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辽源好人好事系列专版——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做一次好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地做好人好事。我们辽源人胸怀宽广、向上向善。多年来,全市各界涌现出一批又一批“辽源好人”,他们来自方方面面,做出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好事。每年的“辽源好人”评选虽然名额有限,但辽源人的凡人善举却不计其数。今天,本报就将那些不为人知的“辽源好人”的故事讲给你听——




勇担社会责任  追寻自我价值
——记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邢天宝


    邢天宝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8年被分配到辽源市第三制药厂成为一名工人。那时,他无法忍受这种枯燥乏味的工作,想去施展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第二年,他努力成为了药厂销售员,不到两年时间,他就熟悉了所有的药品销售市场和销售渠道,同时也与一些药厂建立了良好的诚信和口碑。2000年,国家改革要将国营企业民营化承包制,邢天宝拿到药水车间的承包权。承包药水车间的利润只能勉强维持生产和工人工资,但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他学会了管理,并对市场经营有了更深的认知。
    2011年末,邢天宝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吉林省华纺静电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从药厂生产到生产汽车内饰用纤维,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公司成立初期租赁龙山开发区孵化器内生产厂房为生产车间,邢天宝主抓生产、管理、销售。公司生产的纤维新材料在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和净化材料行业,广泛应用于对环保指标要求较高的领域,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和净化材料行业,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邢天宝在创业致富中不忘创新,在知识爆炸、本领恐慌的竞争时代,能力素质越来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无论是在生活上、思想上、行动上、工作上,邢天宝都以一个高标准、严要求来约束自己。定期总结自己在工作上的不足,以便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规划。2017年初,公司购买2万多平方米土地新建厂房和办公楼,新增两条生产线,并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费用从占公司销售额1%提升到5%。公司还通过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行业技术中心等建立横向联合,同时大力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先后与天津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华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产学研技术合作。截至今年6月,公司现有授权发明专利7项,受理发明专利22项。
    邢天宝不仅是一位企业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更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邢天宝带领公司于1月29日部分复工复产,2月1日实现全员复工,24小时全员加班加点生产疫情防护口罩用静电无纺布和静电纤维材料。同时,公司生产的静电无纺布的原料PP静电纤维,以每天10吨的产量生产供应全国各省的口罩生产企业和过滤材料企业。平时,邢天宝也一直热衷于各种公益事业,不仅个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还在我市举办的城市节中,以企业名义连续两年为城市节捐款20万元,为社会尽企业的微薄之力。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
——记龙山区东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李振忠


    李振忠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基层卫生工作。抗击疫情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龙山区东吉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李振忠,正是千千万万疫情防控战士中的一员。
    2020年1月23日,龙山区对辖区内所有武汉返辽人员进行全覆盖排查和入户随访。“主任,我是医生,首批的随访我去!”李振忠第一时间向领导请战,加入全系统疫情防控突击队。最初的排查期,每天都有社区排查和大数据反馈的武汉返辽人员名单,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医务人员接到任务就必须第一时间入户登记、测温、随访……责任艰巨又充满危险,但每一次李振忠都冲在前面。
    1月28日开始,龙山区各医疗机构轮流到火车站值班排查外返人员,李振忠又是第一个申请去车站值班。第一个班,他整整一夜没合眼,接待十几个车次的外地返辽人员。当天际的第一抹曙光升起的时候,他疲惫的身影依然忙碌地穿梭在留观室、联合工作间、发热隔离室、体温检测处,观察每一位返辽人员的身体状况,接待好每一班次列车归家的辽源人。李振忠告诉他们既然回家了就请安心,配合医务人员工作,做好身体检测,做好自我隔离。他用自己的行动温暖着、感召着所有人,他做到了站好每班岗、把好每道关。
    疫情防控工作以来,李振忠一直冲锋在前,由于妻子也是基层医生,他们的两个孩子只能交由父母照顾。在疫情防控进入“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关键时期,龙山区基层卫生人以梯队接力的形式派驻医务组执行任务,医务人员紧握“接力棒”逆流而战,全身心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在隔离点内,李振忠挑大梁,合理安排防控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隔离人员的思想工作,在他的协调和安抚下,隔离人员的情绪稳定了,也配合隔离工作了,在他的指挥下,宾馆隔离工作有序进行;在舒兰疫情暴发时,在人员短缺的情况下,他一次又一次主动请缨,去宾馆执行隔离防控工作。他24小时待命,登记造册、体温监测、咽拭子采集、便样采集、血清采集、心理疏导和点位消杀、应急疏散、信息报送等工作,一刻也不曾松懈。他对隔离者耐心地询问、细心地照顾,得到隔离人员的赞许和认可。他在微信上用最实在、最贴心的话语,化解隔离人员的焦躁不安和忧虑。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都可以看到李振忠忙碌的身影,走路都是带跑的,不是在预检分诊,就是在隔离点。由于他4次进入隔离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每一期进入隔离点的医务人员他都认真指导,严格培训,一旦有突发情况,李振忠随叫随到。
    目前,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常态化,与疫情的战斗仍在进行,李振忠依然忙碌地穿梭在单位的各个角落,一如既往地发挥他的“多功能”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




