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辽源现代职业教育集团——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投入力度,弘扬工匠精神,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李克强总理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创业创新、推动中国制造和服务上水平的重要基础。近些年来,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借鉴先进经验,努力建设高水平、高层次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要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的方向,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吸引更多青年接受职业技能教育,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建设,优化完善教材和教学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




    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使命。同时也是发展区域经济和文化的生力军,对发展本地区特色经济和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市的职业教育起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最早的原点和最大的亮点均来自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该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辽源矿业学院,多年来为社会各领域输送了大批职业技能人才。  
    2016年,辽源市委、市政府着眼职业教育长远发展,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在南部新城规划建设辽源现代职业教育园区。自此,辽源职业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以建促改” 夯实职业教育发展之基


    2018年9月,占地面积5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6万平方米的辽源职业教育园区正式投入使用。随后,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辽源分院、辽源工商学校、辽源第一职业高中、辽源技师学院等五所院校迁入园区,近12000名学生相继入驻园区。
    2019年,辽源现代职教集团有限公司成立,统筹管理园区内院校的发展建设、统筹专业设置、统筹管理后勤服务,开启了改革转型发展新路,旨在发挥产教融合“共融互通”平台职能,建设好、经营好、运营好职教园区的总体目标。
    自2019年以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连续两年招生突破3500人。目前,在校生为9662人,是吉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吉林省特色“双高校”,2020年就业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表扬。




“以改促融” 探索职业教育改革转型新路


    职教集团以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主体,大力推进校企互融,健全“党委领导、集团统筹、校长负责”的运行机制。坚持公立化属性、市场化运作,在“共建共享”基础上实现“共进共赢”。发挥职教集团产教“共融互通”的平台功能,赋予办学单位独立的办学自主权和经营管理权。
    在推进校企互融的同时,集团成立全市产教融合联盟,并命名辽源矿业集团公司等10家企业、3家医院为辽源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和“双师型”教师培育基地;辽源市第一实验小学等10所小学、辽源市第一幼儿园等6所幼儿园为产教融合教育实践基地。
    在此基础上实现设备互融,实习实训共享设备达1737台件;实现师资共享,近两年来院校之间每学期互聘教师均在50名以上;实现服务共享,园区内后勤保障由集团承担,提升了餐饮、住宿、文体活动的档次和服务质量。




坚持“以融促优” 提升办学质量培养优质技能人才


    集团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组建了乡村振兴学院、中德诺浩汽车学院等7家学院,建设了生产性实训基地。同时,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广泛开展培训。
    集团还牵头成立了“格局商学院”,面向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及员工开展培训。随后成立辽源乡村振兴学院,为乡村振兴打造服务平台。吉林省科技大市场辽源分场于2019年落户园区,两年来利用该平台开展培训13场,为1000多人提供咨询服务,培养技术经纪人10名,技术合同登记交易额达5000余万元。
    在集团协调推动下,职教园区与30余家域内外及其14家子公司牵手,共建组织机构、共同培训师资、共同编写教材、共同组织对学生的测评。建立了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了3.3万平方米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实训中心和3.6万平方米的现代健康产业实训中心,2万多平方米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今年主体全部完工,1.75万平方米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及4000平方米的产训一体化实训车间已经开工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我市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未来,辽源职业教育集团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中展现更大作为。




从参加比赛到自己承办比赛“我们为职院的成长骄傲”


    最美人间四月天。四月的职教园区,桃李芳菲,杨柳依依,正是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
    4月23日,2021年吉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BIM建模技能应用赛项在这里拉开帷幕。
    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陈平平在实训基地与格局商学院间穿梭忙碌着,细细的雨丝洒落在她利落的短发上,面对记者,她抬手将头发抿在耳后,干练中藏着洒脱。
    “今天这场比赛是我们学院建院以来首次承办省级赛事,将有来自全省10所高校、20支队伍的4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BIM建模也是我们建筑系首推的热门课程。”
    说起自己的专业,陈平平颇为自豪:“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设立于1971年,到今年整整50年了。50年来,我们的学子遍及全国各地,仅辽源市建筑领域,就有80%以上的工程技术人员出自我们学校。”
    “用‘英才辈出’四个字来诠释我们建筑工程系一点也不过分,只不过前些年受教学环境和条件限制,所有的赛事活动我们尽管成绩不俗、名次不低,但只限于参赛,却从未想过自己可以办赛。自打迁进新教学园区,不但规模大了,教学环境好了,设备设施也正在与国内一流接轨,这次承办省级BIM建模大赛是我们的初次尝试,未来,我们还将举办更多大型赛事活动,我相信,承办各类比赛是打造辽源职业教育名片的绝佳机会。”




