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得此生长报国

愿得此生长报国
——一位老党员的战争回忆录
本报记者 闫书御琳


抗美援朝老战士侯长发 本报记者 魏利军 摄


    “没有什么可怕的,有毛主席精神的指引,再苦再难,我们也熬过来了。”提起抗美援朝那段血与火的岁月,英雄老战士侯长发这样说。70年前,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一员,侯长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一道浴血奋战……
    1925年9月,侯长发出生吉林省东丰县小四平镇双山村二组。1947年,22岁的侯长发怀揣着一腔壮志,自愿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42军374团新兵五连,他担任班长、团侦察员。
    侯长发先后参加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役,战火磨炼了他坚韧的性格,更让他坚定了志向。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侯长发随42军374团奔赴朝鲜前线抗美援朝。1951年3月,侯长发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军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英勇作战,伤亡巨大,幸存下来的军人住在山上半年多没进过屋。因美军探照灯能照40公里左右,飞机投明弹能照半个小时,还有敌人飞机大炮阻拦,供应前线的粮食不能及时运到,我们军人吃不饱饭,只能吃玉米粒充饥,就这样仍然坚持战斗……”侯长发虽已95岁高龄,回忆过往,仍对当年的激烈战斗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我军半年多没吃油水,棉衣被树枝刮得破烂不堪,晚上行军,天亮战斗,休息时为躲开敌人飞机轰炸趴在雪地上,非常艰苦。因长期饥饿,夜间走路,不少战士得了夜盲眼和胃病。”侯长发激动地说。
    回国后,侯长发仍然放不下军队生活,选择跟随部队在广东长期驻军。那段时间他守卫边防,练兵、学习文化、修建兵营,为祖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与热血。
    因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期饥饿,侯长发被诊断出胃炎和夜盲眼病,不得不在1954年11月依依不舍地转业退伍。
    回乡务农后,侯长发仍然兢兢业业、扎实勤奋。经历过枪林弹雨的洗礼,侯长发变得十分豁达,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心怀感恩。
    侯长发对记者说:“现在的日子让人很开心,生活有保障,这是党和政府的关怀。”
    侯长发也常常告诫年轻一代要热爱祖国、报效祖国,要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要为祖国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每天打开电视机,我最关心的就是国家大事。作为一名老战士,我能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