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龙的“终生合同”

周日出 本报记者 咸凯慧


    焦裕禄的事迹已经激励了新中国几代人。生在当代的我们,不仅要学习焦裕禄的精神,更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东辽县实验中学教师高海龙就是这样做的,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感人形象。
    高海龙有一段沉重的记忆。
    2009年,他担任东辽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班主任。他们班的学生左振起因患有紫癜性红斑狼疮,在校园内无法正常活动。听医生讲,这个病不好治愈,要家长随时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的提醒,使这个本不幸的家庭又遭五雷轰顶。
    为了给左振起治病,他家已经负债累累。看到自己的学生家庭举步维艰,高海龙向学校和同学们发起倡议,师生们先后两次捐款,数额达到两万多元。左振起在校的每一天,高海龙和他的学生们都尽最大努力给予他最好的照顾,尽其所能地让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过得开心、活得充实。一年后,左振起带着全体师生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件事给高海龙留下了深深的遗憾,但也正是这件事更加坚定了高海龙的志愿者之路。
    汶川地震后,当得知吉林省援建灾区黑水的消息时,高海龙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报名申请。但是年迈的父母、刚刚一岁半的女儿,让他难以取舍。可是,当他和父母妻子说起此事的时候,家里的决定却出乎高海龙的意料:“你去吧,家里有我们呢。顺便也代表咱家人多做点事儿。”2010年他的支教工作正式开始。接近一年的支教生活中,压抑的不仅是他的心情,更是呼吸。身处平均海拔3500米的高原地区,吃不好,睡不好,用水更不方便。但是高海龙一直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他所钟爱的志愿事业中。他说,以后他要将自己的支教事业进行到底。
    高海龙的工资虽然微薄,但他依然拿出一部分工资资助了一名失去双亲的孩子,一直到孩子大学毕业。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也是成就伟大事业的关键,更是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海龙的志愿者之路,用他自己的话说,一直平平凡凡,自己所做的,谁都能做到。但是,他有一颗坚持的心,他与志愿者这一行业签订了“终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