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磨一剑 出鞘见锋芒

三年磨一剑 出鞘见锋芒
——我市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走笔
本报记者 王茵


    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是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战略性文化惠民项目。2018年,我市以中部第三名的成绩获得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2019年9月,接受文化和旅游部中期调度,成绩优异。2020年,高质量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2021年,作为全省唯一推荐城市,我市成功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从获得创建资格到成功入选示范区,历时三年。辽源市委、市政府立足群众需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上而下高位推进。市文旅局牵头抓总,各县(区)和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全市上下形成了全民创建的良好氛围,公共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推进、整体提升、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高质量提升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示范区创建的重要考核指标。为此,我市克服重重困难,重启了南部新城四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规划科技展览馆、博物馆)项目建设,市领导先后数次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实地踏查,现场办公。如今,这里已成为辽源市文化新地标。与此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二战盟军高级战俘营旧址展览馆、矿工墓陈列馆,东丰农民画馆、梅花鹿博物馆,东辽民俗博物馆等特色场馆全部向公众开放。各县(区)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30个乡(镇)文化站、行政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和农村文化小广场基本达到了全覆盖。
    文旅融合引领产业高品质升级
    为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我市提出“塑造地域文化体系、建设特色文化名城”的战略部署,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统筹谋划、包装、推动全市重大文化、旅游、体育和冰雪产业项目,制定三年工作计划,积极向上争资金、跑项目,以项目建设突破推动全市文旅产业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市A级以上景区发展到15家,其中4A景区4家。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省级3个,市级旅游集团超过5家,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7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5个。东丰县入选“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
    我市还实施了田雨·德国风情小镇、养鹿官山园、朝阳村特色民俗文化园等一批旅游项目,谋划了梅花鹿小镇及冰雪、网红经济项目。开展了彩道自行车赛、乌苠节、采摘节等文旅体活动,吸引游客、拉动消费能力显著增强。今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277.6万人次,同比增长74.6%;旅游总收入17亿元,同比增长81.6%。
    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高效率服务
    为更好地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提升辽源特色文化资源库建设、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体系,辽源市积极推动文旅与科技深度融合,努力探索运用“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整合图书、文化、文博、非遗、旅游、体育等各类文化资源,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数字技术,建立起全方位覆盖、多终端访问、多通道发布的公共文化云平台,打通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该平台通过“线上+线下”“政府端菜+群众点菜”有效结合的一站式、多终端、交互式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提高服务效能,构建以市、县(区)、乡(镇)、村全覆盖的网络资源架构,实现与国家、省级、市级文化服务平台对接、资源共享,形成公共文化服务统一平台。
    此外,我市还建成公共文化服务数字云平台、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数字非遗馆等数字资源库,制作录入演出、讲座、展览数字资源近千项,实现上接国家和省文旅云、下联县(区)服务平台,可实现远程直播、培训、预约等服务模式,为市民提供便利,也是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
    突出特色亮点高标准发挥示范作用
    为进一步打造和展现新时代文化辽源、开放辽源、活力辽源、生态辽源、健康辽源新形象,我市自2019年起,连续三年举办“辽源城市节”,以塑造“城市节”特色品牌为指引,我市广泛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形成了“辽河之滨·观水听音”音乐名师展示、“唱支山歌给党听”首届东辽河合唱节、“永远跟党走”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晚会等文化惠民活动以及“周游辽源”“6·18全民健走日”等一系列具有辽源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亮点。
    为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说,下一步将持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常态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社会化运营服务水平,不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