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这些年

砥砺奋进这些年
——2018至2019年度组织工作创新奖获奖精品项目展示(二)


华中科技大学李建军(左四)、柳玉起(左一)等教授到格致汽车现场指导

东丰县皇家鹿苑创业园人才云数据

东辽县朝阳乡村干部培训基地

龙山区无职党员蒋卫阳(左五)指导村民植树

西安区安家社区衍纸工作室创作衍纸画






创建“书香党建 和谐安家”品牌不断增强社区居民幸福指数
中共辽源市西安区委组织部申报


    一、背景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服务水平,提高居民文化素养,西安区积极探索社区党建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强化党建核心引领作用,推动安家社区成立衍纸工作室党支部,组织开展“书香党建、和谐安家”党建品牌创建活动,充分释放社区潜能,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
    二、成效及示例
    安家社区衍纸工作室党支部先后组织开展衍纸画技能培训班2期、草编技能培训班1期,参与培训居民150余人。其中,15人已成为工作室的主创人员。工作室作品参加了东北亚博览会等各类展览10余次。带头人陈玉萍荣获2017年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2018年,被评为“西安之星优秀人才”。2018年,安家社区衍纸成为西安区特色文化品牌,与央企昆仑燃气总公司签订衍纸秸秆画合同。如今,安家画作已走出辽源,享誉全省。
    三、主要做法
    (一)打破思维上的壁垒。安家社区属于资源枯竭区域,贫困人口多、低保户多、廉租房住户多,为促进安家社区焕发文化生机与活力,社区党委投入资金7000余元,建立社区文艺团队4支,设立老年活动室1个,配备音箱、扇子及舞蹈服装等活动器材,居民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
    (二)打造党建特色亮点品牌。安家衍纸作品以弘扬主旋律为基调,涵盖“两学一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深受消费者喜爱,创造经济效益万余元,展示出安家社区对党的热忱忠诚和党建工作的亮点特色。
    (三)增强社区文化软实力。成立“安家社区读书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中,使党建工作更加接地气。如今,读书会已成为提升居民文化素养、丰富党建品牌的有效平台,为建设幸福和谐西安提供了坚强文化支撑。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创建社区党建品牌,应加强联建共建。要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同城市基层党建协作单位开展联建共建,主动向上争取资源,不断扩大党建品牌影响力。
    启示之二:创建社区党建品牌,应找准品牌定位。深入挖掘品牌主题,切实找准品牌定位,丰富完善品牌理念,深化拓展品牌内涵。多方面征求广大党员的意见,咨询文化领域专家,谋划发展方向,使社区党建品牌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群众认可。
    启示之三:创建社区党建品牌,应扩大品牌影响。要在作品创新、销售平台搭建上下功夫,不断扩大品牌影响,推出一批知名度美誉度高、示范带动作用强、时代特色鲜明的党建品牌,进一步激发社区党建工作的生机活力,推动社区党建工作创新发展。






实施皇家鹿苑创业园“B2B2B”生态创业模式项目 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中共东丰县委组织部申报


    一、背景
    为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落实“人才强县”战略部署,皇家鹿苑创业园通过实施“B2B2B”生态创业模式项目,广泛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以数字管理手段对相关数据进行整合,建立“创业资源库”,为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平台,实现“创业带动就业”,有效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二、成效及事例
    (一)强化园区党建工作,坚持党的政策引领。深入学习党的人才工作纲领及相关政策,提出“跟党一起创业”口号。园区党支部成立以来,建立了党员活动室、党群指导服务中心,多次组织党建活动,切实增强了园区的凝聚力、感召力和战斗力。
    (二)为创新创业提供土壤,搭建人才发展平台。2018年,园区入驻创业企业31户,从业人员87人。驻园企业营销额850万元,利税92万元。2019年,孵化企业45户,出园企业12户,带动就业74人。营业收入985万元,利税169万元。
    (三)开展多种类型培训,培育创业创新人才。成立东丰县皇家鹿苑职业技术培训学校,针对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大学生、两后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举办网络创业、农村致富带头人、职业技能培训等各类培训班40期,培训人数1600余人次。
    (四)吸纳本土特色人才,振兴农民画产业。2019年,建设皇家鹿苑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基地,以创业形式吸纳优秀作者入驻发展,为本土文创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创业发展环境。目前,共吸纳文创企业9户、作者27人、馆藏优秀作品169幅,进一步拉长创业链条。
    (五)建立人才信息资源体系,积极引进外部人才。积极建立外部专家人才信息库,收集教育、卫生、林业等领域专家信息823条、人才信息1345条,逐步完善专家人才与企业的互动渠道,为新兴创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帮助创新创业人才快速成长。
    三、主要做法
    (一)为人才发展提供有利环境。构建“进入自愿、退出自由、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开放式创新创业孵化模式,整合场地、人才、技术和产业资源,为创业者提供更为广阔的工作空间、资源共享空间,享受创业孵化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
    (二)为人才提供多元化服务体系。协助企业进行市场调查与分析,提供成功案例进行创业项目模拟推演。对接国内大专院校,解决产品研发、生产、经营难题。指导法务文书编写与管理,提供商业法律法规培训课程。协助初创企业申请贴息贷款,帮助申请青年创新创业基金。
    (三)为人才落实创业帮扶机制。全程协助企业办理工商、税务等手续,正式入驻后进行跟进式指导。创业团队可提出办公设施、设备等申请,园区审核后免费提供电脑、桌椅等办公用品。提供租金补贴、项目申报、技术服务等11项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四)放宽人才视野,促进人才交流。举办资源对接会,展现自身优势,分享需求信息,建立企业信息、企业需求、企业产品、专家人才、人才资源五大资源信息体系,充分挖掘潜在双创资源。通过向企业及创业者开放信息、搭建专家人才供需桥梁推动企业发展。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党和国家制定的人才培养、吸引、服务的优惠政策、措施落到实处,为地区发展提供活力,推动人才队伍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二:要抓好高层次人才和技能人才的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服务方式,及时革新相关机制,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和创业热情。
    启示之三:要广泛吸引人才,通过B2B2B生态创业模式的深入开展,推动文创产业创新,构筑文化创意产业聚集体,为创业者提供综合性创业孵化平台,为县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创新打造朝阳乡村干部培训基地 助力乡村振兴
中共东辽县委组织部申报


