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品牌要效益 推进袜业产业集群发展
向品牌要效益 推进袜业产业集群发展
本报记者 徐楠

欧蒂爱袜业智能化生产车间。 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
近年来,辽源袜业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中国袜业名城”“中国棉袜之乡”美名远播。亮眼成绩的背后,是辽源积极融入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大力发展“袜业+现代纺织”产业的积极作为。欧蒂爱袜业、鹿人袜业就是凭借向品牌要效益,成为推进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标杆企业。
欧蒂爱,是袜业家喻户晓的品牌。由于产品品质精良,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长期青睐。谈及品牌历久弥新的秘诀,欧蒂爱袜业相关负责人周海龙表示:“我们坚持以品质立品牌、向创新要发展,坚持选用最好材料、延用手工对目缝头技术,保证产品舒适性能。不断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突破单一模式转型,解决曾经的‘产品单一、附加值低、销售不灵活’的问题,实现品类丰富、功能多样、线上线下双布局,拓宽国内外市场。”
为了紧跟技术前沿,欧蒂爱袜业建立专业研发实验室,专注产品研发创新,先后采用棉、羊绒、绢、竹纤维、亚麻等天丝纤维,实现系列产品的个性化、功能化开发,用原料语言和设计语言深入诠释客户需求。为适应“数字产业”特点,打造了柔性订单制造平台项目,上线的智能生产线建设项目被纳入吉林省“761”新基建工业互联网项目库。此外,拥有规模化生产经验和品牌运作经验的欧蒂爱袜业还在2016年投资建成了国内唯一的袜子艺术馆,展示袜子艺术,传播袜子文化,推动袜业产业进步。
相比欧蒂爱袜业,鹿人袜业起步较晚。作为后起之秀,鹿人袜业在打造品牌、加大研发、技术改造上毫不含糊。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上下游客户合作攻关,对个性化、差异化产品加大研发力度,保证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率不低于5%。“去年,鹿人袜业还投资5000多万元,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织缝翻一体织袜机600台,以机代人,减少工序,实现了生产车间的数字化智能转型升级,既保障了产品质量,更提高了生产效率,极大满足了市场需求。”鹿人袜业办公室主任何明山说。
面对众多就近的原材料供应商、设备供应商,欧蒂爱袜业、鹿人袜业总是出于对自身产品质量的高标准、严要求,货比三家,择优选购,而这也深刻地发挥了他们在产业链上的带动作用,激发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鲶鱼效应”,促进了相关配套企业不断提高完善。截至目前,其产品生产所需要的橡筋、提花线、包装物、袜钩、袜标等辅助材料全部实现“链”上采购,既保证了产品品质,也带动了配套企业发展,为在“链”企业的发展增添了韧性。
对中小型袜企来说,在产业集群所在地,由于供应商、经销商、物流公司汇聚,各种最新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流动,企业在开放、竞争、合作中不断提升着创新能力。政府提供的开放服务平台引导企业开展良性竞争,鼓励企业加强合作交流……发改、工信、商务、市场、金融、科技等政府职能部门成立工作专班,支持“袜业+现代纺织”产业集群发展,为企业争取更多政策和资金支持,提振了广大袜企创新发展的信心。
至此,欧蒂爱袜业、鹿人袜业在融入产业集群中应势而动,通过坚持品质、追求创新,既实现了自身品牌的发展,又形成了产业集群内的带动。而像欧蒂爱袜业、鹿人袜业“融链”进而“强链”,不断释放品牌创新效应一样,辽源众多的中小袜企也在集群发展中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向标杆看齐,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以产业集群化发展姿态,共同推动辽源“袜业+现代纺织”产业向100亿级规模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