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辽源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辽源市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1年1月12日在辽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辽源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市财政局向大会书面报告《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1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提出宝贵意见。
    一、2020年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的预算,积极应对经济下行、有效税源不足、偿债压力加大等困难和挑战,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大力提质增效,更加积极有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力以赴打好“三大攻坚战”,有力有效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完成17.03亿元,同比下降2.4%,完成调整预算的100.7%。其中,市本级完成7.19亿元;龙山区完成1.87亿元;西安区完成0.5亿元;开发区完成1.01亿元;东丰县完成4.06亿元;东辽县完成2.4亿元。
    2、支出情况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137.98亿元,增长3.7%。其中,市本级完成45.08亿元;龙山区完成8.08亿元;西安区完成5.22亿元;开发区完成2.08亿元;东丰县完成38.23亿元;东辽县完成39.29亿元。
    3、市本级平衡情况
    市本级地方级收入7.19亿元,加上上级补助收入38.91亿元、债务转贷收入9.33亿元、上年结余收入12.91亿元、调入资金等0.45亿元,收入总计为68.79亿元。市本级财政支出45.08亿元,加上上解上级支出0.69亿元,债务还本支出、结转下年支出等23.02亿元,支出总计为68.79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做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2.91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4.71亿元。
    2、支出情况
    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9.92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11.06亿元。
    3、市本级平衡情况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4.71亿元,加上债务转贷收入、上年结余、上级补助收入等12.97亿元,收入总计17.68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06亿元,加上上解省支出、调出资金、年终结余等6.62亿元,支出总计17.68亿元,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三)社保资金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情况
    全市社保资金收入完成36.12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32.44亿元。
    2、支出情况
    全市社保资金支出完成41.52亿元。其中,市本级完成38.62亿元。
    3、市本级平衡情况
    市本级社保资金收入,加上上年结余、上级补助收入、个人缴费收入、利息收入等,与市本级社保资金支出,加上上解省支出、年终结余等,收支相抵,当年平衡。
    (四)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情况
    2020年初,辽源市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03.3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58.42亿元、专项债务44.89亿元。执行中,政府债务增加23.85亿元,一是获得省政府发行的地方政府新增债券12.28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券12.28亿元;二是获得再融资债券11.57亿元。其中,再融资一般债券9.75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1.82亿元。执行中,使用再融资债券、财政资金等偿还到期政府债务本金12.05亿元。2020年末,市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15.1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57.94亿元、专项债务57.17亿元。
    2、地方政府债务限额情况
    省政府批准辽源市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124.0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63.57亿元、专项债务60.49亿元。2020年,末市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比省政府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低8.95亿元。一年来,本级财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强化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均衡平稳。一是加强财政与税务部门协调,实现信息共享,认真做好税源调查工作,加大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重点税种的监管力度,做到应收尽收。二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进一步加强收入征管力度,狠抓非税收入,确保及时征缴入库,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努力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制定了《辽源市促进区级收入增收奖励办法》和《辽源市重点纳税企业奖励办法》,对区级上划市级收入增量部分按比例返还区级,充分调动区级政府培植财源、组织收入积极性,对于纳税大户地方级增量部分给予适当奖励,激励企业纳税增收,有效促进税收收入与经济协调增长。
    (二)积极争取资金,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积极克服我市财政运行困难、财力紧张、债务压力大、刚性支出不断增加等困难,加大各部门协作配合力度,大力向上争取资金,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76.36亿元,比上年增加22.52亿元,增长41.8%。有效弥补我市财力不足,缓解财政紧张压力,确保工资发放、机构运转和重大民生政策落实,切实提高财政保障能力和对经济社会支撑作用。
    (三)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财政保障力度。一是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要求一般公用经费中的办公费、会议费等压减10%,项目支出控制数压减10%,“三公”经费预算压减3%左右。要求各部门2020年定额经费压减10%,专项业务费压减20%,压减部分将由财政收回,统筹用于“保基本民生”“保基层运转”。二是努力压减存量资金规模,2020年,清理盘活财政和部门存量资金3876万元,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三是以“六稳”“六保”为出发点,统筹安排社会事业发展资金,保证我市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05亿元;公共安全支出3.31亿元;教育科技和文化支出4.7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8.3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14亿元;农林水支出1.35亿元;节能环保支出3.91亿元。总体看,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力度明显增强。
    (四)多措并举,全力以赴助力三大攻坚战。一是有效防控政府债务风险。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规范债务申报流程,完善债务报告和公开制度,健全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规范债券资金管理,利用政府债务监测平台,全流程掌握债券发行、支出过程,动态跟踪债务余额变动情况,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债务风险底线,全力降低政府债务风险。二是及时拨付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相关资金,全年共计拨付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项目资金3.26亿元,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按照要求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拨付到位,全年共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173.71万元,推进扶贫政策落实落地。