    一、背景
    通过系统化、专业化培训,培养新型农村干部,是推进当前农村工作的有效途径。朝阳村自然和人文条件成熟且交通便利,是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在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等方面成绩突出,既有自身特色优势,又有广大乡村共性因素,软件硬件都符合培训基地的要求。
    二、主要做法
    (一)完善硬件设施,增强办学条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集教学、办公、住宿、餐饮、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的功能分区。建有多功能会议中心、现代化教室、研讨室、民居民宿和餐饮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大型会议中心。
    (二)统筹师资力量,提升教学实效。围绕培训模块和课程设置,广泛聘请邀请省市县专业教师、专家学者、知名教授、先进典型等授课,打造专业化、多元化、学术型、实践型的师资力量。同时,与省外成熟的培训学院、培训基地常态联系、师资共享。
    (三)优化课程设计,打造高效课堂。按照“农村发展重点难点在哪,培训就及时跟进到哪”的原则,综合运用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研讨教学等方式,打造党性教育、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履职实务等培训模块。计划构建理想信念、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四大教学板块。
    (四)整合实践资源,形成特色阵地。设计“四线两区一基地”培训线路,重点开拓党性教育、廉政教育、乡村基层治理、美丽乡村、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多个现场教学点,高标准打造现场教学线路,提高培训直观性、互动性和多元性。
    三、实践成效
    (一)填补了市县乡村干部实训基地的空白。为全县、全市乃至全省的乡村干部提供了素质能力提升、互相交流学习的实训基地,有效促进乡村干部了解掌握“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先后承办省农委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研学教育等各类培训班80班次8000余人;接待长春市、吉林市、梅河口、辉南县等地的乡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0余班次2000余人次。
    (二)打造了党员干部党性教育提升新基地。整合利用全市资源打造党性教育室,进一步增强乡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接待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开展党性教育学习3000余人次,与长春工业大学建立党建共建基地。
    (三)展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成果。积极探索“产业兴旺”,打造“鴜鹭”“妇字号”等农特产品品牌,实现收入130余万元。深入开展组织联建共建工作,带动周边各村共同发展,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呈现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辽河源镇公平村、金州乡双福村、足民乡金星村等一批农村特色亮点不断涌现,有效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四)开发了乡村教育有效资源。对全市农村教育资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把一批农村特色亮点串联起来,实现了由亮点到品牌的质变,从村、乡(镇)、县扩大到市级和省级,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范例。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要突出地方特色。培训基地要能客观地反映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满足教学、调研、考察需要。既有共性特征让学员能用到实践工作,又有自身特色亮点;既有深入总结、研究的价值,又有提升、推广的空间。
    启示之二: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要实现资源共享。干部教育培训基地集教学培训、餐饮住宿、旅游观光等为一体,需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基地建设和管理,通过向社会开放、与机关单位联建、同先进典型合作、向行业前辈取经等方式,集各方所长,稳健发展。
    启示之三:建立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要完善培训体系。真正弄清楚基层需要什么、基层干部想学什么,有针对性地制定培训内容和方式,在教学环境、师资队伍、课程设计上下功夫,让学员有收获、培训有成效,切实提高教育培训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设岗定责 激发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
中共辽源市龙山区委组织部申报


