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崭新乐章

奏响乡村振兴崭新乐章
——东丰县文化振兴篇


东丰县大阳镇宝山村一隅风景。

东丰县大阳镇宝山村家训广场。

东丰县小四平镇四平村雕塑。

东丰县小四平镇四平村“皇家鹿苑”博物馆。

东丰县小四平镇四平村辽宁二地委战壕旧址。




大阳镇宝山村
传承传统文化、厚植文化底蕴  建设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新宝山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宝山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大力发展梅花鹿特色产业,文化、经济双重保障,扎实推进新时代特色新农村建设。


    大阳镇宝山村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人才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村内有龙头山、十大望两处古文化遗址。近年来,宝山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收集整理村内89户29个姓氏的家训建造“家训主题广场”。同时,充分利用梅花鹿产业资源优势,通过聚焦“文化旅游、特色经济、精美乡村”,使宝山村展现出新时代新农村应有的繁荣景象。
    大阳镇宝山村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4公顷,水田面积4公顷,旱田面积660公顷。共有9个村民小组,546户2149口人。2019年以来,以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为契机,宝山村向上争取资金350万元用于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等工作,建立东宝山人居环境示范屯。同时,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积分超市”等8项制度,开展“优秀致富带头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5次,评选出“优秀致富带头人”2人、“美丽庭院”“干净人家”82户。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党员先锋、致富能手带动作用。通过外在环境和内在文化的双重提升,如今的宝山村村容干净整洁、邻里相处和睦、文化资源优势明显、致富项目多样,全体村民精神面貌改变了、文明意识增强了、致富能力和水平也提升了,宝山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指日可待。
    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文化是灵魂。宝山村深入挖掘历史文化,收集整理89户29个姓氏的家训,制作家训展示牌,悬挂于家家户户大门上,在广场集中展示每个姓氏的家训,其目的在于规范东宝山屯人们的日常行为,让村民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遵纪守法、孝老爱亲、团结友善、弘扬正气,进一步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此,将宝山文化广场命名为“家训主题广场”。
    挖掘资源,助力经济发展。村内龙头山、十大望两处古文化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头山遗址位于宝山村5组龙头山上,遗址的西南坡顶脊均可见陶片,山脊两侧有明显的人工修筑的数级阶。十大望遗址位于宝山村7组十大望山上,历史可追溯到青铜时期。大阳镇党委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以两处遗址为核心,绿化周边土地10余公顷,逐步改善遗址周边环境,与“家训主题广场”、梅花鹿特色产品相互补充促进,形成地方特色。现阶段宝山村鹿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年产值约500万元。下一步,宝山村将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加大宣传,以鹿产品带动提升两处遗址知名度,通过资源优势吸引外地游客,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方式,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产业,助推乡村振兴。近年来,鹿茸、鹿血、鹿肉等鹿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追捧。大阳镇党委、政府抓住时机,重点发展梅花鹿产业,不断加大扶持力度,在宝山村六组建设梅花鹿养殖示范基地,梅花鹿产业得到了稳定的发展。2018年以来,宝山村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强力推进产业兴农、产业富农,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与发展特色产业、完善乡村治理统筹推进的路子。培育省级农民工返乡创业基地典型1个,全村梅花鹿养殖大户达到52户,梅花鹿存栏50头以上的养殖户达到26户。目前,全村梅花鹿存栏3000余只,年产鹿茸约4吨,年交易鹿副产品超80吨,现已形成了养殖-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


    启示
    加强组织保障,推动全面发展。备齐配强村“两委”干部,打造一支能干事、会干事的坚强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合理布局党建元素、文化元素,带动影响全体村民增强文明意识、提升致富能力和水平。以文化为灵魂、组织做保障、产业做支撑,有效推动宝山村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宜居乡村。积极发展养殖产业项目,切实增加村民生活收入。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注重村庄环境整治,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高村民居住质量和生活水平。加大民生福利投入力度,最大程度维护群众利益、返利于民。
    传承文化底蕴,促进文化振兴。借助优势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在实践和探索中不断创新文明成果、挖掘乡风文明内涵。从村庄环境整洁到村民精神富有,乡风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理念和方式,营造乡风文明新风尚,促使乡村文明实现质的飞跃。




