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德装在心中 文明贵在行动

公德装在心中 文明贵在行动


    《论语》:“不学礼,无以立。”公德心约束着人们日常行为。人类社会是群体性社会,大家共同生活在一个空间里,要爱护我们生存的环境,要尊重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做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遵守社会公德,这样才能被人尊重。人之立身,所贵者在德。在当今以德治国、依法治国的形势下,发扬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社会公德更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行业、一个地区的道德水平如何,影响自身形象,也影响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其实,较高的道德水准也是一种生产力,它可以大大改善人们的精神状态和心态,优化包括投资环境在内的人文生态。因此,加强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迫切需要。 




    用公德心点缀公共空间


    公共场所是一个社会公德水平的集中展示平台。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谁都难免穿梭于各个公共场所,和其他社会成员在这个空间有所交集,每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此相互影响。而个体行为所折射出来的社会公德高低,会如水面上的涟漪轻轻地扩散开去。虽然社会公德涉及的只是一个社会共同体中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但它是公共关怀和公共精神的基础,其价值和意义,怎样高估都不为过。
    社会公德的供给不足,使公众已有的生活质量降低,这表现在大大小小的公共场所、公共设施和环境被人为损坏。面对很多市民反映部分公共场所存在不文明现象,我们在强调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要加强监管的同时,是否更应该检讨一下自己的行为呢?小区健身器材被肆意破坏,公园里随手丢弃垃圾,公共场所自顾“吞云驾雾”。即使在管理人员直接监管下,仍有小部分市民表现出不文明行为,依然我行我素,在公共场“肆意妄为”。当然,在拷问社会公德缺失的同时,我们也能看到诸多令人欣喜之处:自觉排队、车行无信号灯路口让行人、守时不迟到等也渐渐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
    因此,我们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应该加强市民自我修养的提升,这样,不文明现象自然就会减少,甚至消失。我们应该发扬良好的主人翁精神,关心爱护公共场所。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公共场合看到有人大声说话、大声打手机,餐馆里的众声喧哗就更不用说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未能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区分开来。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而良好的公共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法律来约束,更要靠道德来维护,要靠文化来传承。




    厉行节约  弘扬社会公德


    有些人吃饭要满汉全席,喝水要高档饮品,衣着要大腕名牌,随意的铺张浪费,还美其名曰“不差钱”,这种讲排场、比阔气、搞攀比的陋习让人心痛,要知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古至今,无论是朝代更替还是社会发展,勤俭节约都以其重要的地位成为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既是做人的美德、为人的素质体现,也是治家的法宝、富国的善举良策。它是一种传统,也是一项准则。勤俭节约是对广大劳动者辛勤劳动的尊重,所有的财富都是人们辛勤劳动成果的结晶。对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我们务必爱惜,决不能有丝毫的浪费。
    节约与否不仅是生活习惯、生活小节问题,更是思想道德境界的问题。每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都凝结着劳动者的心血与汗水。我们有效地、合理地、节俭地使用和消费物质财富,从本质上说是对劳动的尊重,是对劳动人民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节约是一种社会公德。事实上,思想道德境界越高,越崇尚节俭;思想道德境界越低,越追求奢靡。
    勤俭节约是一种精神,无论在生活条件艰苦还是生活条件富裕时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不管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到什么程度,珍惜劳动成果都是一种社会公德,也是公民应尽的义务。




