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励志故事展巾帼风采

读励志故事展巾帼风采


    女性,也许生来便注定了伟大。美丽的容颜、善良的内心、真挚而细腻的情感、执着而坚定的信念……
    有人说,美丽的容颜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辽源女性德智俱在、内外兼修,吃苦耐劳、外柔内刚。她们是孝顺的女儿、是贤惠的妻子、是伟大的母亲、是社会各个领域的贡献者……她们在家能做贤内助,在外能顶半边天。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市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但同样优秀的四位女性,将她们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心无旁骛钻学术
——记辽源市中心医院CRRT重症血液净化中心 顾科维


    人们经常把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称作白衣天使,在疫情防控等特殊战役中又将他们称作白衣战士,这样的称谓,名副其实。今天,记者带您走进市中心医院CRRT重症血液净化中心负责人顾科维的医路人生,聆听她的故事和心声。
    1991年,从辽源卫校毕业的顾科维进入市中心医院,成为一名白衣天使。从此,开启了她的医护生涯。儿科、老干部科、血液透析中心……无论在哪个科室,顾科维都是护士中最受患者及家属认可的人。
    2000年,医院成立了肾病中心。顾科维作为业务骨干被调到肾病中心工作。在这里,她以普通护士的身份一干就是18年。
    2018年,作为肾病中心的业务骨干,顾科维被医院选派到北京医院进修血透治疗技术。起初,医院的医生、护士都认为她和多数进修人员一样,两三个月走个形式就回去了。顾科维心想:“不就是怕我跟不上节奏拖后腿吗?我偏要用事实证明给你们看看辽源进修生的学习能力……”此后,她每天最早一个上班,最晚一个下班,日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她抢着干,别人没做完的工作,她下班后继续做完。同时,她虚心向身边的每一位医护人员学习。两个月后,她被正式排班独立上岗了,而且还有相应的补助。两个月的时间,顾科维用努力和实力赢得了北京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全体医护人员的认可。那段时间,47岁的她体重轻了30斤。
    顾科维在北京医院进修半年期满后,因为突出的表现和良好的进修成绩,又被推荐到中国西部疑难危急重症诊疗国家级中心——华西医院进修。两个月后,顾科维考取了国家级CRRT证书。
    顾科维在进修结束回到市中心医院后,即被派往ICU重症血液净化中心开展CRRT重症血液净化救治工作。
    2019年5月,市中心医院单独成立了CRRT重症血液净化中心。顾科维作为负责人,与另外15名护士组成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团队。
    同年10月,一位81岁的老人被家人从长春吉大一院转至辽源市中心医院。当时,老人因急性肾衰竭生命垂危。顾科维带领团队先后为老人进行了13次CRRT血液净化治疗。1个月后,老人转危为安,出院回家休养了。老人至今仍健在,儿女们也和顾科维成了亲人、朋友,经常相互问候,偶尔还会发几段老人唱歌、说笑的视频。顾科维叫老人“田妈妈”,老人和儿女们与院里其他同事一样叫她“顾总”。大家都说顾科维有能力、有毅力,而且雷厉风行、胆大心细、认真负责、有大局意识,“顾总”因此而得名。
    顾科维负责的科室成立时间短,但接收的却全是在生死一线的重症患者。而对医护人员来说,扎实的业务功底、强大的心理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缺一不可。
    51岁的顾科维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每天凌晨5点离家上班,晚上下班时间要视患者病情而定,最长时间更是连续6天6夜没回家。小区物业人员及一些邻居甚至以为她搬走了。
    2021年,顾科维又到北京佑安医院进行“人工肝治疗”理论和临床学习。学习归来不久,就为一名普外科术后脓毒血症、多脏衰、伴多外伤骨折、深度昏迷的患者运用“人工肝治疗”的方法进行了持续168小时的DPMAS治疗。最后,患者肝衰得到了很好的缓解,三个月后康复出院。这个案例的成功填补了辽源地区“人工肝治疗”的空白,标志着辽源地区救治水平的提高。
    31年的医护工作,31年“零”差错、“零”投诉。顾科维是同事们的良师益友、是患者及家属们的“顾总”。
    顾科维,就是白衣战士的真实模样。




