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 解民忧 扶残助残暖人心

办实事 解民忧 扶残助残暖人心
——辽源市残联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无臂泳者力争上游、盲人跑将奋力冲刺、轮椅球手挥拍搏杀……在东京残奥会上,251位中国残奥健儿挥洒汗水、激扬热血,奉献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定格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瞬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风采。赛场外,辽源残疾人的人生同样精彩,因为有党和政府一系列的惠残政策、有各部门各单位及全市各界的大力支持、有辽源市残联全力以赴的帮扶救助……他们以勇毅作翅膀、以梦想为追求,仰望天空、砥砺前行。今年以来,辽源市残联群策群力,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果,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解决残疾人最迫切的康复需求。同时,实施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开展送医下乡、惠民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好事,将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温暖,实实在在展现在他们眼前、送到他们心中。




党建引领  践行初心使命


    今年以来,辽源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党建为引领、以提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的,落实“规定动作”、抓好“自选动作”、突出残联特色,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紧紧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抢抓机遇、精心组织、精准施策,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在服务大局中体现新作为,把残疾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下大力气解决他们的“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在建党百年特殊历史时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较好地克服部门小、人员少、与我无关等错误思想,为开展好实践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保证工作成效, 机关成立组织领导机构,研究制定了《市残联党史学习教育实施工作方案》《关于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施方案》。强化制度建设,共制定完善了19项相应的制度措施。先后组织党员干部观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组织开展2次党史知识竞赛;清明节前夕,组织开展了“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祭扫活动;组织党员到市档案馆、市博物馆参观; “七一”当天,在组织收看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实况直播后,在机关门前举行了重温入党誓词和唱国歌活动。利用微信公众号,加强党史学习宣传教育,共推送党史百年天天读144期、《党史故事100讲》54讲、《山河岁月》22集、《学习进行时》12期。充分运用“学习强国”平台、“新时代e支部”和干部网络学院开展“学党史、悟思想”专题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全部完成学习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五化”工作法,研究制定了2021年残疾人重点工作任务“五化”推进实施细则。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开展作风问题大排查,列清单、建台账、转作风,摒弃“庸散怕浮奢”,培树“严新细实”的工作作风。今年以来,班子成员共深入基层残联、相关单位调研20余次,掌握了较为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措并举  扶贫济困结硕果


    今年以来,辽源市残联积极争取中央和省下拨资金958.8万元(其中,市区388万元),用于帮扶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建设和发展。组织市诚信协会首批赋码26家企业和部分社会爱心企业为残疾人事业捐款15.2万元。组织社会爱心团队深入县(区)及基层开展为困难残疾人家庭送温暖活动,共走访40余户,所送物资价值万余元。在元旦、春节期间,市残联积极筹措资金为两区残联下拨经费10万元,共走访困难残疾人400余户。在“助残日”前后,市残联主要领导先后带队深入东丰、东辽两县残疾户走访慰问,发放慰问金3000元。深入两县的5个残疾人就业基地、扶贫基地和托养机构看望残疾人,宣传残疾人基地扶持政策,对基地工作进行精准指导。组织系统党员干部到人居环境整治联系点——龙山区寿山镇寿山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捐赠5000元用于解决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群众生产、生活等方面困难。深入党建联系点——安家街道共同研究党建促群团建设工作,捐赠5000元用于街道党建工作,并组织党员干部多次到安家街道开展疫情防控、美化环境、翻整土地栽种花草活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市司法局共同成立了——辽源市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了“法律援助惠民生、扶残助残献爱心”活动。与辽源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志愿者共同深入残疾人家庭,为他们做家务,包饺子。为50名0-17岁听力残疾儿童发放助听器60台。市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中心深入29个乡(镇)35个村屯,共计为76人进行上门服务,受到广大残疾人朋友的一致称赞。积极推进“千村示范创建”工作,由市残联牵头、辽源康复医院等承办,组织开展赴基层义诊义治和捐赠药品活动,共派出专业医护人员共35人次,提供15台义诊服务车。协调社会爱心企业百年红星药店和优玛复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提供各类药品和康复辅助用具总价值4.3万元,为96名残疾人解决了实际问题。




完善兜底保障  兜住残疾人的幸福


    “如果没有党的好政策和政府的真作为、没有辽源市残联等部门的大力帮扶,就没有我们家现在的稳定生活,也许,我们早就没了活下去的希望。”龙山区南康街道康宁社区居民原宝德说。
    原宝德全家7口人,5口人有不可控的遗传基因病,也因此导致他们不同等级的肢体残疾。数十年如一日,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社会各界的爱心帮扶,原家人也因此能够坚强乐观地生活着。如今,他们每月都能享受多项政策补贴,还作为“特例”住着由政府出资改造一新的“安乐窝”。现在,家中残疾人无障碍设施一应俱全。“没有党和政府,就没有我们原家的今天。不积极面对生活,怎么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原宝德觉得全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希望。
    今年以来,通过“两项补贴”政策,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惠及约1.3万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惠及约1.17万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资金约1768万元。为残疾人提供各类康复服务4514人次。预计投入78.2万元,对159名考入大中专院校的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子女实施扶助(其中:残疾学生95人,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64人)。
    在困难残疾人的背后,总有党和政府出台的系列兜底保障举措为他们托举起“稳稳的幸福”。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手段,动态掌握需要帮扶的残疾人家庭情况,建立健全残疾人跟踪访视制度,做到残疾人致贫返贫‘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辽源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岩松说。




