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 教育先行
垃圾分类 教育先行
垃圾分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精心筹划,积极探索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模式,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引领,让垃圾分类意识在市民尤其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垃圾分类,事关居民生活环境改善和生活品质的提高。养成垃圾分类好习惯,使垃圾变废为宝,这个日常生活的选项,就应该成为广大市民尤其青少年的必选题和必修课。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也是环保教育的好场所。市城市管理局、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联合市教育局,在我市各学校机构开展垃圾分类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学生们努力把好的卫生习惯带到家庭、带到社区、带到社会,做好垃圾分类“由点向面”推广。
“生活垃圾分类”主题班会
学校将垃圾分类知识手册发到学生手中并进行课堂教学
学生在课堂上讲述环保故事
教育孩子从小学习垃圾分类
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分享环保知识
“我会给垃圾分类喽!”
幼儿园将垃圾分类融入日常教学中
市第五中学
垃圾放对地方就是资源
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市第五中学通过班会等形式开展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知识,逐步形成了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
校学生会向全体学生发出倡议:希望全校学生能积极行动起来,科学处理垃圾,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可回收垃圾如废纸、饮料瓶等,累积一定数量交由旧货商或回收队处理,以减少资源浪费。
田家炳高级中学
实施垃圾分类 还校园一片净土
田家炳高级中学积极响应上级部门号召,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全体教师和学生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垃圾分类活动已初见成效。
学校通过开展“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小手拉大手”等主题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努力把好的卫生习惯带到家庭、社区、社会,做好自己周围的“由点向面”推广,争当“垃圾分类”知识宣传员和“环保标兵”。
市实验高中
普及垃圾分类知识 树立分类观念
作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分类工作得到了市实验高中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定期检查垃圾分类推行进展,将垃圾分类纳入日常事务管理当中,实行常规化管理。
学校充分发挥微信平台、网络资源、广播站、LED播放宣传语和间操教育等宣传阵地作用,普及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规范投放垃圾意识,纠正乱扔垃圾的不良行为。
根据学校管理要求,将垃圾分类纳入全班“七组五项”评比当中,充分发挥小组评比作用,各组以不同的主题向大家展示垃圾分类常识,使学生更深层次体会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学校主导 全员参与
以开展校园环境综合治理和提升学生文明行为为切入点,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坚持“学校主导、全员参与”原则,对全校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常识普及,提高全校师生垃圾分类意识。
学校成立垃圾分类宣传小组,由学生科牵头、教务科配合、各相关科室协同联动。学生科组织相关宣讲大会,班主任召开相关主题班会,利用学校电子屏幕滚动播放相关教育内容……最后,组织学生参与问题答卷,验收教育效果。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强化了对于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下一步,学校会将此项教育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总结经验,努力营造全校动员、全员了解的良好氛围。
市第四中学
树立典型 鼓励先进
依据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全省中小学校垃圾分类教育工作的通知》及《2021年全省中小学校垃圾分类“五个一”教育活动方案》的文件精神,市第四中学立即行动,成立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同时,在校内通过评选垃圾分类优秀宣传员、示范员等途径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形成创优评先长效管理机制。
学校通过开班会、收看垃圾分类知识视频等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各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渗透环境知识的计划教案及有关宣传教育资料,使学生在课堂上随时接受环保教育。在校园中设置了垃圾分类垃圾桶,安排保洁员进行垃圾辅助分拣,减少垃圾混装现象。
市农村实验中学
从小处着手 做好“大文章”
接到相关文件通知后,市农村实验中学把原来就日常化的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按照文件精神进行细化、分项展开,对学生进行强化教育: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管理主题班会、收看宣传片活动,结合学校大屏幕以标语形式进行宣传,让垃圾分类观念深入人心、践行到实际学习生活中。
学校教育引导学生从小处着手,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懂得珍惜环境,理解资源是有限的,既是关于节能环保的教育也是人性化教育。
石河小学
垃圾分类 你我同行
为了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增强学生规范投放垃圾的意识,西安区石河小学多措并举开展“垃圾分类、你我同行”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身边点滴做起,让学生小手拉起大手,创造家校共育的新气象。
学校利用LED电子屏幕循环播放宣传标语,通过周一升旗仪式向全体师生介绍垃圾分类常识,全校教师开会学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各班级开展讨论和学习垃圾回收与分类的主题班队会。
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带动辐射 共同参与
为丰富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和途径,引导幼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市政府机关幼儿园结合实际开展系列活动,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
目前,该园正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后续还会分年龄段开展一系列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由幼儿园带动幼儿、幼儿带动家长,提升师生及家长对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实现垃圾分类全园化、社会化。
市实验幼儿园
潜移默化中养成好习惯
市实验幼儿园按照要求做好垃圾桶“四分类”,购置分类垃圾桶,在班级、办公室设置2分类桶,在公共区域设置3分类桶,在食堂设置餐厨垃圾桶,并做好日常记录工作。
开展分类教学,分类垃圾齐动手。该园在日常教学中组织幼儿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标志、了解基本分类常识;开展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强化幼儿垃圾分类意识。潜移默化中,幼儿懂得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市第三幼儿园
创设环境 事半功倍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市第三幼儿园将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活动中,组织各年龄段开展不同形式的垃圾分类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讲故事、亲身体验、绘画等方式组织幼儿认识常见的垃圾分类标志、了解基本分类常识,引导幼儿使用分类垃圾桶处理日常生活垃圾,养成保护环境、合理分类垃圾的好习惯。
该园还在校园内增加了垃圾分类设施的设置,创设支持性环境、营造氛围。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如操场、园门口等地方放置分类垃圾桶,方便师幼分类投放垃圾,提高了师幼垃圾分类参与程度。今后,该园继续坚持组织开展教育和实践活动,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到常态化。
垃圾分类处理科普小知识
A、什么是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B、为什么要垃圾分类?
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便于对不同类垃圾进行分类处置。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生活垃圾分类有以下好处:
1.减少占地: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电池等含有金属汞等有毒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我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30亿个,方便面碗5亿-6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3%-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因此,垃圾回收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C、如何垃圾分类?
可分为:
1.可回收垃圾
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
废纸:主要包括报纸、期刊、图书、各种包装纸、办公用纸、广告纸、纸盒等,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种塑料袋、塑料包装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矿泉水瓶、牙膏皮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种玻璃瓶、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等。
金属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头盒等。
布料:主要包括废弃衣服、桌布、洗脸巾、书包、鞋等。
2.厨余垃圾
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
3.有害垃圾
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特殊安全处理。
4.其他垃圾
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宋建立 采写
本版图片由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 提供
本版策划 宋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