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报告

我看报告


勇于担当 坚守责任
本报记者 张莹莹


    市人大代表:刘扬
    《政府工作报告》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既有对目前困难现状的清醒认识,又有对“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信心和期待。报告中提到“极不平凡、极不寻常”“排除万难、激流勇进”等话语,既表达了我们过去一年克服重重困难的艰难,又展现出辽源市委、市政府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疫情当前,我们将勇于担当、立足本岗,全身心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精细化管理 提升群众幸福感
本报记者 于芯


    市人大代表:崔玉巍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狠抓城市精细化管理”,我认为这是市政府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一定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好,提升群众幸福感。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社区的建设和管理的升级。作为街道的党工委书记,我们在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中,要立足长效常态,依法解决城区祭祀烧纸、燃放烟花爆竹问题和建立违法建设查处、老旧小区改造后物业管理长效机制,为老百姓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有效提升城市的宜居品质和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与机遇赛跑 与时代同行
本报记者 付晓娇


    市政协委员:胡涵斌
    《政府工作报告》思路清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过去的一年,全市整体工作有亮度、应对疫情有力度、经济发展有新度、“三大攻坚”有精度、改革创新有深度、民生改善有温度、自身建设有高度,为我市在全省争先进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为一名年轻的市政协委员,我要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认真履行政协委员职责,在新的起跑线上,迅速起跑、努力奔跑、敢于领跑,与机遇赛跑、与时代同行。




履行职责 不负使命
本报记者 赵强


    市政协委员:鞠胜
    《政府工作报告》务实,方向明确,紧扣大局,振奋人心,总结成绩实事求是,令我备受鼓舞,更对辽源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是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自己政协委员的职责,不负使命,把责任扛在肩上,勤勉开拓、努力进取,出良谋、献良策,为推动辽源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展望未来 齐心奋进
本报记者 徐楠


    市政协委员:陆子怡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感触颇深。报告不仅明确了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更体现了政府执政为民的理念。创造辽源的美好明天,需要大家齐心奋进、共同开拓。心有所向方能矢志以往,奋进不怠方能创造辉煌。我相信,辽源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会愈加美好。




从报告看新担当 展新作为
本报记者 祝琪尧


    市政协常委:钱文
    认真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后,代表委员们说体会、话未来,让我深受鼓舞和振奋,深知作为政协委员,身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崇高。报告目标任务积极稳妥、思路举措切实可行,政治站位高、充满责任担当、全面提振信心。今后,我将以实际行动履行委员职责,不断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辽源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