示范引领走新路
——记东丰县横道河镇三好村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 于红


    于红,50岁,东丰县横道河镇三好村人,县级品牌生态肥代理商、东丰县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听了这样的介绍,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农家女中的成功者、幸运儿。但在于红33岁之前,生活却和她接连开了几个“玩笑”,让她尝尽了人生的苦。多年来,她化压力为动力,凭借自己的干劲儿和闯劲儿,为自己和家人闯出了一片天。
    1995年,23岁的于红在父母包办下和第一任丈夫结婚。2001年,因夫妻感情不和,经过深思熟虑后,于红与第一任丈夫协议离婚。婚后,女儿归她抚养。那一年,于红29岁,女儿5岁。
    2004年,于红遇到了现任丈夫。虽然丈夫家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但为人忠厚、性格温顺。2008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有了稳定的家庭,还有两个女儿和双方父母,一家人的生活都要于红和丈夫来承担。所以,于红决定自己创业。
    2009年,于红开始做农资销售。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一直“不安分”的她总想着创新,觉得再也不能像老一辈人那样按照老方法种地了,只有相信科学,传统的种植业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于是,于红开始尝试新路子,按照有机水稻的种植标准探索出适合本地水稻种植的发展模式,又在当地率先尝试价格很高的新型杀虫灯。在于红看来,土壤污染减轻了,水稻品质提升了,带来的综合收益一定可观。从春季插秧到秋季收割,每个细小的环节她都严格把关,用汗水滴灌每一株水稻幼苗。几年来的付出没有白费,渐渐地,于红和她所在的三好村在辽源地区声名远扬。村里给予她很多支持,镇政府也将她作为典型在全镇宣传。
    2012年12月,于红注册成立了东丰县金谷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建了“康熙鹿苑富硒富锌高钙功能大米”品牌。
    一人富不算富,全村富是基础。合作社由最初的67户发展到今天的187户,带动农民每亩增收800至1000元。合作社自主创新品牌,采用独特的管理模式,为全村人作示范引领,走出一条新型农业之路。
    匠心独裁,尊重自然。于红带领合作社采用稻田养鸭、养蟹及人工除草的种植方式,真正做到有机生态种植。清澈无污染的辉发河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资源,田间施用由发酵鹿粪、草木灰和腐殖酸生物有机肥(菌剂)混合的生态肥料,用太阳能生物诱杀灯捕杀害虫,做到不用农药和化肥的一季寒地水稻种植。千亩稻田在多个视线宽阔处安装摄像头,人工插秧、人工除草、人工脱粒以及蟹、鸭、稻共作等种植全过程,均可通过24小时实时监控,实现手机同步观看和监督。
    于红的创业初衷就是“践行农产品安全,以粮安天下为己任,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如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自己家富了,乡亲们的生活也好了。于红最大的心愿就是尽自己所能奉献爱心、回馈社会。除了日常扶弱济困之外,于红每年都会在线上线下爱心平台捐款数千元钱。
    多年来,于红和她的合作社多次获得荣誉。2018年9月接受中央电视台CCTV7农业栏目组和农资导报的采访报道;2018年12月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命名为“中国小产区认定与保护试验示范基地”;2019年6月被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授予“优秀农产品重点培育品牌”;2019年12月,在第四届中国农业(博鳌)论坛获得“上榜品牌”;2020年11月被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授予“中国富硒好米”;2020年12月,在第一届国际米食味品鉴大会中国赛区获得优胜奖;2021年11月被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命名为“吉林省放心消费示范企业”。




阳光勇敢不言败
——记沐阳红娘情感驿站肢残人士 张立新


    今年54岁的张立新是个阳光、自信、开朗、大方的女商人,大家都叫她“张姐”。张立新是一个有腿疾的肢残人士。虽然从小就靠双拐和轮椅走路,但张立新却始终保持着阳光自信的笑容,也正因如此,使她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婚姻和事业。
    1968年,张立新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已经有一个儿子的父母迎来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喜出望外。1969年,张立新16个月大时,被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病毒所感染,导致下肢瘫痪。虽然从小走路要拄双拐,但张立新从没觉得自己其他方面和别的孩子有任何不同。反之,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她都能想到、做到。母亲经常骄傲地说:“我女儿智勇双全,我对女儿有信心。”也许,是她从小的坚强和勇敢给了母亲信心,也许,是母亲的认可和夸奖给了她自信……
    初中时期的张立新因为腿疾不便而辍学。虽然辍学在家,但并不影响她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求知的渴望。收音机、电视机、故事书,同学、朋友……她的生活依然多彩。
    1990年,22岁的张立新觉得自己已长大成人,不想再依靠家里。父母身边有哥哥和弟弟陪伴,她想过完全独立的生活。于是,在朋友们的帮助下,张立新拿着父母给的200元钱租了一间20平方米的小平房。既然完全独立生活,经济上也应该独立。于是,张立新开始尝试着做小买卖,卖手炒瓜子、开食杂店和小吃店、创办书屋、做盒饭……能想到的、能赚钱的,她都尝试了一遍。
    这期间,张立新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就包括她现在的丈夫。当时,丈夫对她一见钟情,又是个能吃苦耐劳的小伙子。通过几次接触,张立新下决心:这辈子,就他了!虽然两人互定了终身,但婆家人却不看好这对真爱夫妻。婆家经济条件一般,而张立新因腿疾行动不便,所以,婆家担心婚后的家庭重担会压在儿子一个人身上。然而,婚后的26年里,性格要强的张立新承担了家里的很多事。照顾丈夫和儿子的生活起居,洗衣、做饭样样不差,而且还生了健康的儿子。同时,她和丈夫一起做生意,经营自行车配件批发,她在店里销售,丈夫负责组装和调试;经营摩托车销售,她在店里负责售前,丈夫负责售后;经营品牌家具,她在店里销售,同时每年两次广东进货,丈夫负责接货、送货及售后维护。在每个领域,夫妻俩都经营得风生水起。
    张立新会赚钱也会享受生活。她喜欢和丈夫在家小酌,享受二人世界,也喜欢给儿子做爱吃的拿手菜。她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也常和三五好友小聚畅谈人生。
    近年来,张立新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经历着情感及婚姻困惑,还有一些三四十岁依旧单身的大龄青年。她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同时也想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于是,张立新将家具经营全权交给丈夫,儿子已经25岁无需再操心,她想多做些公益事业。于是,2019年7月,她专门买下一间门面房,开了“沐阳红娘情感驿站”,为单身人士提供婚介服务,为有感情纠纷问题的人提供情感咨询。
    采访过程中,张立新一直表示,自己没有什么事迹可以报道,几十年来自己做的都是为了家庭和生活,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不值得一提。但记者却认为,这样一个自立自强、上得厅堂又下得厨房、家里家外“一把手”的超能女人,怎能不叫人心生敬佩呢?




