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百姓共享幸福生活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百姓共享幸福生活


    自我市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陆续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和集中整治行动,小到公厕里方便蹲起的扶手,大到横跨铁路的立交桥,内容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营造良好城市环境的同时,我市大力开展教育引导、舆论监督工作,着力提升市民的整体素质。
    从城市环境绿化美化工程持续开展,到市民休闲放松的广场公园重新整修;从全市老旧小区陆续开展全方位整治,到临街商铺门前“五包”工作全面推进,以及清理违规停放的车辆……全市各部门以脚踏实地的努力,全方位推动辽源“创城”工作。
    创文明城市不是一日之功,但只要努力就能看到进步。“创城”行动不仅给辽源带来可喜的变化,也让辽源百姓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更多普通百姓也积极主动加入到辽源“创城”行动中来。




公园升级改造让城市品质提升


    年过40的张伟家住滨河小区。从小在龙首山脚下长大的他,对“龙山辽水”有着更直观的感受。年少时,张伟就经常与小伙伴攀龙山、“跳大墙”溜进公园玩耍,对那时龙首山上的诸多游乐项目也如数家珍:小动物、碰碰车、旋转飞机,还有瓜子、棉花糖、凉糕等好吃的小零食……那时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龙首山上人流密布,就连假山和石墙上都挤满人群,天桥两头甚至需要工作人员指挥人群、疏导交通。
    随着时光变迁,辽源城市发展变化也为龙首山带来改变。龙首山山顶修建了辽源地标性建筑魁星楼,又陆续增添了各种新的游乐项目和建筑。后来,龙首山公园免去了门票、打开了围墙,可供市民上山的道路更多了,但像当年人挤人的场景却再难一见。一座龙首山,曾是许多辽源人心中的休闲胜地,但随着城市发展,已逐渐不能满足百姓日常休闲需求。
    去年,我市对龙首山公园、东山公园等几个市区内主要公园进行升级改造。改造后的龙首山给辽源市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公园拆除了老旧游乐设施,修复和新建一些美观又方便休息的凉亭、长椅等设施,尤为亮眼的是环山而建的人行栈道,将整个龙首山围拢其中。掩映在林间的小路四通八达,市民们漫步其中,呼吸着草木清香、耳闻林间鸟鸣、眼望绿树红花和偶尔闪现的松鼠……在这充满大自然气息的环境里,整个人的身心都能得到放松。
    全新的龙山公园让张伟重拾小时候的习惯,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去龙山公园锻炼身体,延着家附近的木栈小路上山,再不用绕到“腰岭”或是福寿宫才能上山。张伟说:“龙山公园不仅是一个公园,更是辽源人的回忆。在市区内能有这样一片青山绿水的环境很不容易,很高兴看到公园如今的变化。不管每天有多忙,我都会带着孩子到公园晨练,希望龙山公园也会成为我儿子心中的美好记忆。”




上车扫码让公交支付更便捷


    1月4日一大早,在寒风中排队乘坐公交车的人群里,市民陈红一边感叹现在公交支付很方便,一边拿出手机打开APP在划卡处轻轻一刷,轻松完成买票过程。陈红说:“以前乘坐公交车都是用市民卡支付,但我这人记性不好,一忙起来就忘记给市民卡充值,还经常把卡忘在家里。如今不仅可以直接用手机支付,而且还有折扣,乘坐一次车只需要7毛钱,真是又便宜又方便。”
    提起公交车购票方式变化,陈红就想起小时候坐过的“大龙车”,那是她见过最长的一种公交车了。足有现在两辆大客车长的“大龙车”为了转向方便,在车中间会有一段像手风琴那样的褶皱,每到车子转弯时,“大龙车”内褶皱处的椅子就会跟着转动。陈红现在还记得她小学春游时,班上一位男同学就因为坐在褶皱处的“旋转”椅子上,导致从不晕车的他下车后因晕车而呕吐。随着城市的发展,又慢又笨拙的“大龙车”退出了公交车的舞台。后来,全新能源驱动的电力公交车开始在辽源出现。再后来,自动投币箱取代了公交车里高声喊乘客们“买票”的售票员。很快,老年卡和市民卡让辽源市民不用再特意准备1元零钱了。现在,只用手机就能完成刷卡支付,再不用担心出现把卡落在家里或是忘记预存车费的尴尬情况了。
    陈红说,从公交车购票方式变化就能看到辽源的发展变化。现在的年轻人习惯用手机支付,平时兜里很难再找到零钱,有时候看到公交车来了,一摸兜里没钱,索性就打车走了。现在可以直接刷手机,而且还有折扣、有红包可以领,不仅方便市民绿色出行,还能为大家省钱,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菜市场有序经营让市民更舒心


