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强“红色孵化器”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辽源经济开发区
建强“红色孵化器” 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本报讯 年初以来,辽源经济开发区将“红色孵化”工作作为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和园区经济增速的重要工作载体,积极构建以开发区党群中心为主阵地,电子商务园区、东北袜业、汇丰电机、博大伟业4个党群分中心为辅助的“‘1主4分’红色孵化”模式,助力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
    充分发挥“红色”功能。整合工会、妇联、共青团等政策资源,优化发展软环境;合理空间布局,提供电脑、桌椅等办公设备;设置党员示范岗30个、党员责任区10个,组织党员突击队2个,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协调吉林银行和辽源榆银村镇银行直接入驻党群中心进行银企对接,帮助4户企业完成贷款1500万元,并压低贷款担保金1个百分点;组建法律服务团,设立职工法律维权中心,解决企业难题,处理矛盾纠纷22起;孵化生成爱鹿鑫、文泽科技等15户初创企业和2个创新项目。东北袜业园党群指导服务中心获得“省级红色孵化器”称号。
    积极培育“红色”力量。积极开展创业导师培训,为创业者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加强“红色孵化器”工作人员创业服务能力培训;结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在数据统计、担保贷款、企业培训等方面进行重点帮扶;突出纺织袜业这个重点,围绕中小袜企产业升级重点扶持;年底前,重点做好11户“小升规”袜企的转型升级和入统工作,同时对袜业园区264户织造企业、169户电商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建立台账,对有发展潜力、能够做大做强的中小袜企进行“点对点”帮扶,推动孵化工作由点到面全面开展。
    继续加强“红色”引领。加强对全区孵化器工作的组织领导,纳入党工委工作日程,在人财物上给予充分保障;结合开发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和“十四五”规则编制,积极推进东北袜业大学生科技企业孵化器、“互联网+电子商务科技企业孵化器”,化药、针纺、新能源等省级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对具备条件的党群分中心和孵化器企业及时加挂“红色孵化器”牌子,确保“红色孵化”工作快速推进。 (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