋等多个项目展开合作;与多家知名药品企业合作开发生物制药、蛋白肽、免疫球蛋白、蛋膜肽粉、卵磷脂等高科技产品,提高蛋品的附加值。
    强化园区建设,着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目前,我市正在打造“一区一城一地一谷一镇”,其中“一谷”就是以东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核心、以金翼蛋品为龙头,打造以“蛋”为元素的食品、生物制品和大数据中心,成为世界禽蛋产业“硅谷”。为此,金翼蛋品将以壮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为主线,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全力配合政府打造2000万只蛋鸡“中国蛋谷”项目,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形成蛋鸡产业集群,努力打造省级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不断完善安全体系、加强控制管理、提高标准化水平,发挥核心竞争优势,努力打造中国禽产品加工企业新样板,为吉林省农产品和食品工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菌类食品是个宝  高粱乌苠营养高


    乌苠,《本草纲目》中记载,高粱黑穗病又称高粱黑粉菌,寄生于高粱作物所生的病穗的孢子堆。乌苠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叶酸、钙、钾、铁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元素,是既有食用价值又有药用价值的纯天然绿色食品,其营养价值很高。因此,在欧美及日韩等国家和地区,乌苠早已是高端食材,有“天然黑松露”之美誉。但2010年以前,系统种植高粱乌苠并做成大规模产业在我国尚属空白。
    2010年,东辽县安石镇的李淑侠开始了高粱乌苠种植试验;2012年,成立东辽县顺禾乌苠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始大面积种植乌苠并获得成功。秉持着“给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经营理念,2015年,吉林省金满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满乌”)正式成立。从此,填补了中国正规食用高粱乌苠的空白,也成了全国唯一一家集高粱乌苠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公司。
    金满乌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现种植面积可达3500亩以上,年产高粱乌苠700吨。“金满乌”品牌已获得“吉林省著名商标”,属于独家经营。
    生于1963年的“金满乌”创始人李淑侠是土生土长的东辽县人,对家乡这片黑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2010年以前,李淑侠一直做农贸生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人的视野不断开阔、站位不断增高,她深刻认识到健康最重要。于是,她决定做一项健康的绿色产业,做让自己和家人甚至是亿万国人都受益的绿色健康农产品。
    李淑侠记得小时候如果腹泻,母亲就到地里找一些乌苠给她吃,而每次都是吃完很快就见效。当时的老人也常说“遛沟走,四下瞅,见到乌米就下手。”可见,乌苠是个好东西。于是,李淑侠瞄准了高粱乌苠的种植和产品的研发。
    2010年,李淑侠开始了乌苠种植试验。2016年获国家专利,并先后与吉林省农科院、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研发高粱乌苠系列深加工产品。目前,公司有鲜食乌米、速冻乌米以及乌米小麦粉、乌米米、乌米代餐粉、乌米营养冲剂等30余种深加工产品,这些产品也早已成为了中国百姓餐桌上的一道道美味珍馐。2021年,“金满乌”的乌苠种植面积扩大到3500亩,年产鲜乌苠700吨。
    今年4月,李淑侠被延边大学聘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行业导师。
    关于企业发展,“金满乌”实施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三步走”。第一步,2017年-2020年,实现食品层级的产品研发、销售;第二步,2021年-2023年,实现保健品层级的产品研发、销售;第三步,2024年-2026年,实现药品层级的产品研发、销售。
    在整体形象上,打造“一村一品”乌苠村,协助村里建设田园综合体,并申报“东辽高粱乌苠”地理产品标志;在产业布局上,打造以安石镇为重点的乌苠特色小镇;在文化发展上,已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2015年起,李淑侠把小乌苠发展成了一个大产业,乌苠也被赋予了新使命,生产出多种优质的食品、保健品,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阔。金满乌公司一直把高粱乌苠的种植技术和产品研发牢牢抓在手上,并以此为根基寻求乌苠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目前,公司已获得高粱乌苠种子和乌苠面粉两项发明专利。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新一轮工商资本再下乡的兴起,公司与大资本合作已水到渠成,产品的深度、高端研发以及销售市场的急剧拓展、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已成为发展的必然。
    今年,公司准备将乌苠节和全国招商会同时召开,并邀请深圳专业公司策划。之后,各地经销商将同时推出“金满乌”系列产品进入商超、粮油店、生鲜店、便利店等场所系列活动。2022年,公司目标销售额3000万元以上,并以逐年递增的发展速度带动当地更多的合作社以及农民增收。




东北玉米受青睐  吉林农投有“康良”