    家住东吉小区的李艳红工作的地方就在步行街地下商场,可以说生活在辽源的商业圈内。可她在尽享地利之便的同时,也要承受人流和商业活动带来的嘈杂环境。
    天还没亮,李艳红家楼下就传来了东吉市场的商户和晨起买菜人群的声音;中午和晚上两个高峰期,就能听到商户叫卖声和顾客讨价还价的声音;若是遇到节假日,东吉市场里里外外更是人声鼎沸。而最让李艳红感到厌烦的是市场周边的商贩和临街店铺习惯性占道,再加上行人车辆和路边停放的货物运输车,真是又挤又吵。
    2021年,我市开展的“创城”工作中,重点整治商铺周边环境和违规停放车辆的问题,而这些整治行动也带来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无论是临街店铺门前货物堆积、满地污浊,还是市场周边流动商贩占道导致的人挤人、车难行等情况,都在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劝导教育和处罚警示下得到有效改善。干净整洁的好环境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大家都不好意思随意破坏这份整洁,而是自觉维护周边环境。李艳红说:“良好有序的环境可以正面引导周围人的行为。现在我们已经拥有整洁且有序经营的好环境,这就是成功的一半,而另一半则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市民素质都提升了,创文明城市的目标还会远吗?”




小区改造让百姓生活更宜居


    没有路灯的小区夜晚如何通行?吉明盛达连片小区居民张爱军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了很多年。过去,临近铁路的盛达小区多年没有路灯,每到夜晚,小区家家门窗紧闭,居民夜间出行很不方便。居民们迫切希望小区的夜晚能够亮起来。
    我市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以来,盛达小区的居民们期盼着啥时候自家小区也能被改造一下。就在去年,盛达小区终于迎来了新变化。由于小区面积太小,将盛达小区和吉明小区合并成吉明盛达连片小区进行改造。
    从地下管网到楼体粉刷,从小区路灯到监控围栏,小区的环境真是大变样。张爱军站在小区新装的路灯旁说:“有了路灯的小区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让人充满安全感。现在,小区的夜晚不再空无一人,小区环境干净整洁。晚饭过后,大家都喜欢在小区里休闲散步。看着路灯下老人、小孩子的身影,让人心里满满的都是幸福感。”




福镇立交桥让道路更通畅


    2021年完工通车的福镇立交桥横跨铁路,一经通车就引来周围市民的围观,每天都有人站在立交桥上向下观望火车通行,或是沿着长长的立交桥散步。到了晚上,还会有市民来这里拍照晒朋友圈,让大家一起看看这座新建的立交桥在夜晚的星空和路灯照耀下有多漂亮。
    家住福镇寿山花园小区的刘国庆在市政府附近的一家超市工作。从家到超市这条路不算远,按理说开车几分钟就能到,但赶巧的是他总会在铁道口处遇到火车通行。高峰期堵车严重,等待通行的车辆能从铁道口一直排到福镇大街上。若是上班要迟到的时候赶上等火车,那更是让人着急。人一着急就容易生气,在火车通过后、等待前方车辆起车通行时,刘国庆经常能看到有车主使劲按喇叭催促前方司机加快行驶的动作,甚至有一些车主还会因此吵起来。
    去年,我市修建了福镇立交桥,有效解决了火车通行给城市交通带来的不便。立交桥完工通车后,来往车辆通车效率提升了,也提高了行人通行时的安全系数,更为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至少附近小区的居民再不用听到焦急的司机使劲鸣笛的声音了。人车分流的立交桥不仅安全,还成了大家晚上散步的新景点。刘国庆也说,自从福镇有了这座立交桥,开车上班再也不用担心因火车道口堵车导致迟到被扣钱了。看着辽源市区里越来越多的道路改造和新建项目,百姓明显感受到城市交通环境的改善。这不仅方便广大市民出行、保障市民出行安全,高效畅通的交通环境也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刘国庆说,他相信越来越好的城市交通环境一定可以助力辽源经济腾飞。




