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系列解读之一

《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系列解读之一




编者按:
    “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局起步期,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突破关键期,也是加快推动新时代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科学编制并有效推进实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加快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新时代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依据《中共辽源市委关于制定辽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是战略性、综合性、总体性的规划,是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依法履行工作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纲要共有15章内容,擘画了未来的发展愿景,具体提出了我市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发展方向、实施策略、重点任务和工作举措。为便于全市上下更深入、更全面、更具体理解和把握我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任务,本报从今日起将陆续刊登纲要内容摘要解读。




第一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市委、市政府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探索高质量转型发展新路,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在推进东北振兴中抢抓机遇,在克服困难中砥砺前行,在应对挑战中锐意进取,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创新转型全面推进。探索出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城乡联动、绿色发展、文化辽源、党建引领、崇尚实干等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七条新路”,构建了现代经济、现代城市(镇)、地域文化、自然生态、社会治理、党的建设“六大体系”,注入了营商环境、政策环境、融资环境、城市环境、干事环境“五大改革”新动力。工业“2115555”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工业基础得到夯实,集群式发展迈出新步伐。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日趋完善,连续四年被评为全省粮食安全责任制优秀市州。实施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和中小企业成长计划,民营工业占全市工业比重超过90%。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事项占比达到97.7%,“权力下沉+综窗服务”等5项经验在全省推广,企业开办时间缩短到1个工作日,不动产房屋交易办理全省领先,公积金贷款业务办结时限全国第一。社会信用综合排名位居全国261个地级市第64位。在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服务工作中,我市被评为最好地区之一。加快融入“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和“长春都市圈”建设,谋划实施“工业走廊”“医药健康走廊”项目81个。
    三大攻坚成果丰硕。创新出台“五点双享两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43个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按期完工,仙人河黑臭水体全面消除,东辽河流域河清断面历史性达到Ⅳ类水体。生态修复“三百工程”、裸露山体治理工程启动实施。
    美丽辽源稳步建设。南部新城、北部生态新区建设加快推动,城市承载能力全面提升。龙首山、向阳山等“六山”生态修复工程进展顺利,城市“双修”效果显著。“气化辽源”天然气主干线与国家天然气管网顺利衔接通气。“引松入辽”、杨木水库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大工程快速实施。实施“厕所革命”,创建12个全国文明村镇、3个国家级卫生镇,农村人居环境达到全省一类水平。
    民生福祉明显增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滚动实施惠民实事251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率达到70%以上。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明显提升,全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公立医院改革持续深化,建立多层次医疗联合体,形成群众就医“15分钟服务圈”。连续五年荣获全国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市,连续12年获得全省安全生产考核优秀等次。法治政府建设得到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战果显著,刑事、治安案件不断下降,人民安全感满意度位居全省前列。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是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阶段,也是确保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五年。谋划“十四五”发展,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振兴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把握宏观环境大变局、大变革、大趋势,保持战略定力,科学研判时与势、辩证把握危与机、善于处理竞与合。
    “十四五”时期辽源要把握新机遇、借助新优势、迎接新挑战。新机遇:主要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机遇;“两新一重”和“761”工程带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发展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后发优势机遇。新优势:辽源位于全省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中的“医药健康产业走廊”和“工业走廊”,共同受长春都市圈、沈阳经济圈辐射,具备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2115555”的工业产业格局为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奠定基础;“三百工程”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具备了发展百亿级产业集群的基础;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发展效果显著,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创造了条件;城市“双修”实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城市整体功能日臻完善。新挑战:当前制约辽源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转型发展要求,生态环保压力犹存,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会治理还有弱项,全面补齐体制机制、经济结构、开放合作、思想观念“四大短板”仍然任重道远。
    综合判断,谋划和推动“十四五”时期辽源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正确把握国内外大势,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积极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借助利用新阶段新格局带给辽源的新优势新机遇,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加快实现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新突破。






第三节  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抓住东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深入落实我省“三个五”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新发展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的,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推进“五大改革”、构建“六大体系”,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创建创新转型示范市努力奋斗。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和改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推动新时代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解放思想。推进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要打破束缚发展的思想藩篱,着力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思想解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提供持续发展动力。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以开放盘活全局,不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坚定不移推进“五大改革”。
    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系统思维和全局观念,着眼长远发展,体现延续性和前瞻性。统筹民生改善、生态承载功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建设创新型城市,产业创新平台、企业创新中心全部建立,关键领域创新取得实质性突破。 
    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扎实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升“2115555”产业发展水平。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服务业体系,集聚发展要素,推动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社会就业质量更高、更加充分,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持续提升。
    社会文明程度实现跨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创新、求实、尽责、争先”的城市精神品格更加彰显,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文明城市创建取得突破性进展。
    城乡生态品质全面跃升。高质量推进城市“双修”“三百工程”和特色小城镇建设,城市(镇)发展的全局性、系统性、宜居性、持续性达到同等城市先进水平。
    社会治理体系成熟有效。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到2030年,实现辽源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营商环境力争进入全省最优方阵,市场主体活力充分释放;创新驱动能力显著增强;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凸显;区域协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全面建立,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取得长足进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经济效益显著增强;开放合作协同联动,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地位和功能进一步提升。
    到2035年,辽源要在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基础上,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支撑现代化发展的市场体系、产业体系、城乡区域发展体系、绿色发展体系、全面开放体系、民生保障体系基本健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区域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全面形成创新能力强、营商环境好、生态环境优、发展活力足的现代化新局面。 (本稿件由本报记者 李锋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