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本地产品互采互用平台 建立互信互利 筑链共进机制

市领导调研“钢铁+冶金建材”产业时强调
搭建本地产品互采互用平台 建立互信互利 筑链共进机制

    9月13日,市委书记柴伟、市长孙弘深入东丰县和东辽县调研“钢铁+冶金建材”产业发展情况。图为市领导在广宁建材调研。 本报记者 王彦雨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茵)9月13日,市委书记柴伟、市长孙弘深入东丰县和东辽县调研“钢铁+冶金建材”产业发展情况。柴伟强调,要主动适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彻底清除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存在的“堵点”,加快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步伐,加大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力度,搭建本地产品互采互用平台,建立企业互信互利、筑链共进机制。
    柴伟、孙弘一行先后深入鑫达钢铁、广宁建材、金刚水泥等企业,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重点项目推进等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来自“钢铁+冶金建材”领域的15位企业家分别汇报了各自企业的主营业务、主打产品、产能产量、市场份额、营销状况等。柴伟、孙弘认真听取大家的发言,不时与各位企业家沟通交流,询问了解当前存在的问题困难、下一步想法打算等。
    柴伟指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落实习总书记指示精神,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提出,“钢铁+冶金建材”产业要依据建材产业配套半径,完善区域性供应链,提高钢铁、水泥、装配材料等产品区域销售份额。各县(区)及相关部门要摸清企业底数、掌握具体信息,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环节“堵点”,力促企业间同频共振、融合发展。要搭建本地产品互采互用平台,建立机制,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帮助企业找空间、找市场。要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做足建链、强链、补链功夫,积极培育引领性、示范性、标志性链头企业,立足内循环、双循环,筑链共进。
    柴伟勉励企业家要有大视野、大胸怀、大格局,以龙头企业带动组建产业联盟,跨界交流,对接需求,共享信息、共迎机遇、共拓市场,让1+1真正大于2。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创新技术和手段破解发展中的难题。
    孙弘强调,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确定了打造七大产业集群和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的发展目标,为“钢铁+冶金建材”产业发展指明了路径。下一步要紧盯目标,加快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着力解决企业在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方面不对称问题;要加速实施创新驱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政府部门要抓好落实,快速解决、及时回应企业的问题诉求;要推动成立产业联合会(联盟),促进企业互通有无、融合发展;要做好科技成果推介,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要在推进工作的同时,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市领导胡永为、徐晖,东丰县、东辽县主要领导,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委政研室、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