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保障

    编者按:年初以来,市委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宏伟目标为重要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第一时间成立“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同步组建“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简政放权、物业治理、网格治理、民生服务”5个专项工作组,推动各县(区)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工作中,各专项工作组、各县(区)城乡基层治理工作委员会锐意改革攻坚、创新履职担当、主动积极作为,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方面持续用力,切实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为夯实党的执政根基、巩固基层政权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报今日起开设“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进行时”专栏,陆续刊发各专项工作组、各县(区)在推动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中的创新经验和特色做法,供全市各级党组织学习交流和工作参考,着力推动我市城乡基层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保障
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工作组


    街道(乡镇)管理体制改革专项工作组以“三个突出”为工作指引,结合乡镇(街道)机构改革,着力构建简约高效基层管理体制,为城乡基层治理体系提供保障。
    突出地域特色,理顺街道社区管理体制。以乡镇(街道)机构改革为契机,按照“一乡一镇一街一案”的改革设想,逐个街道(乡镇)制定落实“三定”规定,全面理顺街道(乡镇)管理体制。重新恢复街道建制17个,普遍按照“4+X”模式设立机构、配备人员,推动街道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上来。突出地域特色,以加挂牌子的方式,在东丰县横道河镇设置钢铁产业发展办公室,在那丹伯镇设置牧业发展办公室,在小四平镇和沙河镇设置文化旅游发展办公室,在东辽县白泉镇设置社区管理办公室,因地制宜推动乡(镇)特色产业发展。
    突出便民利民,增强街道(乡镇)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四个平台”建设,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县(区)党群服务中心5个,1000平方米以上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6个。建成社会综合治理服务中心21个,构建“基层吹哨,部门报到”“线上吹哨,线下报到”工作体系。在全市30个乡(镇)成立综合执法办公室,17个街道承担执法协调职能。建立“社区便民服务制度”,提升了便民服务能力和水平。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原则,将点多面广、基层管理迫切需要且能有效承接的审批服务执法权限赋予乡镇(街道),全市共下放行政管理事项129项、行政执法事项271项,有效增强街道(乡镇)服务功能,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条件。
    突出重心下移,充实基层人员力量。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在科学合理设置街道(乡镇)党政工作机构和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充实加强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全市30个乡(镇)和17个街道全部成立综合服务中心,机构、职能、经费、人员编制整建制下沉到乡(镇),由乡(镇)统一管理。共向街道(乡镇)下沉事业编制1879名。街道(乡镇)领导职数增加到472名,增幅44.8%。全市30个乡(镇)全部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有力保证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