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泉村小笤帚扫出大市场

从“指尖手艺”到“指尖经济”  从单独发展到抱团取暖
兴泉村小笤帚扫出大市场
百余个家庭扎出满满幸福感


    本报讯(记者 田蓓蕾)“你可别小看了我们这小笤帚,除了卖到周边市县以外,还卖到了内蒙古、山西、甘肃,最远卖到了新疆。就靠这‘指尖手艺’,一年下来老板不少赚,邻里不少挣。”8月20日,东辽县白泉镇兴泉村二组村民张春荣兴奋地向记者介绍着情况。
    早年间,兴泉村村民有种点儿笤帚糜子、扎些笤帚自产自用的习惯。实行市场经济以后,村民头脑活泛,尝试着把多余的笤帚拿到市场上去卖,果然把扎笤帚的“指尖手艺”变成了“指尖经济”。但由于土地原因,当地并不盛产笤帚糜子,受原材料制约,笤帚产业一直没有发展起来。随着经济和科技的日益发展,村民在黑龙江和内蒙古找到了原材料基地。一些脑筋活泛的村民利用大家都会扎笤帚这一优势,办起了笤帚生产加工作坊。前边有成功的趟路人,后边自然有紧紧的跟随者。截至目前,全村共有8家笤帚专业生产加工厂。全村常年从事扎笤帚的人在百人以上,约占全村总劳动力的五分之一。
    兴泉村村民把“指尖手艺”变成钱以后,又想着集群发展、抱团取暖。一家笤帚生产加工厂的老板刘振海说:“不管我们生产多忙,也要抽空集中到村部唠唠笤帚的事儿,几天不聚一聚,就好像没了方向感。抱团好发展。比如说,为了在采购原材料上说话有分量,我们就一起去采购笤帚糜子。一斤少花了一元钱,进一车笤帚糜子少花两万多元,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空间。我们还相互交流市场信息,由单纯的线下销售逐步向线上销售转型,销售市场由原来的周边市县快速向外拓展。”目前,兴泉村的笤帚向南销到安徽,向西销到山西、甘肃以至新疆,向北销到内蒙古和黑龙江。全村每年200万把的笤帚产量仍供不应求,产值超千万元。他们的发展模式得到了市、县、乡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肯定,金融部门也主动上门服务,给予每家20万元的金融支持,用于扩大发展规模。
    在这些笤帚生产加工厂打工卖手腕的基本都是本村村民,由于笤帚生产加工相对简单,干活儿的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有残疾人,年龄最大的已经68岁了。这些人都是走不出村、离不开家的,在家门口便实现了充分就业。村民谷建国两口子都在张春荣家卖手艺,一个月能有七八千元的收入。他说,过去种完地两口子去外边打工,辛苦不说收入还低,心里更惦记着父母和孩子。现在一家老小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短评
手艺也是资源


    提起发展经济这个话题,人们很自然会想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似乎,没“山”没“水”的地方只能做看客了。
    东辽县白泉镇兴泉村把手艺看成资源,凭借着扎笤帚的手艺,硬是无中生有,创造出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笤帚产业,一年产值超千万,村民月收入三四千元,百余个家庭因笤帚产业的发展精神物质双丰收。
    事实上,靠能工巧匠、靠手艺创造“两头在外”产业的事不只是兴泉村一个,还有“酸菜屯”“干豆腐村”“煎饼镇”……
    在农村,有一手绝活的人不少,可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就手艺卖手艺,小打小闹混个零花钱儿,没有把手艺商品化、效益最大化,更没有把手艺变成资源、发展成产业优势。
    兴泉村村民的聪明之处就是把手艺当作资源,又把资源变成产业优势。他们一方面克服小农意识,不求小富,迈大步,把小手艺变成创业就业的致富门路;另一方面,增强抱团意识,相互交流、互相学习,降低了成本,拓展了市场,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兴泉村笤帚产业发展模式为加快乡村振兴步伐提供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