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同相聚元宵节里话团圆

正月十五同相聚元宵节里话团圆


    对眷恋着年味的人来说,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一天都是过年。在元宵节这个离春节最近的传统节日里,有着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非常适合与家人朋友一起参与:“走百病”、看花灯、放礼花,还可以自制冰灯,赏冰雕、雪雕,还有各种热闹的冰雪节游乐项目。若是遇到降雪天,还能欣赏到“正月十五雪打灯”的美景。
    “月圆人团圆。”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圆月是新春的第一轮圆月,寄托着大家对一家人团团圆圆的期盼。今天,就让我们借着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圆月和明灯,相聚一起、共话团圆。




团圆是不远万里的相拥


    “今年跟公司老板已经说好了,我们能放一个月的假,不仅能在家过年,而且能过完元宵节再走。” 家住隆府家园小区的孙世芸正在电话里跟朋友说着今年的假期安排。孙世芸两口子最近两年一直在南方生活,她的老伴是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会计,退休后闲不住的老两口商量着找点活干。凭借多年会计工作的口碑和能力,孙世芸的老伴被一位在南方开公司的辽源籍老板请去工作。为了方便互相照顾,老两口就一同去了南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两口越发觉得在外的生活哪怕是千好万好,对回家的渴望还是一日胜过一日。在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的时候,早早跟老板打好招呼要回辽源过年的老两口就已经开始准备回家的行李,给儿子和兄弟姐妹家孩子准备的礼物塞满了两个旅行袋。虽然老两口带着一堆东西回老家实在是很辛苦,但想到儿子的工作忙得过年期间都没有假期,也很愧疚于无法在过年期间来看望他们,为了一家人团圆,即使奔波劳累,也一定要回老家过年。
    腊月二十三一大早,老两口吃过早餐后便出发了。他们搭乘公司的采购专车、长途大客,转乘飞机踏上了回辽源的路。当老两口乘坐城市公交到达辽源站时,看到来站点接他们的儿子,明明已是满脸疲惫神情的老两口瞬间乐开了花。老伴抱着儿子狠狠地拍了好几下,孙世芸也拉着儿子的手臂说儿子又瘦了,肯定是工作太累,不注意照顾自己。这回他们老两口回来后,一定天天给儿子做好吃的。
    孙世芸的儿子在享受一番父母的关爱后,赶紧把他们的行李装上车,带着一路奔波的老两口回家好好休息。他已经提前订好了外卖,等回家煮好面条,一家人吃个团圆饭。老两口回家后也是按规定自我隔离一段时间,然后再与亲人们陆续团聚。60多岁的老两口从成都附近的小县城辗转回到辽源,近3千公里的路程,一路的奔波劳累在看到亲人的那一刻全都化作了欢笑,一家团圆就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




团圆是一桌桌丰盛的美食


    “正月初十说好了都去二姨家,十四那天三哥请大家在‘东方红’吃饭,十五那天得回咱爸妈那里,要不就近在饭店预定两桌得了……”家住银河花园的孙晓梅正在跟家人们确定过年期间家人聚会的安排。在袜园工作的孙晓梅今年的春节假期比较长,亲朋好友们平日里都很忙,一大家子人每年都会利用除夕到元宵节的这段时间安排聚会。
    孙晓梅父母那辈人的兄弟姐妹都比较多,再加上孩子们从小一起玩到大,感情都特别好。但随着大家都有了各自的小家要忙,平日里也很难凑到一起团聚。为了联络感情,就约好了年年都轮流组织聚餐,一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往年都是在老一辈的家里聚餐,总是一屋子人乌泱乌泱的:有做菜的、玩麻将的、边看电视边聊天的,还有嬉戏玩闹的孩子们……到了吃饭的时候,要屋里屋外摆上好几桌。在家人眼中,团圆就是在这一顿顿、一桌桌的聚餐时,一家人满面笑容地边吃边聊着家长里短。
    现在年轻一辈都长大成家了,小辈们也都主动张罗着安排聚餐。但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与老辈不同,比起一家人张罗着做菜挤得转不过身、吃完饭还有堆成小山的杯碗碟筷要收拾、一盘盘吃不完的剩菜要处理,年轻人更习惯在饭店提前预约聚餐,这样可以在家聚会玩得开心,然后直接去饭店吃饭,饭后也不用收拾,回家还能接着玩。现在家里的长辈也习惯了这种聚餐方式,孙晓梅家年夜饭的几道“硬菜”都是提前跟饭店订好的。
    孙晓梅一家订餐的东方红饭店的老板介绍说,随着辽源人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在饭店预定年夜饭已是很常见的事情了。每年春节期间都有很多顾客来提前预约年夜饭,或是打包一些特色菜,人多的时候,饭店的十多个包房提前两三天就被预订满。到了“饭口”,饭店里坐满了一桌桌前来用餐的顾客,热热闹闹的年味也就出来了。