    吉林省农投集团生态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6月,是全面贯彻落实省农投集团建设生态食品产业园区的战略构想、由农投集团注资成立的全资二级子公司。
    公司在农投集团的正确领导下,以思想政治建设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效为中心、以强化管理为手段、以品牌战略为依托、以团队建设为保障,努力实现打造农投“重谷”、贡献天下吉粮“一个农投梦想”,积极培育国内国际、线上线下“两条发展主线”,重点构建农副产品大宗贸易、粉条粉丝销售、生态食品和电商平台“四大业务板块”,着力打造家和、养怡、岁丰、吉味、秋珍和升鲜“六大系列产品”,通过提升创效能力、成本竞争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公司稳步发展。
    按照集团部署,公司围绕粮食流通与加工两大主导产业,统筹布局规划,建设集农产品种植、米类及淀粉类等食品深加工、仓储物流贸易、产品研发、农业示范、农业金融服务为一体的生态食品产业园区。2020年6月,新建国内技术领先的涂布法粉条粉丝生产线两条,可年产粉条粉丝6000吨。 2021年10月,又开工建设一条年产1000万穗鲜食玉米生产线。
    截至目前,公司开展粮食仓储物流贸易12万吨。其中:玉米原粮存储及出库4.3万吨,玉米、水稻流通贸易7.7万吨。利用农投“重谷”和公司自有“农投康良”等品牌推广销售自产的粉条、粉丝制品和委托加工的大米、杂粮杂豆、鲜食玉米等三十余种食品和农副产品,线上线下全面开花,取得了一定的品牌效益。
    品牌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公司将着力培育“重谷”“农投康良”“翠源禾郁”“粉绣娘”“粉四郎”“辣辣谷人”等品牌进入消费者的心智,并通过打好健康牌、营养牌、天然牌、土特牌,提升品牌在终端产品的影响力与认知度,最终实现品牌价值。适时建立公司网站,利用网站窗口作用,宣传公司形象与产品。另外,根据公司机构建设情况,择机创办企业内部报纸,围绕公司大事记、行业动态、经营管理信息、优秀事迹介绍、员工文艺作品等几个板块营造企业文化氛围。
    作为农投集团在吉林省中南部的事业支点、生态食品板块的龙头企业,公司将全面执行农投集团战略思想,围绕农业“三大体系”建设,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助推吉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造重组农业资产的整合运营平台、助推乡村振兴的投资服务载体、创造农业产业经典的发展引擎和成就农业高端人才的培育摇篮,为吉林省农业产业发展增添动能、增加引擎,助推吉林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在发展经营方面,公司实施线上线下并进,拓宽销售渠道。对标行业龙头,抓好经营管理。推进体系建设,争取多项殊荣。经过一年的努力,公司通过了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ISO2200:201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公司“农投康良”品牌荣获第十届中国粮油榜中国十佳粮油标杆品牌和第二十届农博会产品金奖,并成为吉林鲜食玉米产业联盟会员。
    今年,公司将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建设为依托、以团队塑造为保障,做大贸易规模,做强主流产品,做实经营管理,着力提升公司创效能力、成本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发展能力,实现公司稳步发展。
    顺应市场需求,调整经营策略。抓住鲜食玉米市场火爆机遇,下半年集中生产鲜食玉米产品。寻找稳定、规模的代加工需求方,释放生产线产能;寻找低价、优质的产成品供应方,转移加工成本。研究市场需求,添置设备设施,尝试开展米线、冷面等小品种生产,形成对核心产品的有益补充。
    打造营销团队,拓展销售渠道。保持线上销售规模稳中有升;重点拓展线下销售渠道;打造专业销售团队,吸纳优秀营销人才;建立绩效激励机制,实施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落实奖惩。




“科技兴农”东北大米  有机绿色吉米飘香


    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永平村二组的吉林省吉米飘香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是辽源市东艺投资集团的子公司。公司主要以种植有机水稻、玉米、杂粮为主,是省级龙头企业、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省AAAAA级诚信企业、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吉米飘香”牌“稻优米”和“鸭田米”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省“吉致吉品”认证、有机认证、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2万吨大米和杂粮生产加工能力。
    按照东辽县坚持大力发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以及“区域布局、点面结合,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高产竞赛、典型示范,板块推进、重点突破”的方针,公司建设5400亩现代高标准水稻基地,以“机械化、规模化、科学化、标准化”有机种植为发展理念,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引进日本水稻灌溉技术,在育苗、插秧、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节水灌溉等方面进行全程记录,逐步形成了种植集中连片经营、全程机械化作业、专家实时技术指导、有机种植标准化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公司利用有机农业展厅提高企业的知名度,打造绿色、有机品牌效应。提高周边农民科技兴农意识,通过声音、影像、平台数据、产品实物等展示科技农业在现代农业中的启动效应,助推科技兴农。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形成规模化和专业化的名牌产品生产,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组织人员参加省、市、县各类培训学习七次;设立生产技术培训班,不定期进行水稻种植、农机维修等技术培训;培训周边农户150多户,观摩培训1000人次,直接带动当地农户1200户、辐射带动农户3000户从事有机水稻种植;企业与农户形成了以“基地+农户+土地租金+工资+社会保障”为核心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年均增收5万元。
    基地内建设了辽河源文化观光台、栈道项目工程,打造田园文旅休闲康养旅游产品品牌,引导农业发展由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建设一处北方最美、最净的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综合体,发挥农业多功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预计接待游客数量1万人次;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6000元;带动农民就业100余人,年增加工资性收入2万元。
    公司以打造中国北方农产品第一品牌为目标、以把吉林优质米做大做强为愿景,秉承生态、环保、有机、可持续发展理念,广泛借鉴国内外高标准农田建设经验,立足规划高端定位,高科技含量运转,依托日本先进的稻田技术和管理模式,为发展有机水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种优质稻、产放心米”,是东艺集团争做国家、省、市科技园区排头兵的庄严承诺;与农民共同致富、建设美丽家园,是东艺集团对社会最好的回馈;“树品牌”是东艺集团追求卓越的永恒主题。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