贤良淑德是楷模
——记在家好主妇、创业好行家 刘美荣


    男人最宝贵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有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女人真正的魅力不在于容颜,而在于内外兼修的品行。贤良淑德的女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怎么做才算是贤良淑德?63岁的刘美荣,做到了!
    1959年,刘美荣出生在我市一个普通家庭,有兄弟姐妹七个,三个姐姐一个哥哥,身下一弟一妹,她排行老五。母亲去世早,父亲要外出工作养家,十几岁的刘美荣就和二姐承担起了照顾全家的担子。
    1983年,24岁的刘美荣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徐连才。两人年龄相仿、家境相似,几个月之后便结婚了。婚后,刘美荣的担子更重了,要照顾年轻守寡的婆婆,还要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心里还挂念着自己的父亲。虽然夫妻俩经济拮据,但刘美荣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容,孝敬婆婆,细心照顾丈夫。
    1985年,刘美荣怀孕了。她依然洗衣、做饭、上班。馋肉了,以豆制品代替;想吃水果了,吃一根黄瓜;偶尔家里改善一次伙食,她也是将好东西留给婆婆和丈夫吃,自己尽量不吃。生孩子、坐月子是女人的关键时期,可刘美荣在月子里也不忍心让婆婆伺候她,洗洗涮涮的活还是自己抢着干。
    1991年,刘美荣和丈夫徐连才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却双双下了岗,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他们不等不靠不抱怨,用借来的2000元钱进购了一批玻璃,在家具市场街边摆摊贩卖。夏天晒得皮肤过敏,冬天冻得手脚生疮。但刘美荣每天都陪着丈夫一起卖玻璃,而且还经常鼓励丈夫:“老徐,虽然咱们没有店面,但咱家的玻璃质量好,咱们做买卖又讲诚信,放心吧,咱们会好起来的!”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5年。
    1996年,夫妻俩的生意刚见起色,在家具市场也有了自己的店面,儿子正在上小学,但刚过60岁的婆婆查出了癌症,这对夫妻俩来说犹如晴天霹雳。婆婆得有人照顾、店铺得有人经营、儿子也得有人看管……自婆婆确诊到临终的两年时间里,刘美荣一直精心照顾婆婆。老人曾说:“能有这么好的儿媳是我们全家的福气,我知足了!这些年,这个家多亏了美荣!”
    1998年,夫妻俩有了一些积蓄,已是衣食无忧。但丈夫徐连才不甘于现状,想走出去学习更好的经营理念和成熟的产业链条,把事业做大。于是,家里的一切就交给了刘美荣,徐连才开始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
    丈夫在外地开拓市场,妻子在辽源坚守阵地。夫唱妇随,比翼双飞。2005年,他们在辽源买了厂房,建起了玻璃加工与销售为一体的工厂。辽源“玻璃大王”的称号也逐渐传开。此时,夫妻俩不忘初心,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节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丝毫不减。
    2015年,刘美荣57岁。工厂有着成熟的运营模式,有固定客户和订单,儿子在澳洲有自己的事业且已结婚。此时的徐连才想要回馈家乡和社会,打算建个生态农业旅游庄园。徐连才的这个计划把刘美荣想要夫妻共享晚年生活的想法打乱了,但刘美荣还是默默支持着丈夫。
    丈夫忙着筹建庄园,刘美荣就在工厂坐镇;庄园人手不够,她就赶过去当工人;丈夫说要在家请朋友吃饭,她就提前精心准备拿手的家常饭菜。每到春夏,庄园的绿色果蔬吃、送不完,她就开车拉到市场去售卖。
    现在,庄园已经筹建了8年,投入资金两千余万元,但因为规模大、水准高,目前依然是在建状态,夫妻俩也由企业老板变身“农民”。有朋友让刘美荣劝说丈夫不要再大手笔地投资建设庄园,而是应该安享晚年、周游世界。但刘美荣总是笑笑说:“老徐有这个乡土情结,也喜欢田园生活,就随他折腾吧。庄园基建都已完成,竣工也快,到时候也算是为家乡和社会作了一些贡献。”
    当年,刘美荣把婆婆当亲生母亲来孝敬,如今也已成为婆婆的刘美荣同样把儿媳当女儿对待,婆媳俩情同母女。
    刘美荣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诠释了贤良淑德的意义。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