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城市的村庄

——灯塔镇特色村屯见闻

本报记者 李志民



    走进市区北部,记者发现这里大部分区域多在西安区灯塔镇各个村庄的环抱之中。这里的“六山、一水、三分田”养育了3万多名乡村人口,许多村屯由穷到富、由富到强,无不展现出改革开放、转型发展新灯塔的勃勃生机。这里曾经是辽源煤炭资源的核心区,这里拥有上等的建筑材料玄武岩石资源,这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人文、经济各具特色……当您走进农家、坐在炕头上唠家常时,你会真正感受到这里农家村屯的新、奇、乐……
    “破烂村”——
    城里有楼房、乡下有平房,想在哪住在哪住
    灯塔镇正风村毗邻辽源矿业集团区域,这里居住着300多户人家、1200多人口,许多人家除种地外多以回收废品为主业。由于他们干这一行时间长、人数多,所以周围村屯的人们都称这里为“破烂村”。在这个“破烂村”里,家家的小日子都过得很富足,50多户人家有小汽车,有近40多户在城市买了楼房。一名不愿说出姓名、不想“曝富”的女子说:“俺家城里有楼房、乡下有平房,一年四季想在哪住在哪住!”
    据说,正风村人到城里捡破烂最先是由5组林姓和顾姓两名老太太发起的。她们今年都80多岁了,都在家里安度晚年。据村书记王家富介绍,1984年前后,正风5组有127户人家。其中,36户在当时的村办企业上班,他们只有口粮田,没有承包田,林、顾两位老太太就在其中。企业不景气、家庭生活困难,老姐妹俩便结伴做起了从捡破烂再到回收废品的“生意”。风风雨雨、早出晚归地劳作、经营,她们的废品回收生意越做越大,不到10年,林老太太为家中4个儿子相继娶回媳妇儿,竟然没拉一分钱饥荒!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新闻,林老太太家的日子过得让屯里人羡慕不已。在老姐妹俩的带动和影响下,正风5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10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做起了废品回收生意。他们有客户、有主道、有联系方式、有运输车辆,形成了成龙配套的产业链。有一李姓叔侄还在长春办起了废品回收公司,每年开车回家都与乡亲们交流经验。在石河小街上,我们巧遇相邻村一位姓杨的回收废品者。有相识者告诉我,他曾当过村支书,承包过小煤矿。打招呼中,他笑呵呵地说:“爷们儿,别笑话我。干啥都没有这行好,真挣钱呀……”
    “黑木耳”——
    “火”了碾山村、富了屯上亲,想要做成大产业大品牌
    “自从王喜和把黑木耳栽培技术带回家,咱这碾山村可火了——咱也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农闲时有100多人在这里忙活,平常也有40多人围着这里转。随着黑木耳源源不断地销往全国各地,碾山村也有了名声。”村支书老徐越说越高兴。
    碾山村在灯塔镇排名次,无论从哪个方面算,都不在前列。近年发展起来的黑木耳栽培产业,确实让碾山村声名鹊起。据村里老年人讲,碾山村的名称很有来头。年轻人知道碾子是什么东西?就是过去农家碾米用的工具,是由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玉米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这种工具在电气化以前的农村很常见。但现在因为时代的快速发展已经很少用它了。过去,碾山村这个地方有座出产专门制作碾子石料的岩石山,当时集聚许多石匠在这里以打石头、凿刻碾子养家糊口。渐渐地,这里成为碾子生产集散地,“碾山”的名声也叫开了。
    王喜和是碾山村外出打工最早的农民之一。他曾经在黑龙江与朋友开过砖厂、经营过酒厂、搞过种植业,还在俄罗斯种了几年蔬菜。让他受益最多的是在牡丹江一家黑木耳合作社里打工的经历。他说:“我怀着一种不能与别人说的想法,虚心学习,每个生产环节的要领我都牢记在心。没有多长时间,从菌种制作到栽培季节的安排等等,我都了如指掌,成为了人工培育黑木耳的真正行家里手。当我看到那里的一个1000多人口的小村庄,80%的农民在搞黑木耳栽培,一个村每年产出1000多万袋黑木耳,收入1000多万元时,那情景让我心跳、让我眼红、让我心潮澎湃——人家这么干都20多年了,我们家乡还没人试过。人家农民能做到,咱们为啥不行……”说到这里,王喜和眼睛有点湿润。今年52岁的王喜和1992年就外出打工,他经历的太多太多了。他有点激动地说:“我个人不差钱。我差的是要尽一份责任、一份回报家乡的爱心……”2012年在外打工10年的王喜和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办起了“喜和黑木耳栽培农民合作社”。2组农民王喜祥说:“我是喜和的二哥,今年55岁。外出打工也干不动了,原来只靠种点苞米维持生活,最好年头能卖个1万来块钱。喜和回乡办合作社,我第一个支持。去年在他的带领下,我栽培了5万袋黑木耳,当年就收入了5万多元。”
