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每条河流打造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把每条河流打造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回顾2021年辽源“河长制”精彩瞬间
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
仙人河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第一年,也是辽源市全面推进“河长制”五周年。一年中,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总河长会议精神,合力攻坚,实干笃行,“河长制”从“有名有责”走向“有能有效”,河湖“颜值”逐步提升,水体生态持续向好。
市级总河长会议召开
2021年6月8日,召开市级总河长会议。市委书记、市总河长柴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辽源市2020年“河长制”工作情况报告;各县(区)总河长进行了述职。
扎实推进绿水长廊建设
出台《辽源市绿水长廊建设规划(2021—2035年)》,扎实推进东辽河、仙人河原真型、城市型、乡村型等5个绿水长廊项目建设,按下“美颜键”,让辽源河湖变得更洁净、更健康、更美丽。辽源市、东辽县被列为吉林省万里绿水长廊建设10家奖补单位。
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持续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加大河湖管护力度。以辽河源生态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发展绿色种植面积7.7万亩,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实现全覆盖;东丰县11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启动;新建无害化卫生厕所7100户,518个行政村实现日常保洁全覆盖,东辽县被评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全市6个国控断面中,水质均值达到或优于三类的断面4个,优良水体比例66.7%,河清断面、鲜明村断面水质均值为Ⅳ类。
水生态修复不断完善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做活“林水田”三篇文章,科学实施“三百工程”。2021年,完成造林13.4万亩,治河61.7公里,建设高标准农田20.6万亩。实施太平河、四方顶子等5个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市全口径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43.58平方公里。东辽县入选“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成员部门协作联动
2021年,由市(县)河长办牵头,整合两办督查室、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各部门力量,以“四不两直”的方式,对春季“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工作开展联合督查14次。整合水利、公安、交通等部门力量,集中开展打击非法采砂专项行动,深入摸排“沙霸”线索,整治行业乱象,共打击非法采砂25起。
探索“河长+”执法监管新模式
探索建立“河长+检察长”依法治河护河新机制。东辽县人民检察院和东辽县河长办双方探索建立执法办案信息共享、线索双向移送、联合督促等工作机制,形成行政执法与检察监督合力,促进域内河流管理保护工作从制度化实施向法制化保障转变。
河湖长教育实践基地初具规模
各县(区)河长依托学校、文明村等建成河湖长教育实践基地3处,搭建河湖长制理论研究与探索、河湖治理保护成效展示交流、河湖长履职能力提升的平台。市县(区)两级河长办分别采取现场教学、在线培训等方式开展教育培训5次,实现了县乡村三级河长培训覆盖率100%。
“河长制”社会共治机制不断完善
建立民间河长社会共治机制,选聘民间河长43名、小小河长10名;创建河湖志愿者队伍16支,发展志愿者6047人;开展大型河湖志愿公益活动6次,政府和群众共同治水、管水、护水的局面已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