平凡人的奉献和担当
——记龙山区福阳社区居委会主任 王晓兰


    今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面积暴发,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紧急防控状态。来自最基层的工作人员组成防控疫情的严密大网,以小区为单位进行隔离防控,不仅要将防控工作细致到每一辖区居民,还要关心居民们的生活困难和精神状态。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牢牢将人民的安全放在心上、扛在肩上。龙山区福阳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晓兰就是其中之一,她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铭记于心,在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作为居委会主任,王晓兰首先要做好“指挥员”。她带领所有网格员挨家挨户入户和打电话排查外地返辽人员、到辖区各处张贴宣传单、给居家隔离人员送食物……作为团队中的老大姐,她还是一名“心理疏导员”。连续的奋战,消磨了一些网格员的斗志,一向积极乐观的她对大家说:“等疫情结束后,兰姐带你们下馆子吃肉去!”网格员们哈哈大笑后重新振作,再一次投入紧张的“战斗”。王晓兰知道,大家少的不是一顿肉,而是鼓励。作为网格员,她更是一名“战斗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她像一名战士一样,每天早上7点30第一个来上班,晚上11点最后一个下班,每天将外地返辽人员汇总上报,所有上报人员她都熟记于心。有时同事看着心疼,劝她休息半天或者早点下班,她却笑着说:“抗‘疫’的路上,怎么可以少了我。”
    责任越大,任务就越重。社区作为疫情防控工作的一线,每天有数不清的居民情况需要排查,有数不清的宣传任务需要落实,就算是一名战士也没办法分身。这时,王晓兰的家人在她的带动下也都参与进来,成了社区的“工作人员”。她儿子主动帮助大家打电话排查外地返辽人员、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王晓兰的丈夫听说社区领导要去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家中走访时,社区却没有任何防护用品,只有一层薄薄的口罩,他就想办法弄来了稀缺的护目镜和专业N95口罩。他说:“社区的同志们不仅是同事,更是家人,请大家都保护好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得到家人支持的王晓兰更是干劲儿十足,她说:“有人与我并肩同行,我很幸运。”王晓兰与所有社区工作者都一样,他们干的是小事、平凡事,但在疫情防控战线上,点点光亮汇聚的光亮可以照亮黑暗,那点点光亮,就是像王晓兰一样平凡人的担当和奉献。




守三尺讲台  育桃李芬芳
——记龙山区寿山镇三合小学教师 王锦华


    她,徜徉教育天地,守望爱心家园;她,躬耕三尺杏坛,传递快乐课堂。她就是中共党员、龙山区教育局派驻寿山镇三合小学支教的王锦华老师。
    二十四载辛勤执教,二十万字著作立身。王锦华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从一名青涩的师范生成长为吉林省骨干教师。作为班主任,她致力于营造书香班级,让学生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一届学生都在她的引导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她的课堂重积累、重感悟、重迁移,让一个个生命和文本对话,和同伴交流,和老师互动。她让孩子的心灵闪耀诗意;她让学生的童年迸发活力。
    王锦华不仅是班主任,还承担着龙山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任务。根据工作室成员单位不同,时间管理不同的情况,她确定了集中学习与分散研修相结合的研修策略,设定了“互联网+名师”的管理创新思路,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新时空、新环境,网上理论学习,微信群研究,探讨学习方式和课程教学模式的变革,她带领着一群能干、好学,对教育勇于探索和追寻的年轻人开启语文教学的奋进之旅,丰富自己底蕴的同时也在全区起到了专业引领的作用。
    2019年8月,王锦华申请到龙山区寿山镇三合小学支教。她带着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来到了这座位于寿山镇的小学,努力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作为区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组织工作室牵手寿山中心校,引领语文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她为全镇教师做示范课,将教研、科研、教学有机结合,通过基于教学问题的教研活动,将教学问题变成科研课题加以研究,促进全镇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区后备干部班的学员,她引荐后备干部班第二学习小组将实践基地落户寿山中心校,与全镇村小校长座谈,了解基层领导干部的工作感受与问题困惑,多方面,多角度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建议,做出解决方案;在班级管理中,她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情况,走访每一位留守儿童,针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她总是走到学生中间,蹲下来和孩子们聊天,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变化就及时当众表扬,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亲情与关爱,她对待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习不再成为他们惧怕的事情。她用耐心和智慧成为学生成长路上最好的陪伴者。相信王锦华老师会在静待花开的教育之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美好。


    本版稿件由龙山区宣传部提供 
    本报记者 刘红娇 整理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