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语”大家谈

本报记者  王超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的城市形象和品位,丰富辽源城市文化内涵,更好地树立城市品牌,打造城市名片,提高辽源的影响力和文化实力,我市从上半年开始组织“辽源精神”表述语和辽源形象宣传语(简称两语)征集活动,目前已征集到4500多条。此次活动,针对这4500多条“两语”,百姓们各抒己见,纷纷表达着各自对“辽源精神”?的理解,对“两语”活动的意见和建议。
    刘兴涛  在我市机关单位工作的外地人
    “辽源精神”,按我一个外地来辽源工作五年的人的感受就是“新铁人精神”。
    这个“新铁人精神”就像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重新开垦出了肥沃的土壤。辽源的难点是资源枯竭,而恰恰是这一难点,造就如今转型的新辽源。辽源能立足城市根本,着力打造长春卫星城市,长辽新高速已建成,城市间时间节约将近一小时;着重招商引资,近几年引进过亿元投资的项目有很多;全力打造特色城市,规划南部办公圈,北部商业圈;多方位引进、扶持支柱产业。这些都是辽源的亮点,也都代表着辽源形象。
    孙  涛  市容局直属大队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城市人文内涵的浓缩和彰显,更是城市精神高扬的象征和旗帜。所以,大力发展城市的文化产业、宣传城市的文化形象,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市开展的“两语”征集活动,是非常及时和恰当的,作为辽源市民,人人都应重视和参与,更应该做到:明白、掌握、宣传,这样我们提炼和凝结的精彩表述,才会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总之,要集中万众力量,产生突出效果。相信我们这个活动一定能获得巨大成功。
    司艳平  东辽县医院宣传科
    “辽源精神”,应该是辽源这座城市的思想灵魂,是辽源市的一面旗帜,彰显着辽源的特色风貌,代表辽源的整体形象,对辽源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巨大的灵魂支撑作用。我认为我们辽源具有“质朴热诚、攻坚克难、追求卓越、创新发展”的精神。我市这次开展的“两语”活动非常好,通过“两语”的征集能很好地调动全体市民对城市精神的关注,广集民意,这也非常有利于“辽源精神”的弘扬。
    周日出  东辽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有自己的品位与内涵,更需要有自己的底气与个性,或古典、或内敛、或大气、或深沉……我认为,“辽源精神”是一种气场,更是一种正能量,它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是民心所凝聚的向心力,没有精神指引,就如同“盲人瞎马”、“履冰深渊”。政府把此次活动的发言权交给了“草根”百姓,更让“辽源精神”民主化、平民化、广泛化,听民声而知民意,集民智而汇贤语,各界人士的广泛参与和回馈,更体现了“辽源精神”与发展同步,与民主相融。随着辽源日新月异的发展,“辽源精神”在不断弘扬,不断提升,“两语”征集,更需要常态开展,不断注入新鲜语言的血液,常流常新。凝聚“辽源精神”是为了辽源明天更好地发展,打开门,迎进徐徐清风;走出去,张开融合臂膀,“辽源精神”,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