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祝全市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你给我一句话,就打开我一扇窗;你给我一个微笑,我就浑身是力量;你给我一个眼神,我就找到了方向……老师啊老师,是我学习的榜样,你给我的一切,我永远不会忘”。歌曲《老师》道出了人们对老师的无限感激与敬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传授我们知识,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老师教会我们做人,让我们懂得仁义礼智信。老师像母亲,每个学生的喜怒哀乐都牵动着他的心;老师像朋友,能读懂每个学生的心。他们热爱并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用心、用爱、用青春乃至生命诠释着师德的内涵,用朴实无华的奉献唱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最美赞歌。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又到了,本报将我市在全省教科文卫体系统“扬正气、树行风,争做职业道德标兵”活动中荣获“师德标兵”称号的8名教师的感人故事讲给广大读者听——


甘当人梯  爱铸师魂
——记辽源市第十四中学高级教师、校长 崔金华


    今年51岁的崔金华自从教以来,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用心、用情、用力、用智不断追求探索教育的真谛。
    她是开拓进取型好校长。崔金华坚持“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信条,不论在哪所学校,都能凝聚全校教职员工的力量,带领教师开启学校发展的新征程、创造学校发展的新篇章。多年来,不仅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跃上了新台阶、学校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学校的办学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思想解放、善于创新、不墨守成规、不因循守旧是她一贯的特点和作风。崔金华的办学思想是“做有故事的教育,办有温度、充满活力、流淌着生命智慧的学校”。
    她是创新务实型好校长。认真执著是她的工作信条,追求卓越是她的工作目标。崔金华本着“求真、求实、求细、求优”原则,实现了自身素质的全面提升和所在学校工作的连年创优。在2014年全市中考中,她所在学校的学生刘佳宁摘得全市中考状元的桂冠。2019年,她所在的十四中学有三名同学进入全市前十名。学校获得60余项市级以上殊荣。她本人因理念新、善管理、有创新,先后被评为“吉林省专家型校长”“杰出校长”。
    她是教育科研型好校长。多年以来,崔金华始终战斗在教育工作第一线。做教师,她是名师,业务工作出类拔萃;做校长,她把学生的成长放在首位,总结出“阳光教育、温润教育”办学理念,并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多年来,她先后主持和承担国、省和市级重点科研项目19个,在市级以上刊物和会议发表或交流论文28篇,多次在省级以上各类会议上做经验交流。崔金华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科研型名校长”“国家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




质朴无华  辛勤园丁
——记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王枫


    2009年,王枫参加工作。多年来,王枫一直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在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坚守初心、争做“四有”好老师。
    爱生如子,赢得拥戴。辽源市第二实验中学位于城乡结合处,学生多数为矿区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条件相对较差。所以,王枫格外关心、关注他们。有几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种费用,王枫垫付了三年。遇到雨雪等极端天气,家在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就成了难题。每当此时,王枫就把他们带回自己并不宽敞的家,辅导他们学习。她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对待,孩子们也亲切地叫她“妈妈”。
    爱岗敬业,负责赢得认可。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王枫坚持服从领导、不讲条件、不计个人得失。2020年初,由于疫情,孩子们只能在家上网课。当王枫了解到个别学生没有智能手机和家里没有网络宽带等情况,她想尽办法为学生解决手机和网络问题。同时,她第一时间响应教育局号召,报名成为防疫志愿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勤学肯钻,执着获得进步。王枫连续九年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教学成绩斐然,所带年级组更是多次取得骄人的中考成绩。2014年,她代表辽源地区参加吉林省教学新秀评选活动,经过笔试和说课的层层选拔,最终被评为“省教学新秀”。她还先后获得辽源市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辽源市青年教师实验操作大赛第一名,并获得“辽源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辽源市教育系统新时代园丁奖”“省科研新秀”“省科研骨干”等荣誉称号。




