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美战“疫”人
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美战“疫”人
本报记者 张莹莹
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化身抗疫战士,来到基层同心守护百姓安危,共克时坚,奔赴在疫情防控最前沿,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彰显新时代法院人风采。
担当: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庭长 何芳松
她的肩上不仅有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更有党支部书记的党务担当。在疫情防控第一时间,她身先士卒、带头动员支部干警集结,奋战至深夜;在下沉包保社区的第一线,她身兼数职、不辞辛劳奔走在楼间队首,连续参加防疫战斗;在所在小区被管控的严峻时刻,她主动请缨担任单元长,耐心细致帮忙定菜送菜,推心置腹安抚群众紧张焦虑心情……面对紧张复杂的疫情形势,在各种压力下,她患了带状疱疹,疼痛难忍,但其仍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组织第三党支部参加社区及去长春参加防疫工作十余次。此外,她以实际行动做到了抗击疫情、审理案件两不误,克服困难阻碍,利用电话、微信等系统带领庭室干警在疫情期间审结案件11件,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以公正高效的工作态度、以勤勉尽职的抗疫思想,践行着一名普通法官的抗疫之路。
忘我: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一庭副庭长 齐迹
他是一名援疆干部,驻守在布尔津县贾登峪人民法庭两年。在70周年国庆节时,亲手将国旗高高升起在我国最西北的人民法庭;他是一名机关干部,在支援社区时,身先士卒,主动承担起任务繁重的“喊楼”工作,每次都跑遍了社区13栋的18层高楼;他还是一名党支部副书记,疫情就是共产党员冲锋的号角,在市委号召支援长春疫情清零行动时,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勇于逆行,入户走访和集中采样的方式共扫码录入人员724人次。他说:“不论是援疆还是战疫,只要组织有困难,我就第一个上!”
尽责:市中级人民法院行装处处长 崔刚
他是丈夫、是父亲、是儿子,是曾经的“最美退役军人”,更是一名“最美逆行大白”。抗疫中,他既当“作战员”又当“后勤保障员”,起早贪黑、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地保障好全院60名工作者所需各项物资。他的父亲已80高龄,大儿子中考在即,小儿子年幼,妻子投身抗疫一线。援长伊始,他抛开一切,主动请缨并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从乘车、分组、检查防护措施、登记、整理补充物资、住宿,从休整期间的政治学习、主题党日活动,到再集结、再出发、再战斗,直至辽源战士们再次凯旋,他勇往直前,始终坚守。
无私: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助理 孙鹤嫣
她说,“大白”是人民心中一抹最闪耀的光!先后多次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无论是白天全民核酸时的现场,还是晚上入户登记时的楼道,她从不嫌累不叫苦。支援长春,她在确认入选名单之后才告诉父母。她说:“我是家里的独女,怕父母因为担心不让我报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执着: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队司法警察 周磊
她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司法警察,不辞辛苦、不畏严寒,毅然战斗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当有队员被封控时,她勇于替补上场。当完成本职防控任务后,他不辞辛苦主动去居住地当义务志愿者。当市委发出援长的号召时,她刚结束隔离就积极参战。她说:“人这一生,想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但能做到的却很少。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在关键的时刻冲锋上前,用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作奉献。”
奉献: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队工作人员 王韬
他曾是一名特种兵,军队的培养让他锻炼了过硬的作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家中有一名患有恶性淋巴肿瘤的幼儿,虽然病情得以控制,但需要经常照顾和定期化疗。可他仍旧选择了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地奔向支援社区一线,奔向援长一线。他说:“是党培养了我。我们不要向组织提要求、不能给组织添麻烦,但党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冲锋陷阵。”
坚韧: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长 吴俊
在组织最需要的时候,她站出来!疫情突然来临,她顾不上同在抗疫一线的爱人和家中无人看管的女儿,毅然决然冲锋在抗疫一线。看着女儿背着小书包去奶奶家的背影缓缓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她的内心对女儿充满了愧疚。但她深知,党旗召唤,国家需要,必须要顾全大局,义无反顾冲锋在前。“喊楼”“敲门”行动、上门信息核查、发放试剂盒以及登记发卡,数十次的下沉支援已让她对各项工作烂熟于心。居民们自发用木箱和小车为其搭建的“临时写字台”,见证了她的兢兢业业、无私奉献。
忠诚:市中级人民法院法警支队工作人员 那涛
“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是他的工作信条。在庄严的审判庭上,他是一名守护公平正义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实战化训练场上,他是“磨刀石”上的“尖兵”;在核酸检测点上,他是群众秩序的维护者,更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抗疫号角吹响的第一时间,他义无反顾、主动应战,十余次下沉社区担当重任。在市内首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全面铺开的下沉任务中,正在检测点外围维持秩序的他看到远处一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的身影,他没有犹豫地快步上前,一路扶着老人到达检测点,取得排队群众同意后先给老人做了检测。这一“扶”,是身为人民司法警察的职责所在,更是心系群众、忠诚为民的最好诠释。
坚守: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管学东
“虽世间有太多的阴霾,但我愿做那一点坚守的萤火,努力去照耀他人、去照耀这世间。”他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大龄人员”,虽身患疾病,不能久坐久站,但作为政治部副主任,深知自身的职责与重任,场场冲向前、阵阵落不下,义无反顾。领导念及他的身体状况,想调整成年轻人员,他拒绝了,转身奔赴“战场”。
敬业:市中级人民法院执行局法官助理 贾志刚
他是一名转业军人,刚刚和妻子结束长年的“两地”生活。但为了参加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他把怀孕近六个月的妻子“送”回了娘家。在长春驰援工作展开时,他又把刚要回家怀孕近七个月的妻子“堵”在了家门。重温起“两地”分居的生活,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没有舍不舍得,只因值得!”
无畏:市中级人民法院司辅办文职 姜霁航
他是一名普通的聘任文职,也是别人口中“那大个儿”。战斗中,他说“我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姜霁航的家中有病危亲人,1米94的身高又对个人防护提出了更高要求,本可休整在家,但他积极克服一切不利因素,从未退缩。自驾车取送全院物资、逐户喊楼敲门,每天,他都选择干最辛苦的工作。阳光下,他白色的防护服十分耀眼;护目镜下,他的眼神坚定执着且无畏。
微光可成星海,他们就是点亮这座城市的星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775名来自辽源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干警支援西安区先锋街道3个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战疫有我、必胜有我!”他们始终相信,只要携手并肩,没有哪个冬天不可逾越。只要共同守望,没有哪个春天不会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