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市场保供应 要让市民吃得放心又舒心

节日市场保供应 要让市民吃得放心又舒心


编前语:
    随着春节的临近,过年的气氛越来越浓:勤快的妈妈们早早地开始了年末大扫除,有仪式感的大人们也正琢磨着给家人准备新衣和礼物,那些做事喜欢提前规划的人更是早早地开始筹备相应的年货。辽源的大小商铺里也出现了大红灯笼、春联、福字等抢眼的红色,新鲜果蔬和各类美食更是摆满货架,待人挑选,整座城市已经开始散发着新春的味道。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辽源百姓备年货的方式也正在改变着:从过去的一门心思赶在年前大量囤肉、囤菜,到现在的更喜欢选择新鲜、健康食品,以及年轻人喜欢的糖果、零食、坚果等休闲食品,市民们养成了少囤少浪费的健康消费习惯。但近期辽源周边疫情变化无常,市民们难免会担心疫情防控工作是否会给城市供给带来不利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走访我市市场和商家、农户们,与市民一起了解我市最近的市场供应情况。



仙城物流园区内,鲜菜供货渠道稳定,价格较为平稳

各大市场内,来自各地的蔬菜有60余个品种,丰富了百姓“菜篮子”

城市周边日光蔬菜大棚内,反季蔬菜长势良好,保障居民的“菜篮子”供应

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对食品消费环境的监管,全力打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采购来全国各地的果蔬,完全可以满足我市城区百姓的日常生活需求

各大超市货物储备充足

    市场监管部门以“集中监管、风险监测、执法检查”三位一体管理模式,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坚实防线




仙城物流: 货源有保障 价稳防控严


    辽源市仙城物流园区一直被辽源百姓称为“大市场”,作为果蔬批发市场,因园区内的商品质优价廉,货源又充足,不仅为辽源供应着源源不断的蔬菜水果,还是周边一些地区采购果蔬的首选。临近春节,一辆辆运输车通过园区的检测登记后驶入院内,车内满载的果蔬被分装后又被顾客挑选打包运走。据园区副总经理于龙介绍,为保障我市春节期间的市场供应,园区内的商户采购员基本驻扎在各个果蔬产地,如果某地区产品供应不足,也会及时在其他地区的同类产品进行采购。园区还提前储备了不少白菜、苹果等家庭常备的果蔬单品,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对于果蔬价格更是每天采集后报送各相关单位,并与园区内商户签订协议,保证疫情防控期间不乱涨价。
    作为辽源地区果蔬批发市场,仙城园区严格管控着出入车辆及人员的防控工作。不仅做到每辆入园车辆及人员都先检测后入园,还必须证票齐全,确保任何一辆车上的人员及产品都可直接追溯到产地。为应对疫情防控升级等突发状况,园区已提前储备了大量的消杀用品,制定好防控预案,有了去年防控工作的成功经验,一定可以让辽源百姓吃上放心菜、平价菜。




吉春路市场: 严加防控 做好服务


    吉春路市场,为辽源的老牌市场,多年来一直稳定地为辽源市民供应着样式齐全、品质优良的生鲜肉类及果蔬。也正因为吉春路市场内产品齐全,鱼、蛋、肉等生鲜产品长期稳定供应,市场客流稳定、购买人群涵盖面广,所以对疫情防控工作格外重视。春节临近,吉春路市场内往来人群增加,产品交易量也逐步上升,如何做好节日市场的供应和保障工作,对此,吉春路农贸市场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红卫给出解答:“加强环境消杀和人员检测,做好市场内功能分区,使货运通道、顾客通道分离,在日常服务中把风险降到最低。”他们重新规划了市场出入口,单设运货通道,对工作人员和商贩,不仅在市场出入口设点专人检测,每天还对经营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并一日两次对市场的销售人员进行巡回检测,以保障经营场所的环境安全,让市民们可以放心来此采购。




蔬菜大棚: 蔬菜充足 供应周边


    在龙山区向阳村村民董玉国家的大棚内,绿油油的蒜苗正按种植日期的远近,从高到低整齐地排列在种植池内,一批批成熟后将被收割送往村里的合作社,统一发往市场准备出售。董玉国是多年的老种植户,家有两座蔬菜大棚都是种植的蒜苗,一年四季不间断地产出蒜苗,供给辽源及周边地区的市场。今冬董玉国共进入大蒜十三万斤,平均每天稳定产出三四百斤的蒜苗,向阳村书记曲景芳介绍说:“村里像他一样的大棚种植户还有很多,仅蒜苗一个单品的日生产量就能达到五六万斤,供应辽源地区市场是绝对没问题的。”
    据了解,我市市场上销售的蒜苗、油菜等“小叶菜”,基本上是由辽源周边的蔬菜大棚生产的,因为有着多年的种植经验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辽源市场上的“小叶菜”不仅质量和货源稳定,价格波动也很少,多年来一直保障着辽源及周边地区百姓的菜篮子。




