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的“高光效”
本报记者 陈兴权
带着疑问,记者走访了我市涉农部门,也与追求技术农业的时代农民进行了交谈,结果是“高光效”不是吹的,虽无显效,但小幅增产不容置疑。
王景辉,东辽县云顶镇农业合作社带头人,也是我市率先在“高光效”种植上“敢吃螃蟹”的人。2013年,他响应市农委的号召,一口气便种了2300多亩玉米田。当今年春耕前记者采访他时,他说,“高光效”行!王景辉坦言,坡、岗地均增粮食80公斤,平地能达到100公斤。同样,他说的话记者也在东辽县平岗镇三树村得到了认证。该村村书记田有湖告诉记者,去年三树村试种的200亩“高光效”玉米田,亩产均有增幅。田有湖还说:现在,百姓对“高光效”的认识有提高,积极性有,但调地困难。
“高光效”的目的是休耕轮作,使土地得到休养,地力得到培肥。通在过密植增加株数,确保垄少而株数不少。由于轮作,植物的采光、通风好于传统种植方法。目前,很多有前瞻性的农民已经意识到“高光效”的作用,开始向“高光效”靠拢。王景辉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合作社已扩大了 “高光效”种植面积,达到了4800亩。
然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市的人均耕地少,加之所处丘陵地带,极大地制约了“高光效”的推广,就像田有湖所说,调地难。
除去调地难外,影响“高光效”推广的另一主因就是农民对新事物的认识有差异。采访中,也有农民讲,我就那么6亩多地,就算增产一年也就多得200多块钱,还得改垄,不费那劲儿……
如果我们采用先进的现代卫星影像定位系统给土地“认定身份”;如果我们再加一把劲儿,推动土地向种植大户流转的速度;如果我们再多一些农村合作组织;如果我们再多做一些示范推广工作,相信适宜平原发展的“高光效”,也会在辽源的黑土地上根深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