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掏”走了“我”的钱
——农民致贫现象面面观
现象一 因病致贫
因疾病而致贫,在广大农村并不鲜见。在记者走访的5个村庄中,因疾病不能参加劳动生产、继而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平均占全村总户数的3%—5%。记者在采访期间,巧遇某村来村部开证明的村民王某。王某告诉记者,他今年50岁,因患心力衰竭,每年要长期住院治疗,不仅不能下地从事农业生产,还要家人出资看病。王某拿出8000多元的住院报销单给记者看时说:“今年,我不仅一分没挣,还花了1万多块钱看病。”
规避“因病致贫”:整合城乡医疗资源
民生工作具体而复杂。当前,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对广大农民来说,收入不高、缺乏保障、“因病致贫”问题尤为突出。目前,随着新农合筹资标准的提高,新农合基金支付能力也显著增强,财政投入逐步加大,群众看病负担明显减轻。通过政府拨盘资金下分至基层的方法,的确能加大老百姓的自身利益保证。政府财政部门通过采取资金直接到位的方式,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待遇,进一步提高了新农合看病报销水平。因此,老百姓想要得到真正的医疗实惠,必要条件之一就是要加强医疗资源的扩大化,保证新农合措施能够真正的实施到位,对农民在“授之以鱼”的同时再“授之以渔”。相关部门应积极探索医疗资源快速、公正、低成本整合的有效解决途径,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患者的因病致穷的现象。同时,相关部门还要合理地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不断扩大可利用的医疗进行整改,将城乡医院进行整合,减少就医的中间环节。
现象二 因赌致贫
庄某本是村中养牛专业户,虽养牛数量规模不大,但养牛收入养家糊口尚绰绰有余,小日子也过得津津有味。两年前,庄某染上了赌博恶习,并被人拉进了地下“黑彩”。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庄某多年积累的家底就被输了个“底朝上”。无奈之下,他以发展养牛为名,通过联保的方式,在银行贷款4万元。贷款到手后,幻想一夜暴富的庄某,再次沉迷于“黑彩”中。仅仅一个多月,他的4万元便“打了水漂”。还贷时间到了,两手空空的庄某只能今天推明天,眼看搪塞不过,便携妻小远走去了他乡。2013年上半年,近两年杳无音信的庄某回村了,但他绝非衣锦还乡,而是背负着更加沉重的债务。该村村书记告诉记者,庄某因妻子患了肺癌,在外实在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目前,他已负债10多万元。
规避“因赌致贫”:认清赌博危害 丰富文化生活
在农村,这类现象虽然不具普遍性,却并不少见。部分农民因为赌博不仅使原有幸福家庭支离破碎,也给农村社会稳定留下了极大隐患,其后果不容忽视。嗜赌的部分农民有的是因为手里暂有闲钱而从小赌怡情开始而日益走向大赌;有的则是面子心理作祟,想通过赌博的方式炫富;有的是因为生活单调而选择赌博消遣时光而一发不可收拾……这些赌博的人尽管走向赌博的原因各异,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思想认识上出了问题。因此,要想有效解决部分农民“因赌致贫”的问题,首要的就是要对农民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对赌博的危害认识,加大法律的宣传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当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
现象三 因灾致贫
俗话说:火烧当日穷。农村因灾致贫的现象虽然是“个案”,但摊上了就是灭顶之灾。刘某靠养牛过得很殷实,不仅盖起了6间大瓦房,还置办了全套的家用高档电器。2010年,一场大火将价值10余万元的房屋化作了灰烬。刘某算了一笔账,装修的房屋加上电器,再加上烧死的3头牛,他的总损失在20万元以上,生活水平由此也是一落千丈。过去,别人家有的他家有,别人家没有的,他家也有。但现在不同了,他不仅无奈地延迟儿子的婚期,还把存款取了出来用于房屋维修。可取的是刘某心态好,他说,人就是“三穷三富”过到老。
规避“因灾致贫”: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灾害的发生比较突然且破坏性比较大。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不管是遇上火灾、交通灾难或其他灾难,都会让农民遭受较大损失。同时,农业极易遭受强风、强降雨、干旱、冻害、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农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避免或减少农民因灾致贫的现象,首先应建立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的农业风险基金体系。建立监督机制,把有限的农业风险基金真正用在保障和发展农业上,每一项支出都要自觉接受有关部门监督。同时,还应当加大对受灾群众恢复生产和生活的帮扶力度,让受灾群众重拾生活的信心。
现象四 因懒致贫
“农村人勤快,农村人肯吃苦”,这是当今社会对农民的普遍评价与印象。但与众多任劳任怨的村民不同,懒惰者大有人在。这样的人虽数量不多,但每个村也都能找出那么几个,刘某便是其中一员。刘某家中4口人,父亲已90多岁,老婆患有间歇性癫痫,其子在外打工。按说4口之家,3垧多地,儿子每月还给家寄钱,不应沦为贫困之家。刘某就是人们常说的“好吃懒做”之流,嫌种地累,便以每亩450元的价格,把3垧多地包给了别人;房前不过1亩的园田地他也不管,就靠有病的老婆“有意打,无意撞”地弄,自己则整日混迹于麻将馆。同村人说他没正事,其姐姐则恨他不争气。村书记无奈地说,我们只能扶贫,但扶不起懒。
规避“因懒致贫”:调动懒人脱贫积极性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生之计在于勤。劳动创造财富,创造幸福生活。然而,在人们积极致富的大潮中,个别农民家庭思想保守,安于现状,既不发展特色产业,也不外出打工,导致贫困。要想让这些人也走上致富的道路,就要重点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调动脱贫积极性;对有创业意愿的农户,结合其特长鼓励致富,改掉懒惰的习惯。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大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给有心积极致富的农民提供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便利的致富门路、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
现象五 因借“高利贷”致贫
如今,农村的富裕政策让很多人盖起了新房,这让身无分文且又异想天开的杨某看着眼热。他便与家人商量,想通过国家泥草房改造政策要点钱,再找有钱户“抬”点,把自家的房子改造了。其实,家人也厌倦了冬天水缸结冰,夏天蚊虫叮咬的日子,对杨某的想法表示同意。杨某立刻跑有关部门,上报了自家居住状况材料,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政策答复。2008年,翻建新房的杨某找人帮着“放线”,谁知“放线”者的一句话,让杨某有了新的想法。“3间太小了,要盖就一步到位。”杨某一想也对,就把房屋面积由3间扩大到了6间。由于资金不足,杨某的房子在盖到一半就停工了。情急之下,他用2分利在本村富户先后借了4万元。房子盖起来了,还钱却变得遥遥无期,4年后,还钱无望的杨某只好把房子抵给了放贷者。
规避“因借‘高利贷’致贫”:别为了面子而盲目消费
部分农民为了面子或是其它的原因过度消费而借“高利贷”,这就成了他们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沉重负担。造成部分农民不惜冒致贫的危险而借
“高利贷”的原因有自身盲目消费的虚荣心作祟,也有农村金融业不发达,农民筹措必须生活、生产资金困难的客观现实原因。因此,农民要规避由于借“高利贷”而致贫的风险,首要的是要从自身找原因,要树立合理消费的意识,坚决杜绝“打肿脸充胖子”的虚荣盲目消费行为。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加大对农民的金融支持,拓展农民的资金来源,发展好农村经济。
现象六 因老、因智障致贫
相比城市居民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寡居农村的老人们,晚年生活则可能会步入到十分艰难的境地。年近60的李老太,因无儿无女又丧失劳动能力,只能靠政府救助金和不多的土地出租费养活自己。即使有村民的帮助,她依旧过着虽饥不饿的日子。与其生活水平相类似的智障者家庭,在农村依然存在。蔺某是智障者,妻子是残疾人,两个孩子也都是智障者。虽然蔺某的智障只是表现在“缺心眼”,干活还“是把好手”,但他的生活水平依旧是大打折扣。农闲时,很多农民都外出打工,蔺某也曾跟着出去。用工单位虽看出了他的“实干精神”,但是出于安全生产的考虑,把他“劝退”了。几次过后,村民不再带他出去,蔺某只好在家看孩子。
规避“因老、因智障致贫”:健全养老和救助体系
现在,养老问题日益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农村养老体系还不够完善,家庭养老还依然是农村养老的主要依靠。然而,很多寡居的老人养老成了社会难题。政府救济确实令人欣慰,但,这却不是治本之策。要想解决这样的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完善农村养老体系无疑是势在必行。同时,在农村,一些智障人士的生活水平还很低。智障者,即智力残疾人,智障者是一个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群体。智障者就业能力比其他类型的残疾人弱,自己很难获得经济收入,终身靠人抚养。照顾智残人还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花掉了大量积蓄,有的家庭因此陷于贫困。要解决这种问题就要加大救助力度,建立智障人保障体系,这不但需要多部门形成合力,靠某一个部门难以做到,还需配套的法规和政策来保证。
现象七 因投资失败致贫
该现象虽不多,但在农村却是有例可查。任某本是村里的首富,因盲目投资砖厂,致负债累累。上世纪八十年代,任某靠养鸡、跑货运积攒了10余万元,令全村人刮目相看。1985年,任某改行投资承包了该村砖厂。由于承包期是20年,抵押金需50万,任某便在银行贷款了36万元。到了1993年,任某因管理不善,自己10余万元白白扔进去不算,还把银行的贷款钱搭了进去。在信贷员的多次登门催贷后,任某重病一场,从此,精神恍惚,再也无力过问砖厂事宜。2005年,砖厂承包合同到期,家徒四壁的任某依旧背负着几十万元的贷款。
规避“因投资失败致贫”:农民投资需谨慎
在农村,一些农民原本凭借着一技之长能勤劳致富却因盲目投资失败而致贫,这样的现象在农村已非个例了。那些已经富裕却因投资失利而致贫的人着实让人感到可惜。农民投资要想规避失败的风险首先要避免挣钱心切的心态,要在投资前详细考察,做好周密的准备。其次,投资者还应该在决定投资前学习一下相关法律,规避一些法律问题。最后,投资者要学会与人合作,要善于捕捉相关信息。
林林总总的致贫现象,看得让人揪心。农民致贫,“先天缺陷”占了大多数。这些现象,每种都像伸进农民腰包里的一只黑手,“掏”净了农民的钱,掏得农民负债累累,甚至家徒四壁。如何让农民的钱不被“掏”走,这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陈兴权 采写
本版策划 咸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