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进一扇门 化解烦心事

只进一扇门  化解烦心事
本报记者 张莹莹




宽敞明亮的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大厅。 本报记者 吴培民 摄


    “要不是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负责,我这个家就分了!”近日,在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大厅内,村民于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原来,家住灯塔镇高古村的村民于某和丈夫由于家庭矛盾吵得不可开交,而在有着丰富家事调解经验的调解员张俊英的耐心劝解下,两口子和好如初,家庭重回和睦。
    这只是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
    婚姻关系、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家事纠纷一旦闹上法庭,原本血脉相依的亲人就将面临冷冰冰的法条。而通过诉前调解,采用更加感性温暖的方式来化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仅从根源上解决了问题,也让亲情有了延续。
    早在2017年4月,辽源市首家以个人名义命名的特色人民调解工作室——“俊英调解室”便在西安区仙城社区挂牌成立。张俊英退休前在司法行政系统从事人民调解一线工作20余年,调解经验丰富、工作成绩突出。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成立之初在增设特色功能室——家事调解室的同时,还将“俊英调解室”请到了中心。
    “以前在社区每月只有三四件调解的事项,现在中心一个月就能受理十多起。”张俊英说,调解室迁到中心以后,服务的范围比以前更广了,这让自己的专业力量有了更大的发挥舞台。张俊英具有法律工作者的资质,在服务中心,她在从事调解工作的同时,还能为来访群众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这里能让她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公益热情。
    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成立近两个月来,共受理各类家事纠纷34起,调解率、成功率均达到了100%。在统筹相关职能部门入驻为百姓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特别设立家事调解室,与派驻到中心的法庭形成诉调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调解职能,为家事纠纷提供“诊断、修复、治疗”服务,有效做到“为社会减压、为家庭疗伤”,让基层社会治理变得更具温度。
    作为辽源地区集中受理家事案件的西安区人民法院,在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投入运行的过程中,践行司法先行理念,主动适应社会治理新需求,选派优秀业务骨干入驻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行“1+N+N”的工作模式,即一名院领导负责,一名庭室负责人联络,所在庭室干警全部加入,法官长期驻点和“随叫随到”相结合的工作方式,让“跑一地是底线、跑一次是常态、不用跑是目标”这句话不是空谈。
    派驻法庭通过与家事调解室、俊英调解室诉调联动,将家庭、婚姻、邻里等各类基层常见的民事纠纷作为调处重点,做到矛盾纠纷早预测、早介入,及时有效化解矛盾,保障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
    “这里的生活垃圾没有及时处理”“这个小区有多处积水”。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依托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信息平台,规范“前端发现报告——网上流转移交——部门联动处置——全程跟踪督办——结案核实评价”全流程闭环,有效提升问题发现处置能力和效率。据介绍,中心平台目前受理的网格事件多数涉及环境整治、家长里短等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小事、琐事。网格员及时发现或受理问题,通过手机APP上报平台,相关职能部门接件后在第一时间处置,这样一桩桩烦扰群众生活的小事便被有效地化解掉了。
    西安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坚持以人民的诉求为出发点,把赢得民心民意作为着力点,把及时解决好群众生活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落脚点,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打造出服务群众的“新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