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推行“三推三定两卡”模式

稳步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养“育苗工程”
我市推行“三推三定两卡”模式


    本报讯 加强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是解决村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长远大计。着眼解决村干部特别是村书记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结合落实村书记县(区)党委备案管理制度,我市启动实施村级后备力量“育苗工程”,采取“三推三定两卡”措施,打造一支“不走的”村干部接续梯队。
    “三推”择优选拔,严把“入口关”“条件关”。采取村“两委”推荐、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个人自荐三种方式,在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行高、热心村务管理、热心公益事业、热心服务群众的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返乡创业高校毕业生和致富能人等优秀人才中,按照村书记1职2备,其他村干部1职1备标准选拔确定后备力量。同步开展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回引工程,围绕后备力量与返乡人才双向培养原则,建立把外出务工的后备力量引回来、把引回来的返乡创业人才培养成后备力量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储备村级后备力量3196人。其中,35周岁以下的1195人,占37.6%;35—40周岁的759人,占23.7%;高中或中专学历的762人,占23.8%,大专及以上学历的347人,占10.9%;中共党员1882人,占58.9%;女性824人,占25.8%。有返乡和有意愿返乡创业的418人中,有209人被确定为村级后备力量。
    “三定”搭建平台,让后备力量“有位有为”。定岗锻炼。把农村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乡村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作为“主战场”,按照“群众推荐、个人申请、支部审核、集体讨论”的程序,根据后备力量各自特点,设立党建协理员、环境监督员、民情信息员、矛盾纠纷调解员等实践锻炼岗位,为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着眼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市村党组织中开展学习白沙村经验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发挥乡村党组织作用发动农村党员群众参与村屯环境治理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在全市村党组织中普遍组建由村干部和后备力量组成的村屯环境整治突击队,开展提升群众认识、动员群众参与、攻坚脏乱区域整治等工作,推动后备力量在治理生活垃圾、厕所粪污、生活污水,提升村容村貌等重点任务中发挥带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村级后备力量带头意识、标杆意识。定人帮带。实行村级后备力量由乡(镇)党委直接管理,党委书记亲自抓、副书记具体抓、党建工作办公室直接抓的工作机制。乡(镇)领导班子成员按照驻村包片范围负责所辖片区的村级后备力量帮带培养工作,每月听取1次村党组织、后备力量工作汇报,每季度向乡(镇)党委进行1次专题汇报,年底开展1次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作为村级后备力量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建立村干部与后备力量“一对一”“一带一”结对帮带机制,通过压担子、给方子、指路子的方式,“一对一”培训党性党规知识、“手把手”传授村务管理方法、“面对面”理清发展思路,帮助后备力量尽快熟悉村情民意、掌握工作方法。定责考核。以乡(镇)为单位制定对本乡(镇)村级后备力量的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每年成立考察组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1次综合考核,根据能力水平、工作实绩、群众口碑等方面的现实表现,按照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进行评定。对考评不称职、群众反映不好、工作不力的直接劝退或除名,对考核优秀、能力突出、群众认可度高的,大胆启用,确保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充满生机活力。
    “两卡”加强管理,强化作用发挥。建立工作纪实卡。把村级后备力量在提升村容村貌工作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在县乡两级组织的教育培训中的参加情况,在参与村级事务中的工作成绩和奖惩情况逐项登记,并及时更新管理,为年底综合考核提供依据。目前全市共建立村级后备力量工作纪实卡3196个,信息台账518册。建立考核登记卡。由乡(镇)包村干部对每名村级后备力量年度考核情况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包括乡(镇)包村干部对村级后备力量一年工作情况总体评价、村组干部对村级后备力量日常表现情况综合评价、党员群众对村级后备力量道德品行直接评价,同时记录年度考核评价等次。考核登记卡内容将作为村级后备力量届中补配、换届选配的重要参考。 (组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