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要两厢情愿

本报记者 李及肃

    前不久,记者到近郊的一个村里采访,同村里的负责人交流时,村干部向记者讲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情。不久前,上级组织“三下乡”活动,要求村里组织农民兄弟听农业专家讲课,可村干部逐一通知后,却无人响应。无奈之下,村干部开出了“听课的村民每人补贴20元”的条件,可来者仍是寥寥无几。因为凑不够30人的“听课团队”,最后,上面不得不取消“三下乡”活动。村民反映:春耕的时候,都在地里忙活,那有“闲”功夫听你“白话”。
    是“三下乡”活动在农村没市场,还是农民朋友排斥“三下乡”?其实,都不是。“三下乡”是农民致富、农村发展的有效途径,尤其是科技下乡,更受农民欢迎。本文开头描述的费力不讨好现象,说白了是“形式主义”所致。组织者没有从“百姓的需求为起点”着手,而是想当然地认定“我来就是为你服务的”。
    农时的这个节点,“三下乡”应该是农民的“及时雨”。要达到“及时雨”的效果,惠农政策的操作者和执行者们应该首先考量的是:农民在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们想为农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既要费些力气为农民想想,又要讨得农民朋友欢喜。如果单单是为了完成上级要求的下乡任务,摸不准百姓实际需求,不做好下乡前的调研准备,“好的形式主义”和“有组织的形式主义”便会不断地尴尬出现。要知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最反感的就是形式主义。

    惠农的“三下乡”,两厢情愿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