团圆是我要带“你”回家


    “今年朋友送我一只小猫,春节假期有好几天,把它自己锁在家里不放心,就一起带回家过年了。”给来接自己回家的父亲打电话时,乔玲告诉他自己还带回个毛茸茸的“小惊喜”。
    在吉林工作的乔玲独自一人住在单位附近的出租屋。虽然她基本每天都和父母、奶奶视频,但独自在家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些许孤独。一个多月前,朋友送给她一只刚足月的小猫,虽然不是名贵品种,可小家伙乖巧温顺的性格和摸起来温暖的手感,都让乔玲迅速地喜欢上了它。每天回到家里,看着朝自己喵喵叫的小猫,乔玲感觉出租屋也开始变得有温度了。小猫就像是另一个家人,陪伴着独在他乡、远离亲人的乔玲。
    过年单位放假,乔玲的父亲准备开车过来接她。原本想把小猫寄养在宠物店的乔玲刷到很多带宠物回家的小视频:有的是给宠物带上专门的安全头盔,骑摩托车带着宠物回家;有的是把宠物猫装车上被家人接回家,自己却因为车里没位置只好坐高铁回家……看了这些带宠物返乡的视频,舍不得小猫的乔玲在明知父亲不喜欢宠物的情况下,还是决定跟父亲商量着要带小猫一起回家。父亲刚开始并不同意,但经过孩子奶奶和妻子的轮番劝说,也理解小猫对女儿来说不是普通的宠物,更是一直陪伴她的小伙伴的心情,于是也就同意了女儿带猫回家的做法。
    等到父亲开车来接她的那一天,乔玲高兴地带上了猫笼、猫粮、猫沙和猫玩具,一路抱着装小猫的猫笼回到了辽源。到家的那一刻,她和小猫一起迎来了母亲和奶奶的热情问候。家里这位新成员迅速得到了一家人的喜爱,尤其是乔玲的小外甥,每天都要来家里和小猫玩上好半天。对乔玲来说,远离亲人在外生活工作时,宠物的陪伴为她带来一份家的温暖。回家后与亲人团聚,也没有以与小猫分离为代价,而是一家人共同欢迎特殊新成员的加入,这代表着家人对她的尊重和包容,这份来自家人的爱和守护,让她的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团圆是错峰过年的“迟到也幸福”


    “儿子他们明天到,一会儿你看看顺便买点菜回来啊,别忘了给孙子买巧克力,平时他爸妈不让吃,就等着回来吃呢。”农历正月十三,家住永晟园的苏成军一边给逛街的妻子打电话,一边把孙子以前睡的小床收拾出来,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多年在外地生活的儿子一家回来探亲。
    苏成军的其他亲人都在辽源本地,只有儿子毕业后留在四川工作,后来又娶了个“川妹子”,孙子也在那边上学。往年儿子一家都会回辽源过年,但过年期间不仅机票价格高,而且还很难抢到票,有一年差点没能及时赶回四川。尤其是近两年,春运的高客流量影响了儿子一家回辽源过年的计划。为了能跟亲人们团聚,又不受春运和疫情的影响,苏成军的儿子今年决定除夕就去妻子老家,然后买了2月13日和19日的往返机票,错峰回辽源过年。
    虽然一家人没能在除夕过团圆年,但正月十五元宵节一样可以全家团圆。老两口早早准备好一大桌的团圆饭,包好了厚厚的压岁钱,满心欢喜地等着儿子一家回来。苏成军在电话里跟儿子说:“现在不比我们过去一家好几个兄弟,都是一家一个宝。过年了,你媳妇的父母也想着一家人团圆呢,我们不能老可着咱家来。咱家人没有那么多讲究,错峰回来也一样是过年,我等着你们回来过元宵节。”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


    团圆是幸福生活的美丽剪影,也是百姓在新年里最朴实的期盼。新年过后就是元宵佳节,在这年味仍在的团圆节日里,有人不远万里地奔波,只为与亲人相拥那一刻;也有人为了家人的平安和健康,选择短暂的别离;更有很多人没能享受假日,而是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团圆是相聚,可有时不相聚也是为了团圆。元宵节吃汤团的习俗寓意是团团圆圆,可团圆有很多方式:无论是现实中的相聚一堂,还是通过和家人远程视频来缓解思念之情,或是舍小家为大家,在平凡而又伟大的岗位上奋战,守护着更多人的团圆,都是在为幸福生活而努力。以实际行动守护好自己的小家、人民的大家更是具有特别意义的团圆。
    心在一起,就是团圆。家的凝聚力来自家人之间的关爱和互相支持与依靠,没有爱的家又何谈团圆。无论我们是否能够与亲人面对面相拥,也不管我们相距多远、还要分离多久,只要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家就一直在守护着我们。 




团圆是人在他乡也能网络相聚


    “‘正月十五走百病’。虽然少有烟花看了,可等到十五晚上也得上街走一走啊。”在与父亲的视频通话中,过节不能回家的张长发叮嘱家里老人元宵节别忘了带着小孙子出门“走百病”的习俗,希望新的一年里老人和孩子都身体健康。
    张长发是一家袜企员工,由于疫情等原因,老家在海南省的他跟妻子商量后决定今年就地过年。往年春节返乡,他都是自己开车带妻子回去,来回在路上就要耽搁好几天,期间还有可能路过有疫情变化的地区,到时候就要隔离,很可能还没隔离完,就已经该回辽源工作了。
    为了家里老人和孩子的健康,也为了不给家乡和工作单位添麻烦,倒不如今年就在辽源过年。张长发在老家的屋子安装了可以语音的摄像头,家里老人直接对着摄像头就可以跟自己说话,他还给留在老家上学的孩子买了智能手机,一家人通过网络,一样也可以团聚。而且张长发工作的袜企对就地过年的员工和家属们很关心,年前就准备了红包,还往员工家里送了很多年货。过年期间,张长发选择不休假继续上班,还有丰厚的加班费可以拿。
    张长发说,他也想着过年一家人团圆,但他和妻子在外辛苦工作,就是为了家里老人和孩子有更好的生活。今年不能回老家与亲人团圆,虽然他和家人都很遗憾,但这也同样是为了家人和孩子好。追求一时的团圆不如追求美好的未来,他会将对亲人的思念化为工作的动力,让家人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