    尊老爱幼  展现道德之光


    尊老爱幼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老人、关爱儿童已成为一种社会文明风尚。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儿童时代,每个人也都有老的一天。一代代人由小孩儿到老人,不管是过去还是当今社会,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弘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所以说,尊老爱幼也是敬重自己的表现。是否尊老敬老,从一定意义上检验着社会良知。其实,尊老爱幼有时只是一句真诚的问候、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理解的眼神、一次温柔的搀扶……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美德。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尊老爱幼的事例,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的心灵。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也是公共场所礼仪的原则之一。众所周知,公共场所礼仪体现社会公德。在社会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礼仪可以使人际之间的交往更加和谐,使人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公共场所需要注意的礼仪很多,但是只要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端正个人心态,不断增强个人道德修养,便能够感染身边的人,推动社会公共文明的进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不断提高社会公德意识,自觉从小处着手,从尊老爱幼、礼让他人做起。公共场所的文明与每一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有大家共同努力,从点滴做起,从细微入手,不断养成社会公德意识, 自觉摒弃不良习惯,文明做人、礼貌待人、文明行事,尊老爱幼才能使整座城市文明水准更上一层楼,让整个社会展现道德之光。




    垃圾分类是“公德”也是“私德”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活垃圾的受害者,垃圾山吞噬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后果是要我们自己和子孙后代来承受的。就此而言,我们每个人都有治理垃圾公害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都可以通过垃圾分类来战胜垃圾公害。垃圾分类,举手之劳。是严格实行分类,还是一股脑一抛了之,其实,分出的是人们的社会公德心的差异。
    一方面,垃圾分类工作推行至今已近两年,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成体系,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也越来越高,分类习惯逐步养成,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赞誉,这值得给大家点赞。另一方面,不参与垃圾分类的人还占很大比重;环卫工人反映的乱扔垃圾问题,也一定程度存在。也有少数市民觉得垃圾分类给自己平添了一些麻烦,出于种种考虑,总是忽略垃圾分类。乱扔垃圾,不能简单地认为自己的不良习惯而已,是个人的事。实际上,乱扔垃圾不但破坏了大家共同的生活环境,有损城市整体形象,也有损个人的德行和素质,是有百害无一利。正在施行的垃圾分类简单地来说是可回收物与不可回收物的分类,草纸废纸、玻璃金属等皆是可回收的资源,而受过污染的纸料、果皮菜叶、电池等皆属不可回收物的范畴……这举手投足之间,都在印证我们的公德心。垃圾分类是物质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部分,这项建设没有终点,但现在需要我们走上起跑线。
    垃圾分类不是一种任务,而应该成为习惯。它需要你我观念的变化。人的变化既在瞬间又不在瞬间:当即下定决心要去改变,成效必然可以被发现,而若要彻底变化,我们必须要长久坚持。这对我们的生活甚至整个社会的环境是非常有意义的。垃圾分类,分出一分文明;垃圾分类,分出一分环保;垃圾分类,分出一分和谐。作为有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公民,垃圾分类必须从我做起、一点一滴做起。




    让孕育道德的土壤更厚实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公民道德的好坏,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影响着一个民族事业的兴衰。一个人的言行,往往表现出个人素质的高低,进而影响整个集体的总体素质状况。一个公民是否爱护公共设施,从小处讲可以反映出一个人道德素质的高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等众多领域都处于转型期,公众对社会公德的需求呈加速扩张之势,而如何让道德的土壤厚起来,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
    如何更有效地推进社会公德建设?难就难在我们的潜意识里能否给社会公德留下重要位置,难就难在举手投足间能否保持住对社会公德的那一份坚守。在一个共同体中,社会公德等社会资本积累越深厚、供应越充足,社会成员间互利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社会和谐稳定的可能性也就相应增加。社会公德不会因使用而减少,但会因不使用而枯竭。社会公德可无限积累,具有可再生性、会因大范围的频繁使用而增加其价值。通俗来说,就是道德建设需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国家者,积人而成。遵守社会主义道德既是觉悟,也是义务,道德大厦的建设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添砖加瓦。从保护环境我先行、把文明礼仪带回家开始,主动引导、规劝身边的家人、朋友、邻居不说脏话、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文明上网,自觉废弃日常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构建和谐社会,既要有刚性法规制度强行入轨,更要靠柔性的社会公德来支撑调节。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德,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举手投足,多一点认识、多一点行动。从而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积极氛围。    
    康德曾说:“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件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件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相信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大力提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会取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精神之花必将灿烂绽放。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祝琪尧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