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城乡建设美景 谱写奋进发展新篇

擘画城乡建设美景 谱写奋进发展新篇
——我市住房城乡建设工作回眸与展望


    万千百姓“梦”圆安居、土地资源“活”化利用、产业发展平稳健康、营商环境便捷高效、城乡建设破茧蝶变……擘画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辽源。近三年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看得见、摸得着的建设成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加快旧改棚改  圆百姓安居梦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为了让辽源百姓圆上“安居梦”,我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保质保量,加快推进旧改棚改工作,在一砖一瓦上垒起责任,为百姓筑起遮风挡雨的房屋、搭起奔向幸福生活的希望。
    早在2019年,市委、市政府就把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列为全市头号民生工程来抓,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辽源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提升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市委书记柴伟、市长孙弘亲力亲为,到省住建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对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并多次督促检查指导项目建设情况。市住建局在推进旧改过程中,通过广泛深入摸底调查,建立旧改数据库,征求居民意见建议,形成了改造计划。结合全市现代城市体系规划及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工程”,科学制定老旧小区改造总体规划、片区控制性规划及“一区一案、一楼一案”详细规划。
    “推进旧改工作,我们着力做到‘四结合、五同步’,即老旧小区改造与城市总体风貌规划相结合,与小区内外‘水电气热’专项规划相结合,与市政路网和公共交通规划相结合,与养老、抚幼社区服务中心规划相结合;同步实施小区相连路网改造、拆违治乱、地上设施与地下管网升级改造、海绵城市及垃圾分类,并充分考虑临山、临河、临景因素,建设特色小区,打造精品街区,形成‘一街一景’‘一区一景’的城区风貌格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魁祥说。
    市住建局坚持“开门搞旧改”,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完善设计方案,印发“两表一书(居民入户调查表、改造内容选项表、物业费缴费承诺书)”,宣传老旧小区改造政策等,引导群众配合、参与、监督、管理、评价和反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良性循环。此外,在工程初期,确定“谁建设、谁管理、谁运营”的物业管理模式,以防止建管脱节。而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将采取“三位一体”管理模式,让街道(社区)参与物业管理,把党建引领落实到物业企业和物业管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出基层党组织作用,形成与物业企业、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合作共赢的运营管理新模式;遵照相关物业管理政策性法规,形成规范的物业服务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的物业服务企业信用体系,不断促进物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据悉,2019年至2020年,市区共实施改造老旧小区43个,楼房426栋,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3万户。2021年计划启动改造老旧小区53个,楼房509栋,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涉及居民2.5万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他在多次实地考察时强调“棚户区改造事关千千万万群众安居乐业。我们的城市不能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脏乱差的棚户区。”要让棚户区、老城区里的群众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能过上幸福生活。我市是典型的因煤而立、因煤而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矿、国有工矿和城市棚户区多达40块,占地总面积13.6平方公里,涉及居民10.6万户,棚户区量多面广,改造问题亟待解决。
    自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通过不断强化行政推力、坚持依法征收和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等举措,集中连片棚户区基本改造完毕,累计拆除棚户区房屋457.48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和购买保障房11.58万套,人均居住面积由14.2平方米增至21.2平方米。东辽河综合治理、矿山环境综合整治得以全面展开;国家矿山公园、矿山湿地公园、废弃土地复垦等项目全面启动;市区综合生态环境进入逐步恢复和良性发展阶段;西安南苑二期、安家花园等回迁地块的收尾工作有序推进。棚户区改造在有效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的同时,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缓解城市内部二元矛盾、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旧改棚改工作的加快推进,居民的居住环境一天一个样儿,从老旧杂乱的大院变身美观整洁的小区,从破旧潮湿的棚屋搬进崭新温暖的楼房,存在多年的违建被拆除,地面规划出绿地凉亭、停车位、休闲健身区,那真叫让人住得舒心。




强化征收拆迁  活化土地资源


    为优化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加快建设美丽宜居辽源,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市住建局于2019年修订了《辽源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2019年12月3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的出台为规范我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依法征收、补偿得到了较好落实。2020年,制定了《2020年辽源市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实施意见》,确定了8个区域、20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任务,盘活土地资源。房屋征收和土地腾空工作中所坚持的征收先拆违和各部门齐抓共管原则,有效推动了仙城客运站东个人私自占用棚改征收腾空土地、华厦山水名居三期强制腾空房屋、欧亚北地块履行强制执行程序和泰信旧楼地块以及山语城三期危房应急避险拆除等问题的解决,特别是在仙人河综合治理工程中,仅用一个半月就完成了91户居民和21家工企户的拆迁工作。截至去年末,完成了华厦山水名居三期、山语城三期、泰信旧楼地块、向阳制泵厂宿舍楼、渭津河北岸、欧亚北一期、南部新城中心医院和人民大街南延伸段项目、仙人河南段综合治理项目、十四中扩建项目等12个地块的征收拆迁工作,共腾空土地148.75万平方米,保证了年度重点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
    市住建局围绕剩余8个地块的征地拆迁任务,以及今年新确定的11个重点建设项目,制定了《2021年房屋征地拆迁和土地腾空攻坚战实施方案》,重点征拆一建道口下穿铁路工程、红五星立交桥改造、琵琶广场、南部新城五中周边区域等13个重点建设项目地块征收,全力推进渭津河南岸、东山、农中、金属制品厂等地块土地腾空工作,以加快腾空土地招拍挂,收回土地征收成本、增加财政收入。截至目前,东山地块应征拆的730处院落已拆除718处,渭津河南岸244处院落已拆除184处,加快了土地出让进度。同时启动了仙人河盖板楼拆除工作,目前仙人河四段和八段盖板楼(河道上房屋)已拆除,建筑面积7606.53平方米,有效落实国家和省环保督察整改意见,确保仙人河综合治理项目有序顺利实施。




