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场“及时雨”
本报记者 李及肃
记者在气象部门了解到,4月份,我市降水量只有3毫米,比历年同期34.1毫米少91.2%;月平均气温10.4℃,比历年同期8.4℃高2℃;高温少雨的天气使我市大田土壤水分快速散失。4月30日气象站土壤实测数据显示,0至10厘米土壤相对湿度仅为79%,干土层厚度达到8厘米左右,大田播种后由于水分缺失,种子无法顺利发芽。5月2日我市迎来难得的降水天气,气象部门立刻开展了人工增雨作业。
截至5月2日20时,辽源地区平均降水量11.3毫米。其中,市区降水11.2毫米,东辽县降水10.2毫米,东丰县降水11.7毫米;最大降水出现在东丰县兴安村为18.4毫米。
这场降雨对辽源地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十分有利,增加了土壤含水量,我市旱情得到极大缓解,有力地促进了春耕生产。
按平均增加量20%计算,全市增加降水1千万立方米左右,按每立方米降水价值0.8元计算,此次增雨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800万元。
由于增雨及时,雨量适中,我市旱田可以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封闭喷洒除草剂,仅此一项全市农民就可以减少购买农药成本2000万元以上。同时,降水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沉降和转移,改善了我市空气质量,并且大大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减轻了春季防火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