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袜业大师傅争着抢着带徒弟

    编者按:一个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技术工人是根基。我市袜业产业就是由原辽源二针织厂一批保全工、挡车工,经过一传十、十传百带起来的。然而,随着袜业的发展壮大,过去那种“师徒制”远远满足不了产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技术工人荒。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东北袜业冲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束缚,在“师徒制”上探索出新模式,也必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新动能。全市各行业应像袜业学习,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师徒制”,为促进产业发展积蓄更多人才。


谁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辽源袜业大师傅争着抢着带徒弟


    本报讯(记者 田蓓蕾 张庆春)11月19日,东北袜业园织袜公司会议室里传来阵阵掌声,这里正在举行庄严的拜师会。10名徒弟分别向各自的师傅行拜师礼、敬拜师茶……人力部门负责人宣读了公司关于师傅带徒弟的加薪规定。庄重的仪式,让这些大师傅们心中充满了荣誉感和责任感。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祙业行业也不例外,一些专业技术较强的保全、研发、挡车大师傅们不情愿把自己的技术全盘传授给别人,好师傅教个七八分,一般的师傅只教个皮毛。这就导致专业技术工种断档、缺人现象普遍,进而影响了产业发展水平。针对普遍存在的技能传授积极性不高问题,织袜公司首先在保全技术工种上创新师傅带徒弟模式,并制定相关管理办法。根据规定,师徒自主组合,签订师徒合约,把徒弟每月收入的10%作为师傅带徒弟的报酬,这10%的报酬徒弟拿一半,公司拿一半,每个师傅带徒弟不得超过3名,师傅待遇保留3年,徒弟月收入达到5000元的算出徒,同时要举行庄重的拜师仪式。
    此次拜师,公司的保全师傅们都表现出很大的热情,最后定下来的是从全公司收入前十名中挑选出来的。
    保全工王强和刘双双结为师徒关系。师傅王强说:“我是跟外地师傅学过来的。明着是学艺,实际是偷艺,想想学艺的经历实在是太难了,有好多学徒就是因为几年学不到东西最后只好放弃了。新的‘师徒制’改变了过去只有师徒之名、没有师徒之实的问题。现在公司这样做可以增强教与学双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本地专业技术人才带起来。”徒弟刘双双说:“过去师徒之间关系很微妙,现在变得简单了,成为利益共同体,关系更好处了。师傅会更用心教,徒弟也会更用心学。”
    织袜公司人力资源部长张馨丹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标一流产品一流制造,培养自己的专家。今后我们会将此模式复制到研发、挡车等技术工种上。总公司领导很肯定我们的做法,并给予10万元奖励用于师徒制的创新。”
    东北袜业园董事长、总经理田中君说:“技术工人是产业永续发展的根基,织袜公司新型师徒模式由松散型变为紧密型、口头型变为契约型、名义型变为荣誉型、索取型变为互惠型,对打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传统观念束缚有特殊意义,定会推动辽源袜业产业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