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水务人”

本报记者  方权


    多年来,“水务人”一直在接受着暴雨和洪水的考验。8月14日,一场罕见的暴雨突袭我市后,面对路面积水增多,行人、车辆出行困难,供水源受到威胁,承担城市供排功能的“水务人”再一次面临了极大的挑战。
    及时排涝  人车安全
    “雨声就是命令”,是“水务人”在抗洪抢险工作中多年形成的光荣传统。8月15日凌晨,市水务集团公司领导带着排水职工,冒雨来到市区易发生内涝的低洼地段进行抢险。
    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每个看护人来到各自的指定看护地点后,及时对影响排水的井篦子进行清理。他们有的用手抠,有的用工具拽,仔细清理排水口杂物,对个别地段,及时勾起井篦子,确保排水畅通。同时,他们还在井口处设置了警示标志,保证过往行人和车辆安全。
    在五中路段、老四百转盘道附近、五一集团锅炉厂路段附近等地,积水清理后,又有了不同程度的积水。在这种情况下,市水务集团及时增设抢险人员,对新积水地段再次进行及时排涝,保障了行人和车辆通行顺畅。公铁立交桥提水泵站段,是市水务集团重点看护的地段。此次积水,是大桥建桥以来遭受的第一次灾情。由于骤降暴雨,四周雨水涌入立交桥低洼处,水位迅速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市水务集团及时组织2支队伍,在桥梁两侧封闭道路,设立了警示标志,主动和疏导车辆,阻止并劝导行人和车辆绕行。在抢险过程中,许多“水务人”冒着生命危险站在齐腰深的水里,清除排水口杂物并随时指挥交通,保证排水畅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排涝期间,市水务集团共出动70余人,维护车辆20余台。市水务集团领导行动迅速、主动出击,做到组织人员到位、措施到位;维护人员顶风冒雨、克服困难,对主要地段死看死守,没出现过一起因井篦子挪动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二次供水  安全运行
    市区有108座二次供水泵站,为保证这些泵站安全运行,泵站看护人员在暴雨期间,及时来到看护现场。为防止山洪、雨水倒灌进入泵站,防止由雷电造成电源电路损坏等突发情况影响供水,市水务集团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成立了由20余人组成的3支抢修队伍,对突发事件进行应急处理。盛世花园泵站由于地势较低,当雨水袭来时,山上洪水迅速便淹没了泵站蓄水池。市水务集团得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调来挖掘机,开通顺水沟并对蓄水池及时进行了清洗。经过“水务人”12小时的连续奋战,昨天中午,这一区域已顺利恢复供水,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经过看守维护,目前市区所有二次供水泵站供水恢复正常。
    水源安全  有了保证
    为保证市区供水水源安全,暴雨期间,“水务人”增加了监测水量的频率,及时掌握降雨量、来水量和水库库容增加量,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此次降雨,大良水库上游降雨量偏大,导致入库水量大,急需泄洪。由于暴雨造成供电线路损坏,备用发电机在运行时也遭受雷击损坏。危急时刻,维护人员果断采取了人工方法,打开了泄洪闸门泄洪,保证了水库的安全。
    根据东辽河的来水量,市水务集团提前向市防办汇报,及时开启东辽河拦河河闸闸门,并依据水量,增加开启闸门的次数,确保东辽河水在市区段安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