小四平镇四平村
整合“人杰地灵”优势资源  打造“吉林印记”文化强村


    以历史文化为依托,注重优势资源整合,打造乡村旅游名村,小四平镇四平村走出一条乡村振兴新道路。


    四平村是小四平镇政府所在地,距离辽源市区、东丰县城、西丰县城、梅河口市区均为45公里,省道213穿境而过,40分钟即可到达,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幅员面积 5.74平方公里,下辖4个居民小组,总人口2430人。现有耕地240公顷。其中,旱田208公顷,水田32公顷。
    四平村历史悠久,曾是清朝盛京围场的一部分,属伏力哈色钦围,被誉为“皇家鹿苑发祥地”。猎户赵允吉被光绪皇帝封为七品鹿达官,享誉中外的“马记鹿茸”便出自赵家炸茸技师马兴泰之手。四平村人文历史厚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参谋长解方将军出生于四平村,这里被誉为“将军故里”。解放战争时期,四平村曾是中共辽宁省二地委、辽宁二专署、二军分区驻地,境内五朵莲花山中辽宁军区二分区战壕遗址保存完整。四平村物产丰庶富饶,独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梅花鹿、金红苹果、大煎饼、干豆腐等特色产业,目前已成为富民强村的支柱产业。全村金红苹果栽植面积达85公顷,年产值500余万元;大煎饼、干豆腐大小作坊已发展到20余家,年产值3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2020年,四平村被评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坚持开发保护并重,推动文化传承发展。近年来,小四平镇四平村不断加大“皇家鹿苑”史实的考证、发掘和保护力度,制定了长远建设开发规划。在上级部门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了皇家鹿苑乡村博物馆,该馆被列为“吉林印记”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工程。博物馆占地11000平方米,分室内、室外两部分,室外有鹿泉亭、工人住房、石碾、吊鹿筒等遗迹可供参观;室内展有“马记鹿茸”创始人马兴泰当年使用的制茸设备和30余幅展板。由于博物馆为遗址类博物馆,室内均为木质结构,为了保护遗址,目前采取限时限次展出方式接待访客。同时,重新规划设计,重点打造集养殖、观赏、体验、科教于一体的梅花鹿主题公园。目前,五朵莲花山中保存完好的鹿窖遗址有100多处。四平村境内还留存当年“赵家趟子”工人青砖住房和割茸房,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深挖红色历史资源,建强红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纪念解方将军、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激励后人奋发向上,同时对党员干部群众和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小四平镇投资建设了东丰县小四平镇博物馆暨解方将军纪念馆,于2011年7月2日正式向社会免费开放。纪念馆现有展区170平方米,分为4个展区,展线380延长米,展品510件。现有专职人员3人,兼职人员2人,志愿者13人,每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被评为吉林省委党性和党史教育基地、辽源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辽源市吉青家园阵地和辽源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今年,又投入资金580万元实施了纪念馆扩建项目,改扩建后的纪念馆将达到AAA级景区标准。
    突出旅游资源整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四平村始终坚持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围绕“一个中心”、突出“四个品牌”、打造“五个特色”,持续推动村庄旅游资源整合发展。即以建设美丽宜居、旅游名村为中心,全力打造皇家鹿苑文化历史游、五朵莲花山休闲观光游、古年水库养生游、“将军故里”红色游等四个品牌,以人工驯养梅花鹿、解方将军故里、金红苹果、葫芦烙画、煎饼干豆腐乡村美食等为特色,实现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融合共建。目前,四平村实现文旅结合初见成效,村内旅游产业基础完备、旅游产品日益成熟、旅游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年接待游客3万余人,可带动农民增收超150万元。


    启示
    坚持文旅融合是发展之要。近年来,参观解方将军纪念馆、皇家鹿苑博物馆的游客逐年增多,已成为辽源市旅游精品线路。这充分说明坚持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文化资源,把皇家鹿苑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资源整合起来,把文化品牌树起来,才能不断提升小四平镇旅游产品知名度和吸引力。
    坚持资金融合是发展之基。在发展旅游产业过程中,必须注重整合资金,全面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充分依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长制、扫黑除恶、拆除违建等工作,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治安环境、生态质量,切实为旅游业发展打牢基础。
    坚持产业融合是发展之本。按照“一个中心”、突出“六个特色”、打造“五个品牌”旅游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积极发展涉旅产业,持续做强餐饮、民宿、美食街等服务业;做大商品配送、短程客运等物流运输业;做优园林美化、艺术创作等工艺美术业,不断推动镇域旅游资源整合发展。


    本版稿件、图片由本报记者 李及肃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