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岗位”上出“大拿”

    在一些人眼中,快递员、电焊女工、点钞员、修理工……这些都是不起眼的“苦差使”,他们的岗位很普通,不值一提。可是,你如果真正地深入到他们的身边,了解他们的工作流程和其工作态度,就会对他们有不一样的认识。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与坚守,他们平凡却不平庸。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优异的成绩,彰显了小人物的大情怀,凸显了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性。在此,就请跟随记者去了解一下普通岗位上的这些“大拿”们。


①徐庆平在维修设备。


②王涛(右二)每天都和工友交流操作技术。


③索志勇(左二)在福镇大路组织抢修故障电缆。


④赵可心身着工作装,准备下井维修机械设备。


⑤周亚晶全神贯注地进行焊接作业。

周亚晶  原辽源矿务局机电总厂电焊工
焊花里飞出幸福的歌
本报记者 刘红娇

    周亚晶是一名电焊女工。1986年,中学毕业的周亚晶接父亲的班,被分配到了原辽源矿务局机电总厂当上了一名女焊工,这一干就是28年。
    刚参加工作时,周亚晶认真地学习技术,几个月下来就能够接手干一些简单的活了。为了能尽快地提高技术水平,周亚晶一直勤学苦练。她通过向师傅们借、到书店去买等办法弄来各种焊接方面的技术书,晚上拿回家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遇到技术要求高的活儿,她就在一旁认真地看师傅操作,把技术要领默默地记在心上,再找来边角余料反复地练,做好就让师傅们挑毛病、做示范,然后回去继续练。冬天,没有供热设施的铆焊车间十分寒冷,周亚晶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冻肿了也不叫一声苦;夏天,闷热的车间里温度经常达到35℃以上,周亚晶一练一身汗。师傅们都说,小周的这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儿就是男青工都赶不上。
    功夫不负有心人。靠着这股韧劲、拼劲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周亚晶不仅提前出徒可以独立操作,而且很快在气体保护焊方面成为技术尖子。有一次,车间有个矿用异型链的任务,技术要求高、焊接难度大,而且焊接质量直接关系到矿井的人身安全。接到这项任务后,车间领导左右权衡,选择了技术过硬、责任心强的周亚晶承担这次异型链的焊接任务。最后经过检测,周亚晶完成的异型链焊接达到了质量和安全标准。投入批量生产后,焊接异型链远销全国各地矿山井下,从未出现质量问题。
    周亚晶就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敬业奉献的精神,在技术上成为了同行中的佼佼者。在辽矿集团公司、在辽源市、在吉林省煤炭系统等多次技术比武大赛上拔得头筹,被原吉林省煤炭工业局命名为全省煤炭系统首席工人,免试晋升为高级工人技师。近年来先后荣获公司“十大明星职工”、公司标兵,辽矿公司和辽源市“三八红旗手”、“杰出能工巧匠”、“巾帼能手”和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去年,周亚晶被评为吉林省劳动模范;今年又被评为吉煤集团和省国资委优秀共产党员。
    面对鲜花、掌声和荣誉,周亚晶的头脑非常清醒。她说:“我的这些成绩除了有我个人努力的因素外,更多的是组织和领导多年培养、是师傅和同志们帮助我的结果,否则我再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虽然学有所成,但技术不是我一个人的,我要把技术用在生产上,用在提高企业效益上和企业发展上。”

王 涛  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加工事业部第一副经理
做好工作,实现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 季式学