    (五)加强财政绩效管理,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强化制度体系建设,在不断充实完善《辽源市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等既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辽源市市级财政支出事前绩效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树立了绩效管理理念,编写了《预算绩效管理知识手册》。积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从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实行绩效运行与预算执行双监控、深入开展绩效评价以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等方面着手,推进落实全过程绩效管理。2020年,对我市的75个部门和41个项目开展了绩效评价,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很大提高。
    2020年,全市财政工作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预算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预算执行中仍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受新冠疫情、有效税源不足、税收收入持续下降、部分重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理想等因素影响,财政增收任重道远。二是“六稳”“六保”“三大攻坚战”、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有增无减,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增加,财力缺口加大,财政支撑能力较弱。三是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任务仍然非常艰巨。以上问题和困难有待于今后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二、2021年预算草案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之年。做好全市财政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2021年,全市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全面落实各项财政改革政策,树牢过“紧日子”思想,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支出,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按照上述原则,编制了2021年预算草案。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地方级收入预期17.9亿元,增长5.1%。其中,市本级预期7.55亿元,增长5%。
    2、支出预算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109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1.1%。其中,市本级安排44.07亿元,比上年计划下降2.3%。市本级主要支出安排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43亿元;公共安全支出3.56亿元;教育支出3.95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3.4亿元;卫生健康支出3.36亿元;城乡社区支出1.86亿元;农林水支出1.68亿元;住房保障支出2.8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1、收入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期11.94亿元,下降7.5%。其中,市本级预期3.87亿元,下降17.9%。
    2、支出预算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6.94亿元,下降10%。其中,市本级安排8.49亿元,下降23.2%。
    (三)社保资金预算
    1、收入预算
    全市社保资金预算收入预期15.74亿元。其中,市本级预期13.22亿元。
    2、支出预算
    全市社保资金预算支出安排14.35亿元。其中,市本级安排12.08亿元。
    三、2021年财政重点工作
    2021年,全市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各项挑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政策,着力培育厚植财源。一是抓政策落地。按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要求,做好财源建设和收入管理工作。用足用好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继续加大减税降费力度,保护好市场主体,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二是抓财源培育。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强化税源培育举措,大力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挖掘潜在税源、开发增量税源。三是抓争资争项。围绕上级财政支持投资领域,紧扣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全力做好项目争取工作。四是抓实征管举措。大力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力度,加快处置闲置、低效资产。多渠道筹措资金,继续清理结转结余资金,加大各类结转结余资金盘活使用力度。
    (二)进一步加强管理,着力优化支出结构。一是从“紧”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约束力。按照“有预算不超支,无预算不开支”的原则,切实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约束力。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厉行节约的思想,从严从紧编制部门预算。二是强化统筹。加大部门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对于预计结转资金规模较大的项目,不再安排或减少预算安排。继续清理整合专项资金,取消政策到期、预定目标实现等已无必要继续实施的专项,及时调整无法完成目标、执行严重滞后等绩效低下的专项,切实整合政策目标相似、资金投入方向类同、资金管理方式相近的专项。三是着力压减。大力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非急需项目支出,集中财力投向教育、就业、医疗、保障房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三)进一步强化监控,着力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一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管控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要求。按程序将债务收支纳入预算管理,严格将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资金列入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库,管好用好专项债券资金,坚持“资金跟项目走”,优化投资结构,提高使用效益。二是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严格落实化债计划,采取有力措施化解存量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严禁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对发现的违法违规举债融资行为,按照终身问责、倒查责任的要求,依法依规实施问责。三是注重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强化全口径债务动态监测管理,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做好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工作,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四)进一步抓好改革,提升财政治理能力。认真贯彻《预算法》,落实好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深入推进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落实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部署,不断提升财政管理的质量水平。严格落实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要求,按照“五统一”标准,将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决算和财务报告、资产管理、债务管理等业务环节按一个整体进行规范整合。深入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加强项目库建设管理,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强“四本预算”、年度预算与中期财政规划的有机衔接与统筹联动。深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拓展预算绩效管理深度和广度,按照勤俭办事的原则,科学设置绩效目标,实施绩效目标“开门”评审,推进绩效目标编报合法合规、真实完整、科学可行。
    各位代表,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征程呼唤新作为。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担当的品质、务实的作风,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确保2021年财政预算目标任务圆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