    一、背景
    为破解农村无职党员发挥作用难的瓶颈,2017年以来,龙山区以设岗定责为抓手,搭建无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让无职党员有位有为,推动农村无职党员服务群众,巩固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的政治地位。
    二、成效及事例
    寿山镇永治村无职党员于海军认领科技致富岗后,出资50万元、流转土地230亩,创办曌瑞种植合作社,种植中草药及山野菜,带动53户村民共同致富。山湾村无职党员徐向东积极协调村干部和农户,流转土地500亩用于逸德文化庄园特色农业项目建设,解决了项目用地和村民就业问题。寿山镇朝阳村84岁老党员邱振久认领义务监督岗后,每天都对路面、路肩、边沟进行管护。无职党员刘志刚带领自己的爱人每天清扫路面,清理路肩杂草。无职党员们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乐在其中,真正形成自我管理、自我保护的良好氛围。
    三、主要做法
    (一)因地制宜,科学设岗定责。以行政村为基本单元,以村党支部为实施主体,坚持“按需设岗、因事定岗”,设置环境卫生、文化宣传、治安巡逻、致富信息、民事调解等八类岗位。通过村支部党员大会公布岗位职数、职责,采取自我认岗、村民荐岗、支部定岗的方式,把无职党员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与村支部签订《承诺书》,公开承诺岗位目标,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二)教育引导,激活内在动力。依托乡镇青年农民业余党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覆盖每个农村无职党员。充分利用“三会一课”、e支部和“主题党日”等载体开展日常学习教育,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唤起无职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有效利用“项目支书”,以有职党员带动无职党员干事创业。
    (三)务求实效,激发队伍活力。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面搜集社情民意和治安信息,借助有威望的无职党员,有效化解信访矛盾或调解民事纠纷。防火防汛期间,把部分无职党员编入应急队伍,一边做防火宣传员,一边做防火战斗员,配合镇村干部坚守在防火救火第一线。
    四、经验启示
    一要把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的素质放在首位,不断提高农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能力,推动设岗定责工作取得实效。二要把完善激励措施作为重要手段,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无职党员上岗履责的活力。三要把群众参与贯穿于设岗定责的全过程,检验设岗定责工作成果,就是要让群众得到实惠,真正让群众满意。






创新科技人才供给 助力转型高质量发展
中共辽源市科学技术局党组申报


    一、背景
    为认真落实《辽源市服务创新转型发展“152人才集聚工程”实施方案》等相关政策,市科技局组织实施“创新科技人才供给,助力转型高质量发展”项目,为科技人才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助力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
    二、成效及示例
    (一)增强了高端人才力量。结合“152人才集聚工程”,引进院士、博士后等高端人才26名,推荐格致汽车王中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专家。2018年,5位院士到格致汽车解决多项技术难题,年均转化科技创新成果15项。
    (二)壮大了科技人才队伍。建立科技创新专家库,推荐认定190名省市级农业科技特派员,认定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6个。建立“事业招聘、企业留用”创新人才引培机制,招聘医药健康产业研发平台高端人才6名。通过培训,11人被聘为省科技创业导师,推荐认定省级技术经纪人40名。
    (三)带动了科技研发投入。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立项成功率提高,激发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华纺静电科技有限公司聘请吉林大学李全明教授为“星期天工程师”,合作开展“多功能PP纤维开发应用研究”项目,年可生产3600吨高性能环保型复合纤维板材。
    三、主要做法
    (一)打造科技政策平台,优化人才生态环境。制定印发《辽源市科技创新人才引培办法》《辽源市科技创新团队认定及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产业、人才扶持政策。着力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大力宣传报道获奖企业与个人,营造全社会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
    (二)打造项目扶持平台,助力人才攻关创新。组织企业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92项,获得资金3200余万元。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6户、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41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企业73户,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了支撑与展示平台。
    (三)打造产学合作平台,强化柔性引才力度。与吉林大学、中科院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62所高校科研院所开展长期合作,建立中科院长春分院辽源技术中心、硕士生(大学生)实践基地等一大批合作平台,集聚科技资源和高端创新人才,推动全市企业创新发展。
    (四)打造科技研发平台,发挥人才集聚效应。积极推进3个省级高新园区(基地)、3个省级中试中心和2个产业联盟建设。建立格致、睿康生物等省市级科技创新中心43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4家,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普基地分别达到31个、21个,推动全市招才引智、集聚资源。
    四、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要完善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落实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等激励政策,激发科技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柔性引进高端人才,组建研发团队,引培一般性创新人才,培养集聚本地人才队伍。
    启示之二:要加大科技创新项目扶持力度。发挥科技计划项目引导作用,优先推荐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到国家、省科技计划,符合市级科技计划要求的,按照相关要求优先立项。
    启示之三:要培育现代科技服务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有条件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金融、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服务代理等事项,推进现代科技服务业发展,补齐我市现代科技服务业短板。
    启示之四:要建立科技创新人才评价体系。坚持高端人才域外引进使用和本地人才自主培养选用相结合原则,建立完善以能力、业绩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克服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树立正确的人才发展导向。


    本版稿件、图片由 中共辽源市委组织部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