释放改革“红利”  优化营商环境


    “住建部门作为建设行业主管部门,近年来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契机,通过实行施工图联审机制,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实行并联办理、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等举措,全面打造便捷、高效、规范、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王魁祥说。
    施工许可手续前置办理环节由5个精简至3个;施工许可证审批要件由11件精减至7件;涉及住建系统的施工许可前置手续审批时限由法定的23日压缩至6个工作日;建设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由15日压缩至5个工作日……
    整合施工许可业务审批流程,全面开展并联审批,打造阳光下审批的优质营商环境;创新服务事项告知方式,将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的高频办事事项内容制作成电子告知单,方便办事群众和企业查看办事信息,获得认可与推广,极大提升了群众和企业办事满意度;减少、合并各办事事项办理环节和要件,全力推行承诺制度和容缺受理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创新施工图审查管理机制,大力整合建设、人防、消防、气象等多部门审查环节,依托“互联网+图审”,实现多图联审、技术审查与行政审核相分离等措施,提高审查效率;取消施工合同备案、改革投标保证金缴纳方式、建设工程公开招标的项目全部实现网上报名等措施,全面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积极与省住建厅沟通改进建筑业企业资质审批系统,于2020年6月实现资质证书电子化,企业资质审批彻底实现“零跑动”,为企业节省创业成本,缩短创办时间。




培育本土市场  促进产业发展


    “安居方能乐业。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不仅能够满足千家万户的生活需求,还能衍生发展和房屋相关的建筑业、房地产业。为此,住建部门完善配套服务,提升监管服务,促进这些产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王魁祥说。市住建局成立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对接,指导和督促企业应统尽统,鼓励和推动综合实力较强的建筑企业在我市设立子公司,实施本地化经营,增加本地税收;积极为企业申办子公司设置绿色通道,并协调工商、税务、统计等部门,帮助企业办理税务注册、统计入库等相关手续;对入辽经营的域外企业给予政策扶持,鼓励其与本市建筑企业联合投标;加大扶持本市企业力度,积极与省住建厅联系沟通,帮助企业提高资质等级,增加企业资质类别。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切实履行建筑业、房地产市场监管主体责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建筑业、房地产业市场秩序,加强预售监管,严厉整治市场乱象,有效保障了我市建筑业、房地产业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2020年成交商品房3801套,成交面积43.64万平方米,同比上涨2.87%;商品房成交总金额19.51亿元,同比上涨2.79%;全市累计完成建筑业产值35.71亿元,同比增长14.1%;完成建筑业全口径增加值34.35亿元,同比增长5.1%;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增加值占比全市GDP(429.9亿元)比重16.7%,对GDP贡献率13.5%,拉动GDP增长0.5个百分点,为我市经济运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精准靶向发力  推进村镇建设


    村镇建设工作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村镇建设能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市住建局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及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工作,以农村危房改造、脱贫攻坚住房安全有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和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为抓手,大力推进村镇建设,助力我市乡村振兴。
    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让困难户实现安居梦,是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2011年以来,我市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指标任务11812户,筑牢农村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屏障;多措并举助力脱贫攻坚,坚持以我市448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为工作目标,通过采用第三方鉴定确定安全、农村危房改造、公益性住房等多种形式,经第三方鉴定确定安全2354户、农村危房改造1212户、公益性住房146户、其他方式769户,顺利完成预定目标任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不漏一户一人;深入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采取“政府直管+市场化运作+自办保洁”的工作模式,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2.06亿元,设置垃圾桶43065个、封闭型环卫车辆77台、压缩型环卫车辆41台、电动车500辆、钩臂车7辆、垃圾池(房、箱)751个,实现主要干线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全力开展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为我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
    回看过去,市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勇于迎难而上,不断开拓创新,全面完成各项年度工作任务,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展望未来,市住建局将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在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加强房地产业调控等工作上下功夫,为实现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贡献住建力量。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徐楠 采写
    本报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刘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