天成超市: 货足价就稳 少有大波动


    前些天的辽源果蔬市场价格突然出现一定幅度的上涨,临近春节出现这种价格波动,让辽源老百姓难免有所担心,更是引发了一些市民抢购果蔬蛋品,并让本就有些上升的价格又往上涨。对此,在辽源市区拥有18家店铺的天城平价生鲜超市老板朱晓峰说出了自己的分析:看似整体上涨的果蔬价格其实与去年同期相比不仅没有增高,反倒有所下降。而市民们看到的葱、蛋、白菜等产品的价格上涨,是因为这些单品或是主产地受灾,或是极寒天气影响了产量,或是周边地区发生了小规模的抢购,总结来说都是因为货源不足所导致的价格上涨。而这些商品随着其他地区的同类商品被运送调配到辽源地区,大量货源进入辽源市场后,价格自然而然地会有所下降。仅拿天城超市自己来说,因为有着自己的供货渠道,超市为预防疫情变化带来的货源影响,早就大量选派采购员到各大果蔬产地驻扎,一片产地、一根运输线突然断掉,就会立刻从其他地区进货,不会影响超市产品的正常供应。对此,朱晓峰还特地给市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他说:“如今各地都有大型种植基地,尤其春节是消费高峰,生产量和经销商自然会早早做好准备,即使是冬天也不影响果蔬的供应产品货源足,价格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




商贩: “别看我摊小 种类全着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辽源市民的餐桌上菜色更加丰富,不敢说世界各地都有,至少大江南北的特色食物大多能买到。而大家平日里在选择购买食材时,也更多地考虑到健康等方面因素。眼下临近春节,为迎合百姓购物需求,辽源市场上更是出现许多平日难得一见的产品。吉春路市场内,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经营的王淑彩指着自己摊位上的商品,笑着对记者说:“别看我这儿地方不大,品类可是有七八十种呢,不光有大家常吃的白菜、黄瓜、西红柿,还有比较少见的儿菜、茴香和芦笋,现在不比过去,进货的渠道多、品种全,保管让老百姓能买到想要的。”对于疫情变化是否会影响到产品销售,王淑彩也表示自己对国家有信心,她说:“有国家在呢,去年疫情突发时我们都没啥大事,这回有了准备更是没有问题,我相信不会给百姓日常生活造成太大影响,大家放心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给国家作贡献。”




监管部门: 稳市场 保供应 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保障节日市场的安全稳定供应,我市市场监管部门纷纷行动,从食品安全到市场经营,每个环节都进行严抓严管,确保市民能吃上放心菜。
    据了解,市市场监管局不仅在冷鲜食品上进行重点检验,除要求经营者必须检验检疫等相关票证齐全,以保证每一份产品都可以直溯源头,还积极与经营服务单位互相配合,做好环境消杀和防疫宣传工作。做到对经营业户宣传到位、指导到位、监管到位、处罚到位。
    尤其是近期辽源周边疫情变化无常,除日常的监管工作外,市市场监管局根据上级要求,着重开展以下工作:对生产经营进口冷链食品实行提前报备制度。凡从境外(含省外)购进进口冷链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食品预计到达24小时前,向目的地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报备。设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各县(市、区)结合实际设立“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总仓”。所有进入省内进口冷链食品,必须全部进入指定总仓。全面落实各环节预防性消毒措施。各物防组成员单位依据本部门职责做好预防性消毒工作。所有进口冷链食品无“三证一码”不得上市销售。按规定做好核酸检测监测工作。对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相关环境、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全面加强进口冷链食品溯源管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吉冷链”系统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数量、位置和各种资质证明材料等数据信息精准掌握,确保所有进口冷链食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一键查询。严格组织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对拒不执行疫情防控措施的,要实行“三个一律”,一律停止生产经营;一律上限罚款;涉嫌犯罪的,一律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各市(州)“物防”成员部门在制定市级进口冷链食品阳性样本应急预案的同时,要指导督促所辖县(市、区)建立健全进口冷链食品阳性样本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充分发挥联防联控机制作用。各级“物防”工作组要建立完善好各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制度,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进口冷链货物和国产冷链食品防控参照执行。所有境外入境物品都要落实预防性消毒措施。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刘红娇 采写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刘鹰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