红烛精神  蜡炬成灰
——记龙山区春阳路小学二级教师、班主任 赵薇


    44岁的赵薇从教18年中,做班主任16年。在她的教育生涯里,坚持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她所带的班级总是有着团结、向上、健康、快乐的班风。她处处关心、体贴、帮助学生,能走进学生们内心,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在教学中,她潜心钻研、积极探索,认真总结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2014年10月,赵薇父亲查出患有肺癌,在父亲治疗期间,虽然学校给予她关照、让他照顾父亲,但她深知班主任的重担,尽量不请假,用课余时间照顾父亲。在父亲离世后的半年左右,赵薇自己又查出了脑瘤。医生和家人都劝她尽快去北京做手术,但当时正是学生期末复习的关键时刻,为了不影响孩子们学习,她把手术时间一推再推,直到2017年7月才去北京做了脑瘤摘除手术。术后,赵薇仅在家休养了半年就迫切地重返讲台,继续担任原班的班主任。
    对于班里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赵薇经常主动与家长深入沟通,快速精准找出问题所在,“对症下药”,用爱、用情感化他们,给时间、给机会,为他们创造一个放松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号召优等生帮助后进生,采用“一对一、一帮一”形式,不断缩短与中等生、优等生的距离。
    时至今日,赵薇依然需要每个月去长春复查一次,身体也依然需要相应的治疗和调养。但她却从不因此而耽误工作。她总是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关心、呵护学生们。每当身边人劝她应该以身体为重时,她都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作为一位人民教师,我越来越体会到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品味到班主任的艰辛与幸福,更有一种庄严的使命感。我放不下班里的孩子们,班主任一旦放手或放松,孩子们就很可能因此懈怠而影响成绩。我也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才真正感到快乐。”




鹤发映日月  热血沃新花
——记西安区实验小学高级教师、副校长 周萍


    生于1966年的周萍教龄35年,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班主任工作16年、教学领导工作19年。在担任教学领导期间,也从未脱离过课堂。
    她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周萍结婚时,说是旅行结婚,其实一直闷在家里备课。婚后第三天,就返回学校讲公开课。为了不耽误给学生上课,她就把生病的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邻居心疼孩子,气冲冲跑到学校质问她:“你是怎么当母亲的?孩子这么小,怎么忍心把他一个人留家里,从阳台掉下来怎么办?”面对邻居的指责,周萍是哑巴吃黄连……
    她坚韧不拔、勇于探索。2018年,周萍主持国家社科院重点实验课题《小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她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不断丰富课题的内涵和外延,并用于实践中去。她利用“房树人”画,甄别出多名心理存在问题的孩子,通过及时疏导与干预,使他们顺利走出困境,成为正常孩子。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在她的疏导下由原来的有攻击倾向变得能与同学和睦相处了;六年级的一名学生,由于父母离婚导致不愿意跟人接触,由原来的一年四季戴口罩上课,到后来主动摘下口罩变得阳光快乐了。2020年,她撰写的论文《戴口罩的小女孩》在《辽源教育》发表。
    她锐意进取、敢于创新。为了创造性开展教学工作,她探索出语文、数学课堂教学策略,供老师们借鉴参考。语文和数学的教学策略都是由三部分组成,即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她鼓励教师在学校规定的教学策略基础上大胆实践、勇于突破、锐意改革,彰显自己的特色,争当各学科的排头兵。
    对于自己的教育生涯,周萍常说,一生的春色需要一生的装点,拥有绿色的心,便会拥有一切。




无私春蚕  不负韶华
——记辽源市第十九中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张旭


    85后英语教师张旭于2011年7月考入辽源市第十九中学任教,至今已从教十年。十年间,她一直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连续7年担任班主任,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为人师表,用无言大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家长信任的优秀教师。
    2014年,班里来了一名患有脑瘫的男同学。为了不让孩子有心理负担,张旭鼓励他积极参加班级各项活动。由于不能长时间站立,合唱比赛时,张旭在队伍中间放了一个凳子,便于孩子休息;为解决孩子走路不便、上厕所的难题,张旭就发动班里男同学“排班”,保证孩子每次上厕所都由两人搀扶,就这样坚持了三年。在学校每年的“暖春助学”活动中,张旭总是积极参加捐款并到班级经济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家走访,经常自掏腰包资助学生。
    2015年,张旭筹备婚礼没请过一天假。婚后,她放弃婚假。孕期除了孕检,她同样没离开过班级,直到分娩前一天,她才离开讲台住进医院。孩子刚满月,由于黄疸还在医院里“烤蓝光”,张旭又“狠心”地回到了三尺讲台。为了和班级学生多在一起,她把家搬到了学校附近;为了专心教学,她把婆婆接来专门照看嗷嗷待哺的女儿。
    自参加工作以来,张旭一直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备课,坚持每天听老教师的超前课、提高讲课水平。她多次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和市级示范课、参加各种展示活动、编写英语学科校本教材、参加“十二五”“十三五”课题研究。她是辽源市闫琴(校本)“三品”教师网络科研工作室成员、辽源市任环名师工作室成员,并于2020年担任学校英语教研组组长。