    仅两年多时间,王喜和便在全康村建起了黑木耳栽培基地,许多知情的乡亲纷纷前来学习。黑木耳栽培在碾山村“火”了。王喜和说:“我们这儿地处长白山余脉,自然环境优越,是栽培黑木耳的最佳区域。我很想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做成优质品牌,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回报。”
    “大学生”——
    上善若水,屯风思上,北京姑娘走进成山屯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成山村有近百年的历史,地处龙头水库岸边,风景秀丽。这里的人们无论日子过得如何,家家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在国家恢复高考以来,拥有260多户的小村庄每年都能考上七八个大学生。因而,这里有“大学生村”之盛名。
    陪同我们一起采访的镇干部于兴华深有感触地说:“我就是从这个村走出来的大学生。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有一种比着学习的劲头。去年张家考走了2个大学生,今年李家哥俩全考上了,家家都在比、学、赶、超,这在村里已形成良好的风气。”与村民提起家中大学生的事,大家都有唠不完的嗑。“老支书魏宝财一家是村民学习的榜样。当时他家5个孩子,不但个个学习好,还知情达理,为左邻右舍的孩子树立了榜样。5个孩子都考上了大学,如今有的当医生,有的当老师,有的还当上了校长。让村民最自豪的是老会计米万亿一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都比较困难,米万亿老两口儿省吃俭用供养着6个孩子,农活再紧再累也没有耽误孩子的学业。在他的精心培养下,如今6个孩子都已大学毕业,生活在全国四面八方,这也是咱成山村走出去的人才呀。”村民七嘴八舌如数家珍般盘点着这些年从村里考走的大学生。现任村支书郭相田风趣地说:“俺这儿旮旯就是人杰地灵。去年考上大学的9个大学生都是一类本科,真给屯子争光呀。每到放假的时候,大学生们从四面八方回来,给正在读书的孩子带来了学习动力。特别是春节,你看吧,许多走出去成家立业的大学生们带着老婆孩子回村看亲人时,他们各自的媳妇说话啥口音都有。那些城里的孩子到农村看啥都新奇,叽哩哇啦,真是热闹极了。屯风正、人气旺。大人讲持家、孩子讲学习已成俺们屯子多年的传统。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事儿,这里一点都没有,十多年没发生过一起治安案件和刑事案件,就连没过门的北京媳妇来相门户时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郭支书接着讲北京媳妇的事儿。前年于老大家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处了个女朋友,是北京姑娘。因男孩老家在咱农村,北京姑娘总是和父母犯嘀咕。家长告诉她:你可以到他的家乡看一看,要是屯风正、家风好,这样的孩子就错不了。于是,女孩和男朋友一起回到咱成山村探个究竟。当她看到这个东北小山村生活富裕、屯风正派,长者和蔼可亲,青壮年勤奋上进,她心中有了谱。当听说村里每年都有七八个孩子考上大学时,她高兴不已。屯风、家风的影响力让两个孩子终成眷属。这件事儿一时成为村民间传递的佳话。
    灯塔镇党委书记、镇长刘文有对记者说,灯塔镇地理位置优越,村屯特点突出,发展空间很大。在西安区建设石河新区和城中村改造的进程中,我们还必须解决好发展理念问题,既要立足当前,更要着眼长远。要坚持一切从灯塔镇实际出发,管好村庄“小园子”,打造城市“菜篮子”,鼓起农民“钱袋子”,脚踏实地“过日子”,把美丽乡村建设好,为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城乡交融——相得益彰。乡村灯火映照城市的美丽,城市在乡村的拥抱中走向成熟。

    标题题字:张绪伦
    摄影:本报记者 夏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