    辽源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辽源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吉林省经济技术创新能手……一个个奖章,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背后,记录着他多年来的努力进取。他叫王涛,是麦达斯铝业有限公司的员工。参加工作13年来,从一线仪表工干起,任主机操作手、副班长、班长、车间副主任,再到如今的加工事业部第一副经理。无论他身处哪个岗位,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比起如今的成绩,13年前,初次来麦达斯铝业应聘的王涛可不是那么轻松。他应聘到麦达斯铝业时,面对的是比自己年龄小且都是机电、机械专业的同事,这让“门外汉”的他非常有压力。王涛暗暗下了决心,要认真干好这些工作。先天的专业劣势让他输在了“起跑线”上,不服输的他靠后天的努力迎难而上。他缩短自己的休息时间,刻苦钻研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别人操作一遍的工作流程,他练习十几遍,不明白的问题记在小本子上再请教师傅,并在工作中“偷学”师父的技艺,提高工作效率。王涛总会比别人多想一些事儿、多干一点活,别人没想到的,他想到了,别人不愿意干的活,他干了。
    担任加工事业部第一副经理一职,对于王涛来说,意味着新的挑战。加工事业部是麦达斯利润的增长点,是公司的核心部门。王涛进入公司高级管理层,压力也随之而来。从管理几十人的车间主任到管理公司500名员工的企业高管,从单一车间到三大厂房,面对着工序繁、工位多、产品杂、交货期紧、交货任务重的压力,这对于王涛来说真是接了一个“大活儿”。
    王涛是从生产一线走出来的,明白企业员工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他从员工的实际出发,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动员、指点他们如何做到更好。他“早7晚8”的工作时间和深入一线的工作态度,员工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他的指导下,员工的干劲儿足了、生产责任心强了、劳动效率高了、收入也提高了。
    从生产一线到企业高管,从提升个人的工作能力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正是因为有着任劳任怨品格和扎实肯干的劲头,才有着王涛付出背后的收获。国内领先的技术专利麦达斯铝业深海石油钻杆项目,他是参与者,而且在他管理的生产车间试制成功,填补了国内此领域的空白。
    对于员工来说,王涛早已成为他们眼中的“王大拿”;对于王涛而言,他的路仍在继续……

赵可心  辽矿集团公司梅河六井机电段电气定检工人
做业务“能手”,保生产安全
本报记者 王 超

    赵可心是辽矿集团公司梅河六井机电段的一名电气定检工人。他自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井下和地面办公室厂房的电气维护工作。这些年来,无论春夏秋冬,他始终兢兢业业地工作,并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如今,他已经是梅河矿区人人称赞的“电器大拿”了。
    参加工作以来,赵可心深知,作为维护电气设备的工作人员,与日常的生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他不仅在工作中精心维护、精心管理电气设备,在平时还不断学习更多的专业技术,购买相关的书籍、资料自学,遇到难题就和工友们一起研究探讨。久而久之,赵可心由原来的“普通水平”变为“业务能手”。
    矿区六井所有供电系统无论出现什么毛病、有什么故障,只要赵可心到现场,一定是“手到病除”。 2009年以前,职工浴池淋浴上水水泵电机每年都会烧毁几台。赵可心经过技术改进,增加了限时电路和保护电路,从那以后再未烧坏过电机。
    赵可心不仅业务上精,工作态度更是一丝不苟。他每天都早入井、晚升井,对每一台电气设备、每一条电缆都进行精心细致地维护检修,从不放过任何隐患。由于工作性质特殊,他经常为了排查检修而吃不好、睡不好,每个月都有几次连续在井下工作20多个小时的情况。
    在一次白班检修中,赵可心看见一个工友在做开工前的检查工作时没有停电闭锁,也没有挂停电牌,就立即上前制止。那名工友说:“不用停电,就看下对轮,几分钟就好,不会出事的,有停电的时间活儿都干完了”。赵可心说:“那怎么可以?要是真的出了事故就晚了,到时后悔都来不及!我们根本就不能违章!”那名工友听他说的有道理,就取来了停电牌,按照规程重新工作起来,这样赵可心才放心地去干他自己的活。