“四馆”让市民精神生活更丰富


    2021年12月13日,辽源市图书馆新馆面向市民全面开放。该馆共4层,设有阅览室、数字体验区、视障阅览室、非遗文化活动室等,是集典藏整理、传统服务、数字化服务、远程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图书馆。全新又充满“黑科技”的图书馆引来了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光顾。家住腰岭附近的杨佳丽就领着她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前来借阅图书。她说:“小学是阅读积累的好时机。我家附近曾有好几家书店,但因各种原因都‘关门大吉’了。平时我带孩子看书,要么自己买,要么就得看电子图书。什么书都自己买实在是太贵了,有的一套书就要几百上千元;可要是让孩子经常看电子图书,又担心对眼睛不好。” 还好杨佳丽的家离市图书馆比较近,有时就会带孩子到那里借阅图书。但老图书馆实在太小了,阅读室远远满足不了市民读书的需求。
    杨佳丽和儿子期待已久的新图书馆开馆当天,母子俩就驱车前往南部新城。在这里,他们直观地感受到新图书馆的良好环境:整洁宽敞、功能完善,设施方便、图书齐全……杨佳丽的儿子每次来图书馆都不想走,而且经常问妈妈下次什么时候再来。杨佳丽只好一再向儿子保证尽量每周都来新图书馆看书。
    2021年11月23日,我市备受瞩目的新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科学技术馆、城市规划馆建成并投入使用。市民们或是好朋友组队,或是拖家带口,三五成群地赶到这里率先体验一番:在群众艺术馆里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图书馆里畅游书海,在博物馆、科学技术馆开拓眼界……广大市民们的热烈反响也体现了辽源人民的迫切期待。“四馆”的建成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辽源的城市品位,为辽源百姓的精神追求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




公厕无障碍改造贴心更暖心


    1月3日傍晚5点多,政府小区居民王力陪爷爷在楼下散步。当他扶着爷爷来到小区大门旁的公厕,看到公厕前的缓坡和公厕里的扶手等无障碍设施时,王力露出了惊喜的笑容。他说:“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没人陪伴的时候爷爷上厕所难的问题了。”
    老年人上厕所有多难?年轻的王力可能想象不到,但当他看着爷爷是直挺的脊背开始弯曲,小便时得扶着洗手池才能站稳;看着爱做针线活的奶奶弓着的腿,眯着眼老半天也锁不上卫生间的门;听说姥姥只是想从坐便器上站起来,却一步没站稳摔倒在地上……王力突然认识到,对老年人来说,生活处处不易,他们需要更多的贴心照顾。
    王力是行动力很强的人。他在家里为长辈们安装了很多助老设施,包括床脚的起夜灯、卫生间坐便器旁的扶手、24小时保温的饮水器、大厅里的家庭摄像头,还有联动在他手机上的指纹锁。家里布置好了,王力又开始担心起老人的出行环境。家里的老人平时不走远,一般都是在楼下散步,但老人家年龄大了,一要上厕所就会特别急,若是来不及就会弄脏裤子。王力真是又心疼又心急。公厕的新变化解决了这一难题。现在,小区旁的公厕有了无障碍设施,老人们都说方便了很多。
    2021年,龙山区的公共厕所迎来了大改造。据龙山环卫中心生产质检科科长张兰峰介绍说,全区范围的公共厕所都添加了无障碍设施,而且还在显著位置悬挂了紧急救援电话,尽可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解决部分人群如厕难的问题。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市民出行顺畅、安全。


老旧小区亮化改造,照亮百姓回家路。

升级改造后的龙首山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好去处。

    龙山区环卫中心加强对广场周边水洗公厕无障碍设施的保洁维护工作,确保市民如厕安全、便捷。

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助力文明城市创建。

    福镇立交桥建成通车,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及必经此路的市民出行,有效缓解市区交通压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