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袜业园16年留住10万人本地就业创业

“肥水”浇灌“家乡田”
东北袜业园16年留住10万人本地就业创业



王瑞华 摄


    本报讯(记者 张英 田蓓蕾)“儿子儿媳都干挡车,我打包、运料干勤杂工,3个人月收入1万多元。老伴儿在家看孙女、做家务,孩子有楼有车,一家人可比在外务工强多啦。”说到外出打工经历和现在的生活,东北袜业园织袜公司织袜一厂二车间勤杂工赵德新的脸上流露出满满的幸福。
    车间主任曹阳说:“我们车间58人,像老赵这样一户两口、三口在一起上班的就有6家。”
    2005年,东北袜业园建设初期,产业用工并不紧张,后来随着园区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用工荒”逐渐显现。面对工人短缺问题,东北袜业决策者认为,要想留住人、壮大产业工人队伍,走员工增收、企业增效、产业兴旺“正循环”路子是最佳选择。于是,引导企业在经营管理、产品研发、袜品提升、开发市场上动脑筋,员工收入年年攀升。留人心、聚人气的效应逐渐形成。
    市委、市政府领导一届一届“接力”,支持袜业产业发展,使东北袜业园成为全市获得优惠政策和政策资金最多的企业。尤其是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帮助袜业园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了“两升三品”战略,使东北袜业园在疫情之下逆势发展,产品档次提升、市场订单增长、企业袜机增加。目前,全园拥有企业1210户、袜机达到近4万台,直接、间接就业人数保持在4.5万人以上。
    织袜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馨丹说:“我们公司是园区最大的袜厂。现在有1800多台袜机、1400多名员工,挡车工月平均收入4500元左右,定型工月平均收入4000多元,包装检配工月平均收入3500元左右,保全工、研发人员月平均收入七八千……整个袜业园一年工资总额将达到20亿元以上。”
    如今,东北袜业园不但留住了本地人,而且还产生了面向东北、面向全国吸人才、聚人才的效应。周边市县,尤其是黑龙江、辽宁,包括南方发达地区的专业人才及大学生纷纷加入。有投资办厂的,有当管理层的,有搞产品研发的,有开网店做电商的,也有做原材料生意的,还有做袜机配件服务的,并且大部分人在辽源买房买车长期定居,成为辽源的“新市民”。
    “东北袜业成立16年,现在进入了‘袜二代’时代,累计就业人数达10万人以上。巨大磁力吸引产业工人,凸显了园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稳定器’作用。”东北袜业园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马衍明自豪地说。






抓产业需持之以恒


    前不久,省委书记景俊海在我市调研时强调,辽源一定要牢牢把握做大总量这个首要任务,常态化、专班化、机制化抓机遇、引企业、落项目,面向辽源留人才、面向东北聚人才、面向全国引人才,打造新增长极。
    景书记的讲话符合辽源发展实际。东北袜业园的“肥水”浇灌“家乡田”的实践证明,产业兴旺是留人之本、聚才之源、引才之根。
    如何使产业兴旺?做法固然很多,经验也不少。但立足实际、夯实基础、选准方向,而后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最重要。
    东北袜业园16年的发展,得到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各部门的大力扶持。不管哪任领导、哪个战略决策,都把袜业摆在首位、放在心上。一届一届“接力”,为东北袜业用心服务。这才成就了袜业的今天。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程宇到任辽源后,调研的第一站就选择了东北袜业园。他强调,袜业是辽源的品牌,多年来在壮大经济总量、拉动就业、聚集人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把袜业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成优势,就要打造好营商环境和生产生活环境,在强链的过程中补链延链,真正把产业链“吃干榨净”,让产业愈加兴旺、更具磁力。
    事实证明,一个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时间积淀,更需要接续传承。各级领导要像抓袜业产业一样,几任班子一台戏,一届一届跑接力,保持工作连续性,持之以恒抓下去,持续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拧紧”产业链上的每颗螺丝钉,为产业做大做强、聚优成势增强更多更大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