在创业就业路上  为残疾朋友插上翅膀


    今年以来,市残联广开门路,紧紧围绕产业调整,把握机遇、创新实践,把残疾人非遗项目开发传承和保护利用作为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企业申报非物质遗产文化名录和发展过程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实施,认真落实惠残政策,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提高城市软实力。省残联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及业务部室同志多次深入我市实地调研,帮助企业出谋划策、解决实际问题。我市宣传、文化、教育、残联等部门结合职责分工通力协作,开辟绿色通道,在资金、场地、技术等方面大力扶持帮助,涌现出沙氏石木雕、谭氏面塑、关东面塑等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和孵化基地,并分别得到省残联专项资金扶持。
    为了提高残疾人就业能力,市残联认真贯彻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法规,实施了残疾人就业促进专项行动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拓宽按比例就业、辅助性就业、集中就业、自主就业和灵活就业等就业渠道,大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今年以来,共举办2次“就业帮扶、真情相助”大型就业援助活动。目前,我市残疾人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就业稳定性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得到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实现了就业增收。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辽源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插上了翅膀。有数据显示,五年来,我市城乡新增1110名残疾人就业。




大力培育网络创业孵化基地  残疾人同样成“网红”


    辽源市残联认真落实省委书记景俊海对“网红”经济的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在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打造上,大胆尝试、积极探索,谋划建立市、县两级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与吉林省蜗牛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投入10万余元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二楼建立了市级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设立直播间5个,预计10月底正式运营。东丰县残联将县残联办公楼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在建设、管理、运营、培养、打造上做了大胆尝试,先后引进了马记鹿茸、东丰药业、东丰联通公司、望候律师事务所、喜堂文创、东丰摄影家协会、民间文艺协会、东丰农民画馆等十六家助残企业入驻基地。借助入驻企业的优势,建立起全方位、多维度的组织架构,成立了文案策划团队、影视拍摄团队、后期制作团队、网销产品选定团队等多个专业团队。各团队分工协作、无缝衔接、各司其职,逐渐形成了以康复理疗、心理疏导、网络公益、书法绘画、手工艺品、东丰特色产品等“八大”直播板块为主的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内容定位,实施“八大”板块特色运营,吸引了一大批热爱直播的残疾人,平时参加直播的人员数量达到50余人,粉丝量150万。肢残人主播纪杉全网粉丝100万,短视频播放量单视频超过300万。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全县残疾人网络带货直播、才艺直播等可获纯利20余万元。其中,主播纪杉个人盈利10万元左右,孙雨轩的农民画收益在2万元左右。东丰县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的典型经验,在6月份省残联举办的全省残疾人就业服务工作培训会暨全省残疾人就业工作调度会上作了经验介绍。9月3日,市残联在东丰县举办了全市残疾人网络创业就业经验交流会,在全市进一步推广了东丰县残联典型经验。实践证明,孵化基地建设切实可行、务实管用,是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有效平台、网络直播确实是残疾人实现自我价值、减轻社会负担的有益探索。




爱家乡  做主人  助力“创城”作贡献


    辽源是我家,“创城”靠大家。辽源市残联紧紧围绕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广泛深入开展大调研、大走访活动,组成专班对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情况进行为期半年的实地考察,形成了切实可行的调研报告。为保障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促进辽源“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残联主要领导带队多次到市检察院积极参与公益诉讼工作,经多方努力终于促成市检察院从公益检察角度介入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在前期充分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召开专题听证会。听证会通过案情介绍、证据出示、提问质证、发表意见、听证评议、宣布评议意见、最后陈述等7个规定环节的听证,市检察院决定对听证会上发布的4起案件立案监督,并当场向涉案的4个行政部门送达了检察建议书。我市这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得到省残联充分肯定。下一步,市残联将继续配合检察机关严格履行公益检察职能,持续关注全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在切实保障残障人士权益的同时,助力我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按照市创城办总体部署,结合相关部门特别是窗口行业无障碍设施建设要求,市残联一马当先、亲力亲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无障碍改造工作,在实地考察基础上,为这些部门提供设计规范、建设标准、典型经验等。市宾馆、市图书馆、各商业银行、政务大厅、党建联系点——安家街道等,市残联都介入了无障碍改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此外,市残联还通过微信公众号积极推广和使用中国手语,提高市民文明素质。积极推动“残联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万村残疾人行动”落地生根。目前,共完成村级残疾人服务场所无障碍改造项目110个,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122户。
    辽源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岩松说:“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兄弟城市、地区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夯实基础、不断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辽源特色、符合残疾人实际的新路,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事业助力加油。” 




文化惠残  让残疾人笑口常开


    今年以来,市残联在大力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开展开展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极大丰富和活跃了残疾人生活。
    市残联先后举办了“共享芬芳·共铸美好”最美吉音——走进辽源网络直播活动;“红歌颂党·赞百年华诞”红色歌曲演唱活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辽源市第四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等大型文化活动。在全省第六届残疾人艺术汇演中,我市推荐的2个声乐作品分别获得三等奖,同时,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东丰县残疾人网红纪杉还将参加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
    6月16日,市残联组织演出团队在残联党建联系点——安家街道开展文艺惠民演出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向全社会展示残疾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营造浓厚的建党百年氛围。“七一”前夕,市残联还举办了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书法绘画征集活动。其中,20多件作品获奖。 9月17日,市残联组织开展了以“我参与、我快乐、我健康”为主题的残疾人工作者和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共有7支代表队200余人参加比赛,充分展现了残疾人朋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风貌和残疾人工作者人道、廉洁、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增强了残疾人和残疾人工作者共筑中国梦、共赴新征程的自信心,营造了全社会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市残联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丰富了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市残联邀请专家共商“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发展规划。

市残联组织开展基层义诊义治活动。

市残联对110个村残疾人服务场所实施无障碍改造。

市残联开展送医下乡活动。

残疾人网络创业孵化基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平台。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辽源市残联 提供  
    本版策划 杨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