为人师表  慈母光辉
——记东丰县杨木林镇中心小学一级教师、班主任 修美英


    今年42岁的修美英自2000年8月参加工作,已扎根乡村教育事业21年。21载时光荏苒、岁月更迭,变化的是修美英的容颜和年纪,不变的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三尺讲台和孩子们无法割舍的情怀。这些早已深深融入她的血液,成了她永远的方舟、不变的岸。
    潜心教学——一片丹心育桃李。“扎扎实实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是修美英的工作信条。备课、上课、辅导功课以及批改作业等纷繁的工作,她都精益求精。课间、午间本该休息,她要么面批面改、要么和孩子谈心,亦或陪伴孩子们阅读,常常忙得水都顾不上喝一口。每天,她都会将教材、教参带回家潜心钻研,为了课堂的精彩和高效。孩子们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会让她深刻体会着“爱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的幸福。
    爱岗敬业——深爱这方“土地”。“教育无小事”是修美英的教育准则。班主任、语数学科教师、年级组长,她认真履行着肩负的每一项责任。领导安排的任务,她认真落实、从不敷衍。有一年,学校改建,年组需合班上课。她激情上场,因为孩子太多,讲课声显小,她就尽量提高音量。一天下来,还自嘲地说:“我这百灵鸟的嗓子,现在成了乌鸦!”由于需要批改的作业量大,无法在校完成,她就每天带着大摞的作业回家批改。虽然每天都疲惫不堪,但只要面对孩子,她就又热血沸腾。
    关爱学生——特殊的爱给特殊的你。修美英每接手一个班级总会有几个特殊的孩子,要么智障、要么单亲、要么内向自卑。但她总说,每个孩子都是等待阳光照耀和雨露滋养的花蕾,教师只有用自己的一片深情才能使花蕾灿然绽放。




甘为孺子牛  润物细无声
——记东辽县实验小学高级教师、校长 齐英杰


    45岁的齐英杰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师表、履职尽责,用一颗真心和一腔热血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着。
    她敬业。作为东辽名师的第一名,她是教师的榜样;作为吉林省专家型校长,她是校长的楷模。齐英杰先后争取2046万元资金新建综合楼、重修教学楼,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体系成为全市学校学习的样板。她在省教育厅组织的培训班上作讲座12次,惠及省内外千余名校长。
    她专业。作为国培专家,齐英杰两次获得省教学成果奖。她是《疑探教学丛书》副主编,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课题研究60余项,在第五届、第六届全国基础教育质量论坛上作大会发言并获成果开发特等奖。在她的带动下,全校68%的教师为各级骨干。齐英杰先后3次组织召开“五元”教学模式改革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北京、新疆、河南、长春等地的4000余名教育同行来校观摩学习。
    她乐业。作为省先进工作者,齐英杰倡导走动式管理、提醒式服务、帮助式检查,探索出精细化学校管理模式。组织开展的百名教师进千家、教师“练一绝”等活动,提高了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学校获“全国教育先进集体”“省文明校园”等荣誉125项。
    她精业。帮扶镇赉、和龙及县域内薄弱学校建设,为教育扶贫工程作出贡献。小县城办大教育,两次召开小公民教育现场会,并在辽源地区推广经验。诚信考场、德育作业、爱心义卖等创新活动被多家媒体报道。开笔礼首开吉林省先河,带动全省学校争相开展。232次迎检,68项创新工作获得32个第一名,可以见证她的管理水平。




春雨润物  园丁育人
——记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小教系主任助理 张艺莹


    90后的张艺莹自2018年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努力践行“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严格落实学校各项工作部署,承担专业课教学、班主任及小教系日常管理工作,多次组织开展学生基本功过关、学生职业技能大赛、学习成果汇报、二课堂等各类教学活动。她以求真务实的态度积极服务于小教系发展和建设。
    创新教学,潜心科研。作为专业课教师,张艺莹主要承担现代文学、现代汉语知识、唐诗宋词作品选读等汉语言文学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她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学生结合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参与拓展性活动。如每周的影视文学社团活动,学生通过看电影、写影评、剧本创作以及摄影等途径形成素材,并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严爱相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班主任,张艺莹通过“正面管教”落实思想政治教育。一是有耐心,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员”。既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老师的关爱,又能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思想,还能通过规则界限避免学生出现行为偏差问题。二是守初心,做好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在2021年专升本考试中,张艺莹所带班级的录取率达99%。三是怀爱心,做好学生安全的“守护员”。实时把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对有困难的学生加强学习指导、心理抚慰和精神鼓舞,时刻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超 采写
    本版图片由市总工会 提供  
    本版策划 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