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开满“紫旋花”(记者走基层)

本报记者 张莹莹

    为提高收益,周洪羽扩大立体种植面积,现已形成占地500余亩的立体种植园。 本报记者 刘鹰 摄


    大学毕业后的她没有去大都市,而是选择回到了家乡的山沟沟里开启自己的创业梦。短短4年时间,她从一个青涩的小丫头变成了村里搞民营企业的小带头人;她不仅带领村民一起致富,还帮助村里解决了不少富余劳动力,村里修桥、铺路或谁家生活困难,她都出资帮助。
    她,就是周洪羽。
    用她自己的话说:“家乡水养大了我,我就要为家乡做贡献。”
    在东辽县桃源农业种植观光采摘合作社,周洪羽手里拿着沉甸甸的紫薯对记者说:“这是合作社里用养殖肥羊的粪便做肥料种植的紫薯。我们从养殖到种植再到立体种植,现在已经形成了循环式的种养殖产业链条。”周洪羽边说边摘下紫薯地旁架子上的一串葡萄让记者看。2009年,毕业于吉林税务学院的周洪羽放弃了在城市里就业的机会,毅然选择去农村开创自己的养殖、种植事业。4年过去了,在建安镇育仁村,她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养殖几十只羊发展成现在养殖种羊300余只、年出栏育肥羊2000多只;种植农作物紫薯、葡萄500余亩,养殖区和种植区总占地面积达700余亩,并注册成立了东辽县桃源农业种植观光采摘合作社。
    “大学时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那会是我感到最迷茫的时候。也是偶然的机会从亲戚那了解到养殖业,这让我很感兴趣。没想到就这一个念头,从此就让我走上了养殖创业的路。”在合作社里,周洪羽的工作很枯燥,围着山转、围着水转,要么就去羊圈里查看肥羊育种情况,要么就去地里查看紫薯长势……烈日炎炎,周洪羽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儿。
    合作社成立之初,大都是以种羊繁殖为主。但养殖业并不是那么好做的,光是技术这一关就让周洪羽感到了创业的艰难。正当她力不从心的时候,东辽县建安镇政府的相关领导带着技术人员来到了养殖场,这下可把周洪羽乐坏了,一直以来困扰她的问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全都迎刃而解了。镇党委副书记霍向东对记者说:“我们把种植结构调整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首要任务来抓,镇里除了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外,对于合作社的多方面发展,镇里都给予了很大的帮扶。”有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周洪羽的干劲就更足了,养殖合作社也渐渐走上正轨。如今,养殖区实现了母羊繁育和肉羊相结合,每年销售育肥羊能够达到2000余只。
    养殖的成功并没有使周洪羽就此满足,她开始琢磨着能否把养殖跟种植联系在一起,立体养殖,利用羊粪有机肥与种植农作物结合,这样既节省资金,又绿色环保,形成了资源可循环利用体系,实现双赢。同时,周洪羽还将目光盯向了营养价值跟经济价值都比较高的紫薯。今年,她承包了500亩地开始种植紫薯。紫薯又叫黑薯,因为薯肉呈紫色或深紫色而得名,除了具有与普通红薯相同的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还富含硒元素和花青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被称为“抗癌大王”,市场前景广阔。“现在,我和家人对种植紫薯充满了信心,我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把这里打造成纯天然的绿色生态观光采摘园。”周洪羽说。
    在成功创业的同时,周洪羽不忘回报社会。2011年,村里要修路、修桥,周洪羽主动出资。在得知村里还有一大批老弱富余劳动力时,周洪羽二话不说,把他们接到合作社里做帮衬。合作社里雇用的做饭工人、清洁工人、管事的工人基本上都是村里的留守人员。王恩富是合作社里的综合服务人员。所谓的综合服务,就是帮合作社里管大事小情。王恩富对记者说:“来这里工作好几年了,每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肯定到手,过年过节,小周从没亏待过我们。一年有好几万的收入,再加上自家种地的收成,年底下来我也算得上是奔小康了。”
    现在,周洪羽除了养羊和种植葡萄,她又把心思放在了紫薯的种植和培育上,“紫旋花”是周洪羽想给紫薯起的名字。她说:“当紫色旋转的花开遍咱村大地的时候,那得有多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