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 量体裁衣 学以致用


    接地气的专业设置对于职业教育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元永固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老师,说起学院的专业设置,元老师如数家珍。
    他告诉记者,自己曾专门就辽源职业技术学院专业设置进行调研。2016年以前,学院设置十大类专业。2016年,增设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等9个专业。2017年,取消选煤技术等3个专业,增设临床医学、空中乘务等9个专业。2018年,取消建设工程管理等3个专业,增设无人机应用技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9个专业。2019年,取消文化市场管理专业,增设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航空物流专业(五年制),并细化专业方向三个。 
    在元老师看来,正是由于专业设置上的灵活多变,接地气、“冒热气”,才能让职业技术学院更聚人气、更有生气,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从元老师手中的2021年拟招生专业情况表上记者注意到,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共有20余大类81个专业面向社会公开招生。在这些专业中,既有传统的建筑工程、工程造价、机电设备,也有改造升级后的矿山机电与智能装备、煤矿智能开采、智能医疗装备,还有新增设的邮政快递运营、大数据技术、航空物流管理等。
    元老师认为,职业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根据本地区社会实际需要设立专业,目标明确、量体裁衣、学以致用。下一步,他们还在对照辽源的七大产业链,争取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




用“才”生“财” 以“财”养“才”“才财相济”才是生存之道


    4月22日,园区多功能报告厅,集团教育总监谢金田正与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辽源市硬笔书法协会主席郝智来先生调试音响、画面。
    这是一个可容纳500余人,室内举架高度10.5米,配有三块高清LED屏。其中,主屏面积为38.7平方米,边屏两块,面积为6.14平方米。舞台上所有系统都是先进的可控制的升降系统,智慧讲台集成了电脑功能、话筒、信号控制功能等,并且能实现与平台无缝对接,真正实现平板、电脑一体化功能。报告厅内还配备了奥威亚现场直播系统,直播现场配备了4个镜头画面,4个摄像头都具备云台功能,可旋转、可变焦。
    谢金田介绍说,这是我市目前功能最全、设备最先进的多功能报告厅。此次邀请郝智来先生为学生上书法讲座是报告厅投入使用后的“首秀”活动,以后将为园区各院校及面向社会提供学术报告、政府会议、文艺演出、新闻发布、影视放映等服务。
    和多功能报告厅的社会化运营模式异曲同工的是园区内建筑面积9895.3平方米的君健体育馆。该场馆分为上下两层,一楼包括自由力量区、私教区、格斗训练区、固定器械区、有氧器械区、台球娱乐区等。二楼为篮球比赛场区、羽毛球比赛场区、排球比赛场区、乒乓球比赛场区。其中,篮球场地的规格和CBA联赛的规格标准相同。场馆主要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师生员工以及外部人员锻炼和举行大型活动。
    该体育馆隶属吉林君健文化体育公司,场馆负责人彭凯告诉记者,体育馆3月24日刚刚投入运营。目前,办卡人数已近500人。下一步,他们将以此为基础,组织创办省内大学生体育运动俱乐部,起到打造自身品牌,带动园区发展的目的。
    采访中,职教集团负责人辛延凯表示,多功能报告厅和大型体育场馆的投入使用,是集团创建校内经营实体的探索和尝试。在他看来,职业院校创办经营实体,不仅有利于完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可以进一步优化地区产业发展环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还可以通过科学有效的运营管理,解决职业院校发展中的资金难题。
    辛延凯认为,职业院校要走用“才”生“财”,以“财”养“才”的运营模式,“才财相济”才是生存之道。



“以融促优”提升办学质量,培育优质技能人才


食堂一角

新建体育馆符合大型比赛规格要求

学校娱乐设施齐全,供学生使用

辽源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全景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王茵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夏景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