徐庆平  大唐辽源发电厂热控分场检修车间机控班班长
甘做热电事业的一颗“螺丝钉”
本报记者 王 超

    来自榆树市的“80后”小伙儿徐庆平,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自动化专业。2005年毕业后只身来到我市大唐辽源发电厂成为了一名普通检修工人。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徐庆平一干就是9年。徐庆平每天周而复始地干着枯燥无味的检修工作,每天都可能要面对热电机组出现的不同问题。他默默无闻地解决着检修过程中热电机组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执著地热爱着自己的这份事业。
    上班、下班时间不确定,作息时间没规律,机组出现的状况总不同,热电设备车间一年四季温度都高达25摄氏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徐庆平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消除了一个又一个设备安全隐患。有一次,他所负责的3、4号机组润滑油主保护压力开关取样设计、安装不合理,存在因单一油管路泄油而引起停机重大隐患,危及到机组安全运行。徐庆平经过多日的研究,通过技术上的改造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确保机组安全稳定地运行;振动监测和故障诊断系统实时采集数据失真,他又几经反复推敲,解决了汽轮机主要运行参数监测失真的问题,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3号机中辅至低辅电动门控制回路改造,4号机组真空控制回路改造,3、4号机组热网疏水泵工频转变频控制,控制回路优化……
    大唐辽源发电厂热控分场检修车间主任张鹏说:“徐庆平是个谦虚谨慎、责任心和上进心极强的小伙子。年龄虽然不大,但业务水平很棒。他从参加工作到现在,9年如一日默默无闻地坚守着这个既有压力又辛苦的岗位。无论是半夜还是凌晨,他只要发现有机器故障,都会第一时间处理。有时遇到‘疑难杂症’,他也会带领班组的工人潜心研究。由于工期原因,他一年只能在春节时回一次家。最近他父亲病了,因工作忙,他也没请假回家。平时,无论领导、同事有什么事情,只要需要他,他从不说‘不’字。他就像热控设备上的一颗螺丝钉,虽然很小,但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庆平说:“这些都是我的本职工作,我是热控分场机控班班长,凡事都要起个带头作用。我所学的专业也对口,自己多付出点脑力是增长知识的机会,多付出点体力是强身健体的机会。至于苦、累,我们厂一线的工人都是这样工作的,我只是上千工人中的一个。”

索志勇  供电局西安供电分局客户服务中心主任
用心照亮万家灯火
本报记者 王 超

    索志勇,1977年生人,1997年在长春市电力学校毕业后进入市供电局西安供电分局工作。从做西安供电分局窗口收费员到现在的辽源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17年里,他跟随时代的脚步,保持着敏而好学的心态,追求着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在为单位创造良好业绩、为用户提供满意服务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工作当初,对于很多有“大理想”的年轻人来讲,一个大小伙子整天坐在窗口收电费,似乎没什么大意思。索志勇却不这样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他认为就算当一辈子收费员也是为人民服务。索志勇凭借自己的钻研劲儿,很快就熟练地掌握了业务,受到了广大客户和同事的认可。
    之后的几年里,索志勇先后在辽源供电公司下属的十余个部门工作过。但无论在哪个部门、什么岗位,他总能先人一步,在工作中做出突出业绩创造亮点。
    在财务部电费结算中心工作期间,他参与了“电费结算纳入财务管理”软件的开发和试用,并成功推广实施,辽源供电公司也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电费结算中心;在营销部工作期间,他组织研制了可以为用电客户提供24小时“一站式”电费自助缴存和查询的自助缴费机;他还组织开通了270个银行代收电费网点,极大地方便了用电客户交费;为了更好地规避电费拖欠等现象,他提议开通了短信提示欠费和语音催缴电费服务,在辽源信息港网站开通电费自主查询功能,让用户第一时间就能了解和查询用电情况并及时缴纳电费,规避了客户欠费风险。
    2010年开始,索志勇任辽源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此后,他又开始“琢磨”怎么能更好地提升为客户服务的管理水平。他组织投运了“95598”电话客户服务管理系统,起草制订了一系列客户服务管理规章制度,有效提升了客户服务管理水平。2012年,他总结的工作经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抄核收方面的应用》入选省电力公司典型经验库。2013年,他参与研制的“具有测试线压接端子的单相电能表检定装置”、“无声彩钢瓦”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组建的计量QC小组被评为“2013年全国电力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索志勇说:“无论在哪个部门、什么职位,我都是服务人民的勤务兵。作为一名电力人,我的理想就是点亮万家灯火。”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  王  超  摄
    本版策划  咸凯慧