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践行“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


西安区实验小学校 连晓伟


    目前,我市正在开展的“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目的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感恩观”“责任观”“奋斗观”,共同建设幸福辽源、美丽辽源、文明辽源。
    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本次活动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一种提倡与实践。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如何把“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彻底贯彻到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而不是一句空口号,才是我们要做的重要内容。
    当前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也随之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对小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存。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种信息,了解许多社会现象,接受了一些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价值观。他们对新奇、趣味的事物着迷。然而对周围的社会环境,包括社区、家乡不愿或缺乏了解,因而感情淡薄,甚至一些同学产生嫌弃家乡的想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味地向学生强化爱祖国、爱家乡,并不会起到什么实质性作用。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去热爱自己的家乡,因此,我们就要对家乡的资源优势进行深入挖掘,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历史、地理环境等。
    我们的家乡辽源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东辽河、辉发河上游,因东辽河发源于此而得名,地理概貌为“五山一水四分田”,幅员面积为5140.4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8%,城市建成区面积46平方公里,总人口117.24万。辽源历史比较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青铜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是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清代被辟为皇家“盛京围场”。1902年弛禁后设立县制,1983年升格为地级市。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変化。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正是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孩子感受最深的。因此,作为教育人,我捕捉住这次全市开展“爱家乡、做主人,讲文明、促发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契机,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家乡、感受家乡的变化,从而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首先引导学生,从身边生活之中聚焦家乡的变化。家乡是我们生长和生活的地方,一草一木皆是情。但这种情感小学生还不能深刻地感受到。尤其是家乡的变化,是要通过一定时间才能感受到的。所以在学生心中总感觉家乡一直是这个样子呀,有什么可了解的呢?为此我组织学生观看录像,寻找身边点点滴滴的变化,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学校生活是家乡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阵地,孩子们还可以从学校的变化中感受家乡生活的好转。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重视孩子的发展,由此对家乡产生了一种亲切之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也就会更加关注家乡的发展。
    爱家乡的另一个体现就是做主人。要树立正确的“主人观”。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他们的每一个文明行为都影响着、感染着更多的人,进而形成处处见文明、人人讲文明的良好社会风气。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管住你的脚,不践踏草坪!”“我们的地球是个美丽的地方,你如果随意踩踏,就是不爱惜环境,不尊重别人的劳动。”……只有做到这些,不是空口号,才能让外来的游客们慕名而来。所以,文明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城市。学生要从小事做起,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
    当前,辽源既面临着重要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辽源的发展需要你我共同的努力,辽源的繁荣需要你我共同的奋斗。只要人人都抱有坚定的信心,人人都行动起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才能让我们的家乡——辽源变得更